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神舟英雄     
航天事业是一个让人充满激情的事业,更是一个与祖国的荣誉紧密相连的事业。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获得成功,奏响了一曲几代航天人吃苦奉献、战斗攻关的颂歌。回顾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一张张令人充满敬意的面容……  相似文献   

2.
洛阳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建所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政治合格、技术精湛、作风良好的科技干部队伍.他们是我国航天测控通信技术领域的宝贵财富,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科研设计队伍.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事业的需要,促进国防建设和尖端技术的发展,继承我国航天测控通信事业的宝贵经验,培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6年批准,我所为第三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并自行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在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自己的努力,我所的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工作有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航天事业历经6 0多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航天三大精神。正是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一大批高中等院校毕业的青年科技人员陆续充实到航天科技队伍中来。他们的到来,为壮大航天科技队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对这些大中专毕业生的教育和培养,将成为航天事业发展和腾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航天传统精神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万金苍为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素质,促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热爱、献身航天事业,我院于1992年10月组织了90、91级研究生赴陕西凤州067基地及西安进行了以航天传统精神为主的社会调查活动。一、震惊与疑惑067基地是我国大型液体...  相似文献   

7.
第一现场2006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006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自2000年我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来,第二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航天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作出介绍和说明。据白皮书介绍,我国将继续实施五大航天工程:第一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是探月工程,第三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第四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是大型运载火箭。这五大工程被称为“221”工程,通过“221”工程,我国要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按:“神舟”飞船遨苍穹,伟大精神贯长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度新的里程碑,也是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谱写的一曲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9.
张悦 《辅导员》2011,(10):46-47
航天科技是我国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2010年12月,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我的航天梦"全国少年儿童航天科普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号召亿万少先队员深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积极弘扬航天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灌输培养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12月12日庆祝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说,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人们都知道,中国的探月工程起步晚,  相似文献   

11.
为一了适应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克服高级技术工人队伍中存在的青黄不接、绝技绝招濒临失传、关键重要岗位人员紧缺的现象,我院在总结以往开展以师带徒活动的基础上,1999年在从事军品科研生产单位中开展“抓一百个重要岗位、保一百个高级技术人才、签一百个师徒合同、培养一百个接班人”的“四个一百”工程。目的是缓解航天关键重要岗位人员紧缺、保住高技能骨干,建立名师带徒、以师带徒制度,为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辟新的途径。一、开展“四个一百”工程是抓航天关键重要岗位的需要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号产品中高新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2.
培养高层次航天人才接力计划,自1991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六年了.接力计划是一项大型的、综合性的、多学科的、集约型的人才培养工程.“接力”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我们对航天人才队伍新老交替平稳过渡的期望,体现了航天教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服务,为航天队伍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接力计划以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力量为基础,以青年职工为重点,以实践锻炼和教育培训为主要途径,根据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安排培养任务,专人负责,专人培养,通过教育培训、实施锻炼和多种形势的传、帮、带,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专业方向,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他们分别培养成为高级科技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六年来,通过接力计划的培养,一大批青年人才已经脱颖而出,成为技术、管理和生产的骨干力量,在科研生产中作出突出成绩,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书斋     
《中国科技奖励》2009,(2):75-75
《搏击天穹--王永志》 作者:姚昆仑 日期:2008年1月 出版:新华出版社 他的思绪永远翱翔在曾经搏击过的万里天穹,他不断地筹谋在浩瀚的太空中描绘那片属于中国自己的灿烂星空。这就是王永志——一个飞天梦的缔造者。从事航天事业40多年来,王永志几乎跑遍了航天领域的所有部门。他与航天人_起为每一次成功欢喜,为每一个曲折忧虑,共同构架起中华民族飞天的桥梁。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王永志在我国战略导弹、地地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通过对王永志从事航天工程事业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80后、90后青年员工逐渐成为航天一院的主力,如何适应80后、90后的特点,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青年员工了解、认同航天文化,凝神聚力投身航天事业,承担起航天一院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主力军的角色与任务的工作迫在眉睫。80后、90后是被公认的网络化的新生代。他们具有的社会自主性强、思想表达更为自由、使用信息技术更占优势等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偏爱在线学习模式。2010年,长征学院以新员工为培训对象,引进了IBM最新的3D虚拟学习平台技术,实施了  相似文献   

15.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力量。其价值内涵表现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道德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从小就有一个航天梦,希望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奋斗!"2013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熊伟强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所时,已成为东北大学第37个签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2013届毕业生。"每每听到‘神七出舱’、‘天宫入轨’、‘神八’和‘神九’相继实现成功对接的消息,都会使我心潮澎湃。以前只能和同学们在实验室里为中国的这些航天壮举欢呼,现在终于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了!"对于未来,熊伟强满怀憧憬。  相似文献   

17.
从航天事业发展对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理想信念、学习态度、创新意识、精神状态的特殊要求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管理理念、教育、机制、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加强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管理的思路举措,为航天专业技术学员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自1986年航天系统第一次继续工程教育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航天职教战线上的全体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要为航天事业服务”,经过共同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同,继续工程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和发展航天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中华民族做了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我们今天要采访的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华民族圆梦的航天专家——“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施金苗。施总来自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一位参加过导弹、火箭、卫星和飞船等多种航天产品研制任务的“老航天”。  相似文献   

20.
王菲  何康 《上海教育》2008,(15):90-91
闵行区是上海的航天城,它见证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的资源。此次主题教育主要通过了解我国航天历史发展及成果、考察航天基地,与航天科学家对话等过程,让学生领悟民族自强精神,学习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态度,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勤奋学习,提高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