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那冬岩 《辅导员》2012,(30):20-21
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我国的素质教育已步入了全新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这也意味着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天职,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一、教改助力,素质育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新教育提出要营造完美教室,要打造完美课堂。"完美"一词太过隆重,倒不如"理想"一词更贴切。理想课堂应该是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舍去一些旧观念,一些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发展的旧做法,而在思考时间、思维方式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展的课堂,这样教师的"舍"就促成了学生的"得"。  相似文献   

3.
牛云 《教师》2013,(13):86-86
任教十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怎样高效地搞好教育工作,让学生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学会用"心"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不尊重学生,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很少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甚至把自己的爱好兴趣强加于学生,导致学生沿着不健康的方面发展。要让学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就会面临如下问题:一方面是依据个人愿望、能力、天赋等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国家依据需要的人才标准来塑造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不大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完全根据自己的禀赋来自由发展。一个是教育中最大的自由,一个是教育中最大的限制,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发展的两难问题。当前流行的看法是: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2012年3-4期隆重推出《"生本教育"实践专辑》,我得以走近"生本"理论。郭思乐教授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郭教授认为,真正的教育:"教不过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把社会人生的既有的领域和发展方向以及智慧的端绪介绍给生命,而由它自处之,如此而已。"在生本教育理论看来,"周周清、日日清、堂堂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仍然是一种分数课堂、短期行为课堂。10年来,生本教育坚持从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懒惰"一词在我的脑海中没有丝毫概念,因为我是个比较勤快的人,每件事都准备得那么充分,每件事都处理得那么有条不紊。但是自从当了班主任后,我的认识有所改变。因为班主任管的事多且杂,所以,自从当了班主任后,我就一直在探索一种轻松快乐的管理方法,让学生成为教育真正的主人。作为现代的班级管理者,教师要学会"让位",让自己"懒"一些,让学生"勤快"一些。班主任发挥自  相似文献   

7.
"名誉教育"是我校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创新。"名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名誉感",使学生在形成"名誉感"的过程中发展"荣辱观",从而用"名誉感"来规范自己,发展自己。利用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这一特点,试图通过教育激发学生争当好孩子,并以名誉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感受人性  相似文献   

8.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87):170-171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是"自我意象",这种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建立在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简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有良好习惯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无疑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学者发现正确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沐浴在"赏识"阳光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  相似文献   

10.
<正>班级日记本竟在不断"变厚"?!原来,爱读报的学生们迷上了"裁剪报纸"。他们将关于社会热点的报道裁剪下来,粘贴到日记本上,并以此为素材,发表各自的观点。看着一篇篇颇有见地的文章,我有一种深切的感受:学生们已经开始对社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责任感了。作为老师的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的绝佳时机。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一个想法浮现脑海:我能不能和学生一起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公民教育课程"?说干就干,公民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一牛塘中心小学吕荣法校长请我对他们学校"创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进行点评。当晚,我坐在书桌前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觉得,自己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样的发展才真正称得上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东西?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以后,才有资格对牛塘中心小学的"创造"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为只有具备高素养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为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也要紧紧围绕这一点来展开。在此过程之中原来的"双基"培养方式必须向"四基"转变,本文从"双基"和"四基"特点着手,并以数学教学为例,对"双基"到"四基"的发展作了一些简单的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我爱学生,既不是捧在手心的宠爱,也不是远远观望的冷爱;既不是放任自流的溺爱,也不是"爱之深,责之切"的严爱。我对学生的爱,有距离,有期盼,有温度。我希望他们学会自省、自律、自醒。我不处理——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孙老师!打架了!"我正在办公室,这阵突然而至的吵闹声让我有些茫然。"怎么回事?"学生一般不会来办公室告状,有问题总是自己解决或者由班干部解决。看来问题非同小可。我一边询问来报告情况的学生,一边急匆匆地跟他们去教室。"又是小尹?"  相似文献   

14.
成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突出特点就是要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得到发挥。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许多天才因为缺乏勇气而在这世界消失。"他还说:"对自己要有信心,是所有一切信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缺少了它整个生命就会瘫痪。"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尤其是学困生,往往沮丧多于欢乐,失败多于成功,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自  相似文献   

15.
一提到“另类”,很多人可能马上想到“叛逆”“反潮流”等字眼,不易接受,甚至有些反感。那么,什么是“另类”教育方式呢?下面是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自认为有些“另类”的教育片断。片断一:让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宋代诗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还有俗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学生也同样如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而应该独具慧眼,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使学生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个叫葛磊的男生,学习成绩非常糟糕,每次考试都拖班…  相似文献   

16.
1.心灵教育。"心灵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谈心,以达到"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具有自我存在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教师能够平等、深入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端正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悄悄教育法"是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悄悄的、隐蔽的方式,使用让人理性、使人冷静的话语、动作或文字等让孩子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而不是由教师指出错误,强令改正。"悄悄教育法"照顾了孩子的接受心理,淡化了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严厉的责罚,而是老师真心的关爱。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我尝试实施的"悄悄教育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班会背景:"基于团队建设的农村中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是我校承担的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课题,我承担的子课题是培养学生"规划愿景、确定目标"的能力。我校所在的柏各庄镇是鱼米之乡,经济条件良好,但也有部分初中生产生了拜金奢靡之风,理想观念淡薄,缺乏自我愿景的规划。班会目的: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规划愿景、确定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实际出发规  相似文献   

19.
杨家厚 《班主任》2007,(12):44-45
学校里又在评选"两免一补"的学生了,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评选时的"盛况":刚开始我还担心这些孩子会害怕别人笑话家里穷而不愿申报呢,谁料那天我在班里刚一宣布,教室里立马儿乱成了一锅粥。学生们这个说自己够得上哪条哪条,那个说自己的家庭是多么的不幸,一个比一个惨。再看学生交上来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有些学生的家庭简直是赤贫如洗!没有几个学生的亲人能够幸免于疾病的折磨:不是肺炎就是心脏病!有些学生为了得到"两免一补"。不惜把自己美满的家庭说得支离破碎,甚至让自己的亲人"伤亡"!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就会面临如下问题:一方面是依据个人愿望、能力、天赋等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国家依据需要的人才标准来塑造人,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不大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完全根据自己的禀赋来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