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钊鹏  王铮  李兵  杨念 《科学学研究》2009,27(6):869-875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相似文献   

2.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创新区域集群式信息服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与服务,构建创新型城市网络和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及推动产学研联合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于其他产业影响要素的影响,本文选取一系列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要素,并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得出各个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发现其中资源条件和公共服务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此外,由于高技术产业的空间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枢纽-网络结构,影响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城市所适合发展的枢纽类型也不同。为此本文对发展潜力较高的城市枢纽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北京,上海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贸易枢纽;深圳、广州的发展方向是向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和贸易枢纽发展;天津、武汉、西安和南京应该集中发展成为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枢纽等。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简略的政策建议。文章在方法学上给出了一种权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内城市群经常被提到,但尚无区域城市网络的研究.本文论证了区域城市网络形成的动因,提出了城市网络表达的内容.对长三角16城市的首位特征与产业集聚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以城市为节点、企业关联业务为边、联系程度为权重的有向边权网络,通过复杂方法的测算,得出长三角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证明长三角城市已经互动发展形成联系紧密的网络关系,区域内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苏州和杭州等为关键枢纽,以常州等为次级节点和以镇江等为新兴市场的网络格局.  相似文献   

6.
城市客运枢纽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下城市客运枢纽交通需求产生的内在机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剖析了枢纽地区客运需求与供给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匹配关系,并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运量结构等方面构建了反映城市客运枢纽交通需求特征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大大推动我国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建设发展。国外先进城市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韩国大田通过支持各研发主体的创新发展,促进其在体系内外的网络联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内创新型城市应从园区建设、高端研发资源聚集、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建立实验室企业等方面开展,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产业创新完善流通节点城市功能,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内在要求,但是创新基础各异的沿线城市其功能分工是否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有待验证。本研究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2个枢纽城市2007-2018年的城市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创新管理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但目前通道沿线多数枢纽城市均处于功能分工拐点的左侧;鉴于北线枢纽城市功能分工水平总体上优于南线枢纽城市,按目前趋势,未来北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将早于南线枢纽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立交枢纽不仅规模大,而且是交通的链结点、城市的风景点。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立交方案与空间利用关系的分析,时城市立交枢纽总体方案选型及其空间的集约利用进行了探究,说明了城市立交选型与空间利用关系的特殊性、复杂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择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23个物流枢纽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城市物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枢纽城市物流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增加物流服务创新投入能力,对物流枢纽城市物流服务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大,改善物流服务创新环境支撑能力的影响次之;中国物流枢纽城市物流的服务创新能力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但区域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