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作业批改”即教师把作业批阅权归还给学生,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实施“零作业批改”,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可促进教师“质性”敬业;能丰富中学教育的人文和科学价值。实施“零作业批改”的基本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简短培训;在课堂上互批作业;学生各自标记“作业问题”;教师抽查作业并做问题记录;师生对学习问题实行双重跟踪。  相似文献   

2.
“零作业批改”即教师把作业批阅权归还给学生,把自己用于批阅作业的时间转移到研究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加强个别指导上。实施“零作业批改”,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可促进教师“质性”敬业;能丰富中学教育的人文和科学价值。实施“零作业批改”的基本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简短培训;在课堂上互批作业;学生各自标记“作业问题”;教师抽查作业并做问题记录;师生对学习问题实行双重跟踪。  相似文献   

3.
在作业批改上"做减法",这非但不是敷衍失职,反而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做减法呢?首先,从作业内容上看,教师不必要凡作业都批,有些纯属学生练习,可以集体校对后不批,如口算、计算等练习,但要同桌或小组监督定期检查相结合,防止有些学生不做。第二,从批改形式上看,我们要考虑培养学生自行批改的能力,可考虑组内互批、自批自改、组长负责批等形式。第三,从批改范围上,有时我们可以不必每本皆批,比如可采取抽批、选择批,甚至可以设计一些"免批"名额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份十分辛苦的职业,其中教师作业批改之辛苦更为突出。传统作业批改方式指人们习以为常的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方式,它包括批、改两个环节。批即标记正确或错误,改即将错误内容改正。全批全改指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所出现的错误都进行批改,精批细改指教师将学生作业中的每一处错误都仔细的加以批注并给与更正。笔者常常看到教师在下班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背着那学校没有批阅完的学生作业回家加班继续批改。然而这样的工作能说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但是大部分教师改革的重点是放在了课堂教学上,作业的批改却没有被重视起来.作业批改应该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要突破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初中数学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手段,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本文针对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有效解决作业中所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什么是批改?作业批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出或改正错误即"改";二是对作业状况写出批语即"批";三是评分即"评"。作业批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作业批改是教师教学常规工作之一,教师对这一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不会特别地去关注这一工作,对于批改的方式是否适合学生?怎样批改对学生更有效?可能考虑的不多。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产生了以下几个思考。  相似文献   

7.
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教师的作业批改则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因此,作业批改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注意的话,势必产生某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农村小学语文作业批改"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作业批改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小学语文作业的批改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某教师辅导学生时,某学生问:"老师,这个写的什么意思,我这道题是对还是错呀?"原来是他读不懂老师的批注。作业批改作为实现师生教学信息反馈的一个关键环节,"批"应指教师批注,"改"应是学生主动改错,这应是作业批改之原意。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重视自身的"批",也重视学生的"改",往往忽视了介于"批"与"改"之间的桥梁纽带——让学生读懂作业批注。因而,  相似文献   

9.
在大部分教师看来,作业是以课堂知识巩固为主要功能的,并且将其作为一种主要手段督促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进行复习。针对政治作业批改提出了"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小组批改""面批面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待作业的责任心,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1.作业批发要创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和批改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解决。同时,好的作业批改能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是单纯的“打钩,画叉,批分数,分等级”的传统批改作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并以"√"和"×"等符号、画横线、加批注等方法对学生作业的正误做出评判,并用等级对学生作业的整体情况做出评定的作业批改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作业情况采用多种灵活的评价方式。从小组互批、学生自查和典型作业展示三个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下数学作业批改方式进行实践尝试,探索能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深入数学思考的作业批改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却忽视了作业批改。作业批改应该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要突破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初中数学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手段,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本文针对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有效解决作业日益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却忽视了作业批改.作业批改应该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要突破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初中数学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主要手段,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本文针对初中数学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有效解决作业日益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作业批改都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能反映教学面临的症结,是对学生作业状况的审查和评价。教师通过作业批改获得反馈信息,诊断课堂教学效果,适时地调控对作业布置中的“量”和“度”方面的问题,随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因此作业批改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作业批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出或改正错误即“改”,二是对作业状况写出批语,即“批”,三是评分。本次作业批改研究主要指小学四、五年级数学书面作业的批改情况。  相似文献   

15.
谭春丽 《教师》2014,(6):27-27
笔者对语文作业批改的方法进行了20多年的实践探索,最终研究出了语文作业批改的"五改法",即:一是"自改";二是"互改";三是"监改";四是"审改";五是"修改"。学生是作业的主人,是批改的主体;教师是作业批改的主导,要凝聚作业批改的正能量,让作业批改充满活力和效力!  相似文献   

16.
钱莹 《考试周刊》2014,(77):16-16
现在初中教师在作业修改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有些老师"全批全改",有些老师"不批不改",这些批改作业的方法都很极端,没有技巧可言。作业批改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学生的作业中出现大量应付的现象,在英语学习中处于应付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全批全改"的教师不仅忙忙碌碌地批改作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生也因为教师效率低下而"闲来无事"。"不批不改"的教师虽然自己轻松了许多,但是学生不在乎作业的书写,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不再重视。初中小班化英语教师应该注重批改方式,积极进行批改改革。  相似文献   

17.
传统批改作业的方式存在教师工作量大、信息反馈失真、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为适应新课程理念,教师应该在关注课堂改革的同时,关注作业的批改情况,采用随堂批、当面批、抽查、复批、自批、互批等多种形式的新型作业批改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作业的二次批改不能流于形式,而应重在内容。语文教师要把握好作业二次批改的起点、重点和落点,因为这才是二次作业批改的关键。我相信在作业的二次批改中,受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我想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二次批改",才能使得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也能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养成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梁德富 《考试周刊》2014,(28):136-136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作业布置常带有随意性和应付性,作业的批改更见诸多弊端。创新布置学生作业及批改作业的方法方式,走出教师"孤军作战"的误区,让学生自批、互批,从而实现主动学习、会学、乐于探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李杰 《现代教学》2015,(5):58-59
面批作为一种常见的作业批改形式,被普遍地应用在低年级语文学科教学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面批虽然能够当着学生的面对其书面作业进行指正、评价,完成作业检查,但师生间的互动质量不高。要使低年级语文作业的面批评价变得切实有效,应将批改、讲评、辅导三者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能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及时掌握并分析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纠正,提高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