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发展起源、认证机构、认证对象、认证形式及证书管理等方面对美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对影响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取向的因素的分析,在制定职业标准、选择考评方式、建立教育培训体系以及发挥档案学会作用等方面对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丽 《档案管理》2012,(5):59-61
对近八年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从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的研究现状、健全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国外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国情出发,阐述了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定义及内容,论述了在我国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一步提出了建立该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主体是档案工作者资格认证学会(The Academyof Certified Archivists,ACA),它的建立及其职能的履行是在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The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SAA)的推动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本文希望通过对ACA的建立及其职能的发挥的分析中,对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确立有所启示,提出中国档案学会是否可以在推动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广泛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实行档案从业资格认证制度是提高档案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职业资格认证是指各行各业按照国家或行业协会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试机构对从业人员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实践经验、技术能力做出综合评估。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职业资格的准入制度,也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档案从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开展。是加强档案人力资源建设的有效手段。对推动档案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档案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复合化,这无疑给我国档案事业以及档案学的职业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新形势下,档案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档案事业与时俱进的重要环节,为寻求面对挑战从容应对的举措与方略,建立健全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经纳入到国内外档案学者的研究视野.笔者受知识所限,试图通过本文对在我国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意义与方法进行粗浅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今天我国档案事业在机构建制、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不过,一种看似发展和繁荣的景象,却掩盖不住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家档案局曾颁布了两个有关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职称方面的规章--<档案专业人员职务实行条例>和<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但均未涉及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导致档案部门的从业门槛普遍较低,各种不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占据着各级档案机构的众多岗位.为了杜绝档案学人才资源浪费,在我国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将是一项改变现状、开拓未来的"勇敢"尝试.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二三十年前相比,今天我国档案事业在机构建制、学术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不过,这种看似发展和繁荣的景象,却掩盖不住档案界的尴尬,这表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了职业资格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含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在我国建立档案职业资格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最后分析了在实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档案职业、职业竞争力与档案本科教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档案职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档案职业缺少核心技能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本文从提高档案本科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档案职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认为应当通过科学定位档案本科教育目标、合理规划档案本科课程、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档案本科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从而积极推动我国档案本科教育创新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13.
闫静 《档案学研究》2021,35(2):136-143
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档案班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档案高等教育事业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中国档案高等教育伴随着对苏联经验的引进、对初创时期的规划设想而逐步发展。随后的十余年,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档案高等教育先驱们固有的革命传统以及档案学自身的性质与功能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应变,在秉承档案学实践性的同时,强化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理性,促进了学科自觉的发生,完成了从职业教育向专业教育的转变,并逐渐从“苏联蓝本”中过渡到“本土化”的教学体系。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肇始与应变所体现出的档案学科的“独立性”“专业性”与“本土化”定位,依然深刻影响着当代档案高等教育及档案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chronicles the rapid expansion since 1990 of research within archival science and characterizes contemporary archival research culture. It examines the role and state of key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such as growth in doctoral education, forums for presenting and publishing research, the numbers and size of graduate archival education programs, availability of diverse funding for research, trans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tools appropriate for investigating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wide-ranging research questions. An Appendix articulates and names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including those derived and adapted from other disciplines, with a view to adding to the “literary warrant” for archival research methods, promoting the rigorous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and providing sources for the teaching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professional and research career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about how to sustain and extend the emerging research front.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可用于指导整个档案软硬件系统的基本构成,指导具体的功能实现与软件分布,对于支撑数字档案全生命周期单轨管理与知识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研究缺乏全面思考、价值管控与顶层设计。建构具有分化特征的体系架构能够体现证用技术路线差异、档案资源对象差异和平台证用分合规律。本文提出的通用档案信息系统体系架构原型能够满足档案数据基础设施和内外部治理体系的需要,既能够支撑全生命周期数字单轨存证服务,也能够依托DIKW导向实现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方面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来自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职业信念和事业心,以及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等.激发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的对策建议有多个方面,包括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育专家型人才,强化责任与改善待遇和物质精神鼓励相结合,领导层面的与时俱...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所得到的数据,从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曲春梅  郭旭 《档案学研究》2019,33(3):118-12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档案职业主体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拿大著名档案学者休·泰勒对于档案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信息时代档案职业主体发展面临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探讨了管理环境、专业教育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对档案职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非专业化素质”、信息素质及新媒体的素养,还对信息时代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展望,以谋求档案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评述了俄罗斯档案事业在管理体制、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教育、档案立法、档案出版领域的现实状况,并分析了其特色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