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左侧支撑技术是掷标枪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基础理论分析法、计算机解析法和测量统计分析法对左腿动作、支撑效果和投掷角度等作具体剖析。同时本文着重从左腿前摆、左脚落地、左腿支撑和左侧支撑始末角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阐述。旨在促进标枪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左腿支撑用力工作过程在滑步时,当左腿完成了向投掷方向的摆动,积极下落时,左脚尖略微向外转并带动髋部向左侧转动,尽快地使左脚下压着地,以取得双腿支撑。两脚的着地时间越接近越好,使滑步与最后用力动作衔接得更紧凑,随着左腿的积极下压形成良好的左侧支撑,为最后用力动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左侧应以脚掌内侧,落在投掷圈中心线的左侧,靠近抵趾板处,右脚跟、左脚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相似文献   

3.
注释:链球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抡摆、旋转、最后用力3或4圈的旋转可加快链球运行速度。。注释:运动员向左旋转时,用左手握柄,右手紧握在左手上。注释:2-3圈的大幅度、平预摆;在预摆过程中,眼通过手臂形成的“窗”向外看门人注释:当链球达到低点时,开始脚部动作;以左脚跟为轴(l),右脚蹬地;右脚蹬地后,身体继续以左脚前脚掌为轴转动;右脚快速、平稳落地。注释:以左脚跟一脚掌为轴转体;右髓、右腿“超越”器械;右脚快速、平滑落地;最后,通过手臂:肩带和身体的运动加快链球速度。注释:脚跟一脚掌为轴转动,继续加快链…  相似文献   

4.
投掷标枪,手榴弹,体身左侧支撑(右手投掷者)是投掷技术中最后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身体左侧支撑动作是:在最后用力开始时,左脚内扣着地,左腿和左髋伸直,左臂内收,微屈前伸,稍含胸。随着最后用力身体重心的前移,左肩也应随之前领,左腿被迫弯屈。当身体重心移向左腿时,左肩制动。接着在器械出手的一刹那,左腿快速登伸,把踝、膝、髋关节充分伸直,脚跟提起。同时向前继续挺胸,挥臂,把器械送到最适宜的部位,以力争加大工作距离(图1、2)。  相似文献   

5.
在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腿支撑以及蹬伸动作仃以下作用:一、左腿的完善支撑为右腿继续转蹬创造了条件,保证了人体对投掷方向产生良好的用力状态。二、左脚的积极落地保证了良好的超越器械资势。三、积极强有力的制动,促进了身体由下而上的加速和制动,  相似文献   

6.
当今投掷标枪技术正朝着快速助跑和快速投掷的方向发展,这对整个动作环节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队员身体的左侧轴(左肩、左腿、左膝和左脚),特别是左侧支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投掷标枪左侧支撑动作进行全面分析,科学论证了左侧支撑是掷标枪技术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助跑:肩上持枪,沿直线助跑逐渐加速,速度的快慢要与投掷技术的熟练程度相适应。投掷步:上体右转侧后倒,持枪臂后引,降低重心两腿向前赶的更紧。交叉步:右腿积极前摆要靠左腿屈着地快蹬。右腿的前摆要腿带髋、髋推腿。腾空动作中左腿要迅速向前赶超右腿。最后用力:在交叉步完成后,右脚落地髋推膝向前缓冲支撑,当身体重心超过右脚支撑点的垂直面后,立即里扣(膝部朝左腿方向“跪蹬“、脚跟外转)猛蹬,左腿“钢条”似的支撑(不大的弯曲弹性伸直),左侧制动,右腋窝向前急挺猛的转超左胸、腋窝带  相似文献   

8.
<正> 三十三、抢臂高虚步亮掌①左脚跟外拧,左腿伸直,身体右转,右脚蹬离地面向前向右随身体转动,再向前弧形运行,右脚掌虚着地面,脚尖朝前,右腿伸直。同时,右拳变掌向上向左绕行,至右肩上方,右臂伸直,掌心朝上;左拳变掌,随身体转动,向下向后绕行,至身体左后,掌心朝后,左臂伸直。②上动不停,右脚离地向内绕行,上体左转,左脚落地,脚尖朝右前,左腿伸直;右脚随即离地外旋,脚掌虚着地面,脚尖朝前,左  相似文献   

9.
9.左右穿梭教法提示:上步抱球——弓步架推——上步抱球——弓步架推(1)上步抱球:上接“右下势”的独立挑掌。当右独立势形成后,右腿屈膝下蹲,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先着地,接着脚尖落地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腿,提起左脚向前上步,落在左脚的右前方,脚尖着地,形成右前虚步;同时左  相似文献   

10.
铅球技术     
动作结构滑步最后用力 ’ 缓冲注释:铅球技术包括下列阶段:预备阶段、滑步、最后用力、缓冲。注释:铅球置于手指和手指根部;用右手将铅球按于颈前部。注释:左腿上提,右腿微屈;左腿用力后摆;用脚跟滑步(1);肩部朝向投掷圈的后部。·35·准备最后用力 l 缓冲准奋 I 滑步缓冲注释:两脚迅速交替落地,右脚先落地,左脚后落地;两脚转向投掷方向。注释:最后用力开始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快速伸展右腿使髋部转向前方(1);提肘推球(2);左膝伸。·36·校园体fl i} 0 滑步缓冲注释: 最后用力的同时,伴随右腿的快速伸展; 伸左腿,完成发力动作。_隹备 ’ 滑…  相似文献   

11.
一、最后用力过程中左腿工作的意义 优秀运动员左脚落地大都是以指内侧着地,并很快的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落地后左脚与投掷方向成40度左右角度。这样不仅能保证左膝左髋的方向,而且控制了髋、漆、踝三个关节的活动范围。限制了髋、膝、踝三个关节沿横轴运动,如果沿着横轴运动,使左腿造成过大的弯曲,不能快速蹬伸和配合推球动作,就影响了右腿的转蹬动作,并使压紧的肌群过早的打开而影响最后用力的效果。通过人体解剖学分析认为,这种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左脚落地与投掷方向形成与左脚尖站在一条线上。  相似文献   

12.
齐步走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队列操练时的最基本动作。对齐步走,小学体育教材规定:“听到动令后,左脚开始向前自然迈出,脚面不要绷直,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身体重心前移;右脚按左脚方法迈出,两腿交换前进……”在中学体育教材里,对中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一些,规定“左脚迈出约75厘米处着地”和“行进速度每分钟约120步”,对齐步走时,上体、手指、  相似文献   

13.
图,一5=预跑结束,两步完成引枪动作。图6一1。:左脚落地,第3步开始。屈右膝,大腿带动小腿有力前迈。右脚落地完成交叉步动作。图11一12:左腿前迈,左脚积极着地开始最后用力。图13一16:最后用力,从右脚开始,经右髓,躯干肩、肘,形成反弓,力量最后传递到前臂和手腕,以左侧的有力支撑.像抽鞭子一样,以最大的初速度将标枪掷出。图17一18;缓冲向前的速度.防止犯规。35法蒂玛&#183;惠特布雷德标枪技术连续图  相似文献   

14.
<正> 撤换步推铅球技术由于是两腿交换,身体稳定性较好,易于最后用力,铅球在移动中的停顿少,因此,与滑步技术相比,撤换步技术有利于发挥初学者的能力。撤换步推铅球技术 (以右手推为例) 预备,投掷者持球(持球法同背向投法)站在圆圈内靠近后沿处,背对投掷方向,左右脚前后开立,体重放在左脚上。上体前屈,左臂自然下垂,两腿弯屈到适宜程度(如图一)。开始时左腿用力蹬地,重心后移,同时右腿后撤,脚尖内转,以前脚掌外侧着地过渡到全脚掌,紧接着左脚迅速向投掷方向撤换步,为最后用力创造条件,(如图二)。撤换步的  相似文献   

15.
选定进入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苏州站)女子铅球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左脚积极压插着地不够,过渡阶段时间较长,左脚落地瞬间躯干前倾角和左肩后倾角偏大,左臂打开较早,影响了身体扭紧程度,过渡阶段超越器械效果不理想。过渡阶段8名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偏小,左脚着地瞬间左侧支撑制动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6.
图1:从低姿势开始,屈膝团身。图2~4:滑步开始,左腿后摆,右腿蹬地。图5~6:右腿滑步,右脚紧贴地面滑动。左脚落于圈的前沿,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图7~17:最后用力。在良好的左侧支撑情况下,完成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和投掷臂的爆发用力。图12: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7.
图1:从低姿势开始,屈膝团身。图2~4:滑步开始,左腿后摆,右腿蹬地。图5~6:右腿滑步,右脚紧贴地面滑动。左脚落于圈的前沿,形成良好的最后用力姿势。图7~17:最后用力。在良好的左侧支撑情况下,完成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和投掷臂的爆发用力。图12: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8.
背腾越(横箱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是初中三年级教材。其动作要领是(以左脚起跳为例)斜向助跑左脚踏跳,身体稍后仰,右手撑箱右腿向上摆动,左腿在空中迅速与右腿并拢,并与上体成直角,左手在体后撑箱,接着右手推箱,同时两腿向前下展髋、挺身、落地。该动作在中学支撑跳越教材内容中难度一般,但在实际教学时,尤其是在教学初期,学生学起来难度很大。他们大都把动作做成了“单手支撑跨障碍”,或“单手支撑跨越式跳高”。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练习时抓不住完成此动作的关键——左手在体后撑箱,形不成背  相似文献   

19.
<正> 青少年长拳如果按每段8个动作划分,共分四段。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第二段最后一个动作“小缠震脚、马步横打”在课本中没有特别突出“横”字,书中的动作要领还是以马步冲拳来描述这一动作的顺序。我在教学实际中深深体会到,既是“横打”就应突出一个“横”字,即在第二段第七个动作“勾手勾踢”完成后,此时动作状态为:左腿支撑身体,左手亮掌,右腿直踢勾足尖,右手放侧身后成勾手,然后接下面动作“小缠震脚、马步横打”。 在“小缠震脚”完成后,这时左脚支撑身体、左手抓右手腕收至腰间右侧,在落左脚成马步的同  相似文献   

20.
凌召  余文平 《中华武术》2001,(11):40-42
十四、斜飞势。1.技击用法:敌我双方对峙而立。当对方左脚前进一步,同时用右直拳击打我方头面部时,我方迅速上翻左掌外裹化其后腕内侧,化开其拳的攻击。假如对方右拳落空时紧随发出后踹腿击我胸腹,我方立即左脚朝左侧后方摆跨移步避闪的同时,右掌下挂搂对方右小腿后侧。如果对方后脚顺势落地,并用左旋踢向我头面部攻击而来,我方左脚后撤步的同时,左手屈臂格架其左小腿,右脚前移扣绊其支撑脚,右手立掌从对方左腿下向前穿击其裆部,左手粘制其腿向左前“捋”化。紧随右臂立肘前“靠”.撞其裆腹将对方击向后倒跌出(如图59-63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