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1月20日,上海市涉台文物调查项目组来到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调研,调研主题是"湖北省是否有对涉台文物进行认定、涉台文物数量、保护级别、涉台文物的保护中面对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涉台文物的资料整理、资源调查、基础研究、专著出版情况以及湖北省在涉台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方案和规划"等。调查组还详细探讨了不可移动文物——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武汉市文化  相似文献   

2.
年初,笔者随内蒙古文物考察团一行,赴日本大阪、京都、奈良、东京和韩国首尔、济州等地,先后考察学习、参观了2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和文化遗址。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博物馆建筑史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荆州大遗址博物馆建设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并具体讨论了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工作流程。认为遗址博物馆建筑,本质上是博物馆建筑,其选址应在不破坏文化遗产、不阻碍游客观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没有污染源、排水通畅、通风良好、环境协调、方便游客出入之地;建筑外形与结构应符合展示内涵的需要,凸显遗产地传统文化特色,使建筑成为遗产解说的一部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休闲等功能齐全,同时具备临时展厅和举办各种活动的空间;功能流线网络化、无障碍,游客活动区与工作活动区区隔明显;采光合理,建筑节能、环保、智能化;符合国家防震、防火、防盗等安全标准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周边预留有发展空间。遗址博物馆建筑除了强调建筑成为遗产解说的一部分之外,更应适应博物馆建筑的功能需求。遗址之上的展示保护建筑可以采用钢架等轻型材料,但建筑外形依然应当运用茅草屋顶、黄土色墙壁等楚文化传统建筑元素装饰,以使其与遗址环境氛围相协调。展示文本制作理应在建筑设计之前,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力求详细具体,博物馆人必须有结合本地实际的充分研究并与建筑设计师有深入的沟通。唯其如此,遗址博物馆建筑才可能功能齐全、节能环保、够用好用,才能成为本地区独具特色、具备文化性、经典性和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4.
文博信息     
《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专家咨询会在汉召开2006年7月4日,武汉市文化局在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会议室召开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编制的《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专家咨询会。此次会议由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郑自来主持,参加此次会议的省市领导和专家有: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唐惠虎,武汉市文化局文保处处长郝钢以,湖北省文物局综合处副处长、副研究员、省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方勤,武汉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刘庆平,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主任鄂学玉、副主任刘森淼,武汉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周斌,湖北省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发展博物馆事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截至1996年末,全国文物(文化)系统管理的博物馆有1210所;加上其他行业的博物馆,其总数已达到1800多所。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博物馆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已经建成社会历史类、艺术类、自然地矿类、民族民俗类、科技产业类等博物馆体系,拥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科技馆、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国邮电博物馆、中国邮票…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下半年,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为编制《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对盘龙城遗址周边地带开展了一次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完善盘龙城遗址北部童家咀文化遗存的走向及各个时代的分布情况,为此在童家咀地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铲探相结合的文物普查工作,现将普查中发现的遗物、遗存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根基,文明的结晶,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们经过历史的传递、岁月的积淀,形成如今包罗万象、内容丰赡的重要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由于其自身具有的重要价值,对其保护、传承、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保护、传承、研究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应该承担起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并在实践中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为社会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系统梳理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总书记首先就提到文物,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博物馆藏品利用、展示、科研的高度关注。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体现了国际博协对博物馆藏品的高度重视。我国对博物馆评估定级,博物馆"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就是其中极具分量的评判条件之一。当前,我国很多博物馆偏重于藏品收集、轻视于藏品研究的现象十分突出,一味追求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以充实藏品库房为第一职能,对博物馆藏品除了保护、展示等基础性工作之外,如何加强对藏品的科学研究与内涵挖掘,充实藏品的信息量,让藏品真正成为博物馆与社会大众之间交流的纽带,已成为当前博物馆界必须认真解答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9.
讲解是沟通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享有"博物馆的灵魂"之美誉。由武汉博物馆讲解员们撰写的《律动的足音——武汉博物馆展览解读》一书,从各个角度诠释解读了武汉博物馆各个展览中有关武汉的历史风貌和文物的艺术特质,是一扇管窥江城历史原貌的窗口,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想象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武汉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中小型博物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抓住机遇,围绕项目,逐步提高信息应用的技术含量,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并以武汉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网站设计、藏品信息管理、文物保存环境、局域网建设等工作情况为例,指出信息化建设要注意发展的整体协调性,有效整合文物资源,提高文物信息的有效利用。同时提出要注意加强对文物信息资源的研究,重视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博物馆展览的展品主要是文物,展览就是文物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博物馆的展览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人类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的窗口。因而作为博物馆的文物及历史展览,须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使广大观众真正从中受益,应是博物馆展览追求的最大效益。博物馆的文物展览,一般都是在玻璃展柜中做静态展示,这也是博物馆界举办文物展览所普遍采用的方法。隔着玻璃看文物,一些细节大都难以看清,对此在一些博物馆的展览陈列中,为了突出某些文物的细节采用了局部“…  相似文献   

12.
苏薇 《世界文化》2009,(7):51-52
博物馆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的坐标。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见证我们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在17世纪后期出现的。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正>距今3500年的武汉商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是长江、黄河同属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见证,被专家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入选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自1954年发现以来,经过国家、湖北省市数代文物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展现一座城市时间、空间历史的立体档案。博物馆只有通过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市民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才能不断拓宽市民的视野,让市民感受到祖国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进一步加强市民的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博物馆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责无旁贷地做好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本文以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在宣教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为例,探索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在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中,举办成功的陈列展览是其最重要的核心业务。它就好比是博物馆的一张“脸”最关乎博物馆的形象。故而,如何精心塑造这张“脸”并使其美颜长驻,是博物馆各项建设工作的关键,可谓涉及到博物馆成败兴衰的大事。这里,我们结合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实践,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及文物展览谈谈自己的认识。文物作为人类文明和精神发展史的物质形态,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跨越时空及超地区、超国界和不分种族、民族、国家和不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所限制的。文物所具有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革命博物馆是*所省级专业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吉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化遗存的收藏、保管、研究和传播工作。吉林省革命博物馆始建于1978年12月,馆舍位于长春市西安大路与同志街交汇处,馆内现藏有吉林地方近现代历史文物*万多件,以及大量珍据统计,建馆以来吉林省革命博物馆共举办陈列展览3O0多个,接待国内外观众3O0多万人次,其中*中国党史文物资料陈列*、*吉林党史人物展*、*吉林新貌展*等展览,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特别是近年来,该馆承办的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了口林馆**在京展出后获得好评;受王希夫研…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武汉博物馆成立了专门的藏品修复机构,结合本馆举办各类展览需要及馆藏文物实际情况,制定了馆藏陶瓷器文物保护修复计划。计划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通过拼对、粘接、做旧等技术步骤,使一些馆藏破损文物"延年益寿",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博物馆保护的主体。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不断地被开发利用,但由此带来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以汉画像石的保护和利用为例,提出解决当前博物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有关建议与对策,使博物馆中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中山舰"的名字命名的,是一座以抗战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全国各地的抗战纪念馆都在征集有关抗战的文物、实物、图片、文献资料等,我馆也不例外。在文物征集与利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文物征集手段单一、藏品展示形式陈旧、保管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中山舰博物馆在文物征集与利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探索,通过对博物馆学基本理论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抗战文物的征集与利用,要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和善于利用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