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春华 《现代情报》2004,24(12):156-157
在图书馆工作中常出现一些分类标引的误差问题,直接影响馆藏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而分类标引是一项理论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细致工作。只有分类标引准确,管理规范,才能保证图书分类标引的质量。本文分析探讨了图书分类标引误差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图书分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是图书馆分类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要求。图书分类就是运用一定的图书分类表,按照图书的学科知识内容,结合图书的特点和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将到馆的图书分门别类地组织成一个严密有条理的逻辑系统。它是图书馆组织藏书的基础工作,也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因此图书分类工作质量的优劣对图书馆的其他各项工作影响很大。鉴定图书归类质量高低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归类的确切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王翔 《现代情报》2003,23(8):151-154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职图书馆的采编部在没有图书管理软件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普通的办公电脑进行图书分类、编目的方法.它有助于减轻分编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分类、编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献分类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文献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文献分法类工作的重要原则和要求。图书分类无非是分析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和选择类目。所谓选择类目,是将图书归到最准确的或较恰当的类目。随着现代学科的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行,图书内容涵盖面广,交叉性日益增强,而滞后性和其本身固有的无法按照主题集中图书的缺陷,导致某些看似可属多类的图书分类障碍。本文仅就几个容易混淆的类目如何辩类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王悦莉 《情报杂志》1996,15(2):58-58,60
图书分类的质量问题,以归入类目的确切性和一致性来衡量。前者指按照某部图书所述的学科内容,以科学分类作为主要标准,再依照图书分类法中类目的结构体系,以及类目之间的各种关系,给该部图书所论述的内容,找到一个正确、恰当的类目位置;后者指在同一个图书馆中,绝对不允许将同一性质的书,或者两部内容相同的书,分归不同的类。反之,则表明这个图书馆分类质量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分类工作过程五个环节的分析,对影响分类确切性和一致性的现象,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从工作实践出发,采取一例一析的方式,从印刷错误、技术性错误、缺项错误3个方面,对CIP分类错误进行了归纳和原因分析,指出图书馆分类人员应高度重视此问题,在分类实践中严把分类标引质量关.  相似文献   

7.
"同书异号"是图书分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它影响了图书分类的一致性,降低图书利用率、影响读者检索和书库排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同书异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旨在进一步搞好图书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内的藏书资源数量与种类都在与日俱增。由于当下是一个网络信息技术非常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图书数据资源被要求可以从网络上直接检索并获取,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图书分类工作模式,因此这就给新时期图书分类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探讨了图书分类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当下图书分类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针对当下网络环境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提高图书分类人员综合素质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重版图书是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和科学发展的产物。对重版图书理解角度不同,处理重版图书的方法也不尽同,结合分类规则和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对重版图书分类标引的处理方法和辅助区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丽坤 《情报探索》2007,(11):116-117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数码摄影类图书分类混乱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制定分类标准、提高分类人员素质、强化质量检查等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图书分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质量要求,及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杨雪琴 《科教文汇》2009,(13):281-281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图书馆藏书数量、范围的局限性,从利于排架和读者检索的角度介绍了对丛书、多卷书等图书的分类方法,阐述了图书分类不应是为了类分图书,应与有序的排架和方便读者检索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职图书馆的采编部在没有图书管理软件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普通的办公电脑进行图书分类、编目的方法,它有助于减轻分编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分类、编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黄久斌 《现代情报》2003,23(11):141-142
指出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14种错误。谈图书分类的质量控制,分类校对程序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叶佳鑫  熊回香  孟璇 《情报科学》2023,41(1):166-173
【目的/意义】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对图书评论进行细粒度挖掘,并基于挖掘结果优化图书间相似度计算结果。【方法/过程】首先从在线书评网站上采集图书评论,对评论进行词性分析构建属性词表,随后基于属性词表对评论进行类型标注,通过BERT-BiLSTM模型对标注数据进行学习以实现评论自动分类,最后通过BERT对分类后的评论进行向量表示,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评论间的相似度以表征图书相似度。【结果/结论】本文构造的BERT-BiLSTM评论分类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0.922、0.921和0.921,可以较好地实现评论分类。通过模型将评论划分为文笔、人物、情节、概要、读者态度5种类型来计算图书间相似度可以得到较为契合的相似度结果。【创新/局限】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评论,通过人物与情节类评论计算图书相似度的效果有待提高。以后可对这两类评论进行更为细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同一主题图书分属不同类目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分类是为使用的最终目的,提出在备馆可制定适合本馆的《中图法》使用办法,从而达到归类一致,最大限度地实现馆藏图书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聚类算法的高校图书借阅信息分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盼池 《现代情报》2003,23(9):186-188
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文献类型、流量实时监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中核聚类算法的自动分类和统计分析方法。首先按照中图法所列22个大类对馆藏图书类型和借阅记录情况进行量化编码,然后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规整处理。以流通系统的读者数据库为底层数据支持,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开发出流量分类统计和预报应用系统。对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流通数据进行实际处理,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版本图书及复本图书的归类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侯芹英 《情报杂志》1999,18(1):57-58
图书归类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图书采访、编目、流通等一系列工作,在图书归类中,图书的不同版本、复本的归类各馆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但一般不统一,有的不符合图书分类的要求。根据图书分类的要求、自己多年的图书归类实践经验以及我馆在回溯建库中出现的图书归类问题,归纳了一套不同版本、复本图书合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笔者所在馆为例,完整地介绍了一个应用《中图法》(第四版)进行图书分类改编的案例,从而探讨了一些图书分类改编工作的做法及其经验。  相似文献   

20.
基于SUMO本体的图书自动分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SUMO本体的图书自动分类模型.该模型首先对收集的各类图书信息进行预处理,形成高维的词向量空间,然后利用我们设计的基于SUMO本体的映射算法将其映射成低维的概念向童空间进行图书自动分类模型的训练.当用户输入图书信息时,模型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同处理,并利用训练好的分类模型将其归到相应的类别中.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简化图书自动分类的过程,降低向量维度,提高分类效率,有效保证图书分类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