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档案是指在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的建设、使用、保护、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四合院的经济、文化价值、历史变迁、建筑特色等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做好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工作,打造四合院文化品牌,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和文化基础建设.下面,笔者仅以东城区为例,谈谈对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档案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高明伟 《兰台世界》2013,(10):108-109
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文化与其民俗风水文化是积淀在一起的,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四合院风水理论体系,再用这些理论转回实践,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东北辽阳城区,有一座古色古香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历经百年风雨,仍保持当年的风貌,散发出颇为幽静的独特魅力,它就是东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彭公馆.电影《一代宗师》、电视剧《哑妻》曾在这里取过景. 彭公馆是张作霖统治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彭贤的私人官邸,1921年依照北京王府建造模式兴建.整体建筑古朴庄重,不能不提及的是,尽管彭公馆是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但其间又流露出中西合璧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刘鹏 《北京档案》2007,(10):38-39
北京从十二世纪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中心.这一时期,四合院式的住宅在北京得到了发展.虽然北京也有行列式的住宅(清代的八旗营房)和少数其他类型的住宅,但四合院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而且很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5.
北京四合院浑然天成、闻名遐迩,是北京代表性的建筑。顾名思义,它大体上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合围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其实,在历史上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最主要的居住形式,但是只有北京四合院以其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谈及北京四合院,人们往往会想到元代建都北京及其街坊胡同形成的历史.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它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驰名中外.因为院落为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也称它为四合房.  相似文献   

7.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相似文献   

8.
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文化与其民俗风水文化是积淀在一起的,一代又一代的风水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四合院风水理论体系,再用这些理论转回实践,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情满四合院》讲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北京四合院的人文风俗、生活百态与社会变迁的故事。塑造傻柱从普通厨师到四合院核心人物的身份转变,该剧既有人物形象的映照对比,也有核心价值的社会导向,更有人生命运的因果结局,这些问题在作品里得到深刻反映与共情振动,最终构成一部现实题材的优秀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敌后的民主政治能办得这么好” 1942年10且,韬奋在上海新四军办事处同志的掩护下,经江阴、靖江、泰州到达了苏中根据地的骑岸镇,歇息在一座四合院里。骑岸是一个不大的镇,韬奋到来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居民们纷纷赶去看望韬奋。四合院的东厢房半掩着门,西斜的太阳把一束金黄的光照了进去。韬奋裹着一件蓝黑色的厚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我所负责的凤凰评论会定期举办“政能亮”沙龙,对当前的政务管理、行业变革、政策走向等进行解读.地点一般在北京东黄城根的一个四合院,这个四合院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出版社.而科学出版社和一个科学家有一定的渊源,就是任鸿隽.1953年,时任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征得社员同意,将中国科学社的全部事业陆续奉献给国家,移交给相关部门,其中就包括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沈环 《档案学研究》1992,6(3):31-31
第一步:建新馆1991年落成的厦门市档案馆,位于市行政中心的湖滨北路,面朝风景秀丽的筼筜湖畔.这座面积为3400平方米的档案大楼,按中国古老四合院的模式、以档案馆建筑规范为依据设计.楼体外墙全部采用白色与绿色玻璃马赛克和古铜色铝合金门窗,楼内四合院由一片400平方米的草坪、花木和一个观赏鱼池组成,楼外是环楼道路和5米宽的绿化带,各种枝繁叶茂的南国植物,把档案馆大楼衬托得端庄、典雅.值得一提的是,一米多高一行金灿灿的六个大铜字“厦门市档案馆”从楼顶直落而下,显得格外醒目壮观.厦门市档案馆是在国家档案局档案馆建筑规范的指导下,吸取了不少省市档案馆建筑中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设计的.新建成的厦门市档案馆库房为半环廊双层墙体全密闭式结构.库房四层共1500平方  相似文献   

13.
张宝申 《北京档案》2007,(10):50-50
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因元朝建大都宫殿在这里设置烧制琉璃砖瓦窑而得名.明末清初,琉璃砖瓦厂迁到京西门头沟,这里形成了图书、字画、文物市场.这一带也是文人名士聚居的地方.在琉璃厂东街路北的火神庙西夹道(现为西太平巷)内,有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里就是清初名士王士禛的故居.  相似文献   

14.
原结构     
这天,我刚上完课回办公室坐定,有人敲门进来,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劈头就问我啥叫"砖木结构"。我说简单讲就是用砖和木材建起来的,比如老北京四合院这样的古代建筑。阿姨一听很兴奋,说就是要跟你请教四合院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中心原贤后街的38号大院(现中共兰州市委西边),作为私宅,住着朱姓一家人,素被街坊邻里称为朱家大院.这座精美的建筑,是清朝中叶,朱氏先人从郑家台家人手中买来的.主建筑是一座坐北向南、具有典型兰州特色的两进四合院.  相似文献   

16.
大栅栏——独具特色的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汇集了中国帝都建设之大成.它以规划布局之严整、气势之宏大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人类文明之一大杰作". 随着北京旧城危房改造的加速进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街巷胡同和四合院正在逐渐消失.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大栅栏、琉璃厂一带划定为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使北京外城有一片街巷胡同得以幸存,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17.
座落于山东省栖霞县城北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是旧中国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该庄园的建筑史可追溯至清雍正年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形成现在的规模.庄园坐北朝南,东西长158米,南北宽148米,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从总体上看,属于套院式布局,即大院套小院,小院为四合院、三合院和二合院.纵向重重院落相套,横向以更道相通.庄园除拥有三组六院480余间厅堂楼房外,周围还有附属房屋11处、331间和佃户住房437间.院内主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连同屏门、东西厢房组成四合院.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4月12日下午,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同志就档案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来到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进行工作调研,观看了由北京市档案局馆研究室、西城区档案局馆和西长安街街道主办,建设部档案馆承办的"西交民巷地区历史文化展",并走访了部分四合院居民区.  相似文献   

19.
《历史档案》2005,(3):134-134
高巍等人撰写的《四合院——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一书,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0.
刘香成习惯于在他那著名的四合院接待各界朋友的遣访。当位于景山东街那条古老胡同里的朱门徐徐开启的时候,在两个鲜活逼真的民工泥塑后面,刘香成微笑着向我们致意。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华人摄影大师、充满传奇色彩的全球顶级传媒风云人物,头发稍有点花白,目光犀利而又柔和,神情闲适而又内敛,一如简洁明朗的四合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