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林小说"是对20世纪80年代大陆原创武侠小说一个相对独特的称谓,是当时人们对武侠小说认知局限的产物。包括人们习惯称呼的"武林小说"在内,对于20世纪80年代大陆原创武侠小说要用客观的评价标准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
失父:一种生存困境刘心武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这个主人公的出现,标志着金庸的小说已彻底超越了所谓“武侠小说”的范畴,而汇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之中。《鹿鼎记》与《阿Q正传》有一种相通的深幽痛苦,韦小宝与阿Q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学形象谱...  相似文献   

3.
党的国际形象塑造与党的对外信息传播是一个新课题,但极其重要,这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党的形象,也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因为准都知道,在我国党是执政权力的核心。提升党的国际形象与提升国家形象,有共同的要素,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休戚与共。不像美国,某一政党把美国形象搞得一团糟,但另一党上台后,又可以使美国国际形象在较短时间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陈潇潇 《文化学刊》2009,(1):140-143
“三言”和《十日谈》中的“商家女子”是当时时代背景之下出现的特殊群体,它形象地反映了商业和手工业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意识。通过对黄善聪和齐纳芙拉的形象分析,从特征共性中理解工商业对妇女解放的促进作用和商家女子既开放,又有一定依附性的价值观念。从而对男权社会下女性的集体失语所导致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背后隐藏的作者审美理想和内心深处的矛盾产生了新的认识,也从一个侧面对当时特殊的社会风貌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和感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延续了上千年,到了清代,科举制度发展到另一个高峰。清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方法更加刻板,使得士子们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及方法都以满足应试为目的,严重影响了社会的风气和学习风气,因而对清代科举的研究也多从弊端入手,本文则从清代科举制度中相关的历史教育为切入点,探讨其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意义,进而达到可供当今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西蒙·安赫特(Simon Anhalt)提出"国家形象指数"(Nation Brand Index),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论证了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作用进行了规律性分析。其中的一个结论是"国家形象对于渴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新的良方(new panacea)"。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非常重视和强调对全球化的参与,其国家发展目标也需要与世界广泛而密切的合作。这凸显了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在探讨新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杨贵妃形象,《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以下简称"《沙门空海》")中的杨贵妃是一个背负着国家灭亡的政治阴谋的牺牲品,是一个温顺无奈又不能把握自身命运的悲惨女子。本文将从小说文本出发,分析中国古典文化中杨贵妃的形象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并总结作者塑造此形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彼得·海斯勒的《江城》以文化"他者"的身份,摒弃意识形态或者乌托邦式的传统形象叙事,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部一座小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解剖,为读者展现了较为客观的异国形象。其中,女性形象是他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书中,他描写了四位有代表性的新女性形象,为彼时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不同的边缘群体绘就了一个基本图谱,也展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9.
正在香港回归前,有一批内地和香港的知名人士为了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以写作武侠小说闻名的金庸先生,也积极投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等重要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大侠"的独特作用。出生在钱塘江畔名门之家,创作武侠小说而成为大师金庸真名查良镛,1924年农历2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赫山房村(现为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的一个名门世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企业纷纷导入CI系统(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将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企业形象塑造如何突破以往在视觉形象设计方面的狭隘眼界,又如何加大企业形象塑造的整体化运作,是摆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清代陵寝在继承和发扬明代“陵制与山水相称”经营理念的基础上,营造出与山川形胜完美结合的皇家陵寝建筑群,作为清代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宗室、公主园寝从陵寝制度中逐渐独立出来,专指皇室宗族内有一定爵位的贵族墓葬。清代宗室、公主园寝实物庞大,京津冀地区爱新觉罗支下亲王、郡王有迹可循的宗室园寝计81座,公主园寝27座,是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实例,明晰清代园寝制度的历史沿革是对皇家陵寝制度有益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国家形象的塑造又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有效地推进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本文将分析对外文化传播在国家形象塑造中起到的作用,重点探讨通过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大厦  温芳芳 《职业圈》2011,(28):82-83
在当今世界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它已不再是形象运动和面子工程,而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结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灵魂指导作用。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督办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督办工作的落到实处又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它已不再是形象运动和面子工程,而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结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灵魂指导作用。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督办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督办工作的落到实处又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企业视觉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而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组织自己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需要借助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来进行具象化体现,而企业视觉形象在企业文化中的又占有着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代亲邻先买制已蜕变为民间习惯,且在一定程度上其有效性只局限于宗族内部。虽然清代国家法对田宅买卖中的先问亲邻制度持否定态度,但从实际情形来看,民间亲邻先买作为契约规则普遍通行,且田宅买卖中拥有先买权群体的范围比宋、元时期有所扩大。基于此,本文将对清代宗族法中的田宅买卖先问亲邻制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北京审美文化是一种满汉交融、古今结合、中西合璧、京都文化与地方文化高度融合的综合文化形态。作为孕育于帝都的北京审美文化形态极大地受到满清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和审美趣味的影响,皇权意识对艺术个性的束缚也是难以避免的。在集传统审美文化之大成的北京审美文化形态中,审美文化的创新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清代北京审美文化以其主流地位而产生强大的辐射力,渗透到对地方审美文化形态的影响之中。  相似文献   

18.
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广大读者都会有的共同感觉。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金庸武侠小说包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外宣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中国在国际传播场中"失语"的尴尬局面,但对外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是当下我国外宣实践中无法回避且必须正视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否真正落地,进而影响到在国际传播场域中国家形象的塑造。在传播研究的视域之中,传播效果是从"认知改变"到"态度改变"再到"行为改变"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笔者认为,对外传播的有效性也应表现为一种多  相似文献   

20.
佛经文学作品中慈母、孝女、深情女、智女、妒妇、荡妇等女性形象 ,诠释、宣传佛教某些思想观念 ,如以人生为痛苦、否定一切人性和感情。这些作品对我国文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