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格是心理学各学派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健康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人格及健康人格的概念,不同的学科乃至心理学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总结了西方的主要的健康人格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健康人格标准。通过中西的对比。从描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立足点出发,提炼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的健康人格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我们开始更关注人的存在及其价值,后现代人本主义广为流行,心理学在为这种流行作出最大贡献的同时,又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重新审视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即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目前,人格已经成为使用频度极高的反映个体心理状态和特征的词语,尤其是用来描述个体的品德与智慧特征,并广泛地被应用于法律、经济、政治、社会等学科领域,由一个争论不休的学术词语变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用语。于是,在生产关系发展到新的阶段时,人们自觉地思考起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健康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归纳、整理了心理动力学、特质论、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社会认知五个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心理学家在研究人格心理学时采取的特色的研究方法及范式,同时引入行为遗传学、内隐研究领域对人格心理的新的研究方法,向当代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展现了人格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全貌,为他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参照手段。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道家思想的人格理论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如人本主义与道家思想最根本的契合点在于对人的主体价值的关注;两者的基础都在于人格的整体性;二者同样表现的自然主义倾向;二者都认同人格潜力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九型人格是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宗旨是从人格内在的发展需求出发,辩证地分析人格自我发展的期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将九型人格理论引入儿童的人格塑造中,有助于教育者及早发现儿童人格发展中潜在的自我期望、人格发展矛盾等问题,因材施教,促进儿童人格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及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观与教育观进行了述评,作者在述评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本主义的心理教育思想对我国学生人格教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及教师角色及作用的重新认识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特别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特别关注人格的研究,因为人格优势会渗透于个体的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人产生长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在具体的研究中应持这样的人格理念:(1)崇尚积极的人格特征;(2)注重人格发展的可塑性;(3)强调人格发展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8.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作。该书以人本主义和整体论的科学观为方法论,以性善论作为理论前提,建构了以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为支柱的理论大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虽然不尽完善但却洋溢着理想精神的乐观主义的人性化心理学和伦理学。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关系,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课堂重塑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人格教育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代中国人格心理学正朝着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提升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在借鉴西方人格心理学成果的基础上,反思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开展对中国人人格的研究,努力建构中国化的人格心理学体系;二是拓宽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其中包括学校人格教育实践。人格教育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与提升,人格健全是人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人格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格心理学理论指导人格教育实践,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人格作出客观的测量与评价,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格教育目标,提高人格教育的针对性,协调教育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其赖以生存,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在传统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方可建立新的文化大厦和新的人文精神,本文拟就我国现化代进程中从传统人格到现代人格的建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统合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统合包含三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以及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人格统合良好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与自我效能感。人格智能是实现和保持人格统合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与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相关性,指出了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对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对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指出了具体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引发了各界对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追问。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格教育,高校频发这类案件缘于社会转型期大学人格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市场化、产业化,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实用化,人性教育缺位,人文情怀缺失等是大学缺乏人格教育的主要表现。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抛弃功利心,回归本质,进行人格教育,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展通识教育,重拾人文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机制;教师也应完善自身人格,言传身教,成为合格的人格教育施教者。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是一种深刻影响青少年人格的社会存在。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给青少年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文化场,为青少年现代人格的自由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的空场,又可能导致青少年人格需求的物化、人格判断的困惑和人格行为的失范。为此,应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同时,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创设健康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从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广阔的背景上,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涵义,认为人主义教育所介导的人素质,人格、人精神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人素质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也是以追求培养完满的人格为终极目的,也应是科学教育和人教育的融合,既要养成科学精神,又要养成人精神。  相似文献   

17.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格理论”中的“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中心教育”、“自由学习”等观点对我国的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借鉴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高职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中人们发现,高职教师用关爱激励学生,用宽容信任学生,用言行影响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在其人道主义伦理学中提出了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人道主义良心以及有道德的人的性格特征等理论,虽然他坚信道德新人一定会出现,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整体论的思维方式要求社会与人同时发生变革,增加道德实现的难度;认为道德的力量来自人的自律,排除了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的支持,使得道德的力量在异化的社会条件下很难发挥作用;没能将理论思维与经验观察很好的结合起来,导致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  相似文献   

20.
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现实中面临困境,是科学主义占主导社会的必然现象。面对困境,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有必要的坚守,要充分体现对"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格理想追求;要重视专业教育的人文价值,由"专业"达至"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