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斌 《辽宁教育》2013,(4X):15-16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据此,教育部提出要把在"学有所教"上取得新进展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改善民生的角度提出"学有所教",给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任务。这里涉及许多重要的研究课题,涉及学习型社会建设问题、涉及终身教育问题、涉及育人模式的重大转换以及要变"教有所学"为"学有所教"等问题,实际上也涉及到特色发展、特色教育的问题。学有所教、特色发展都是人民向往的,都应成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60年教育定位变迁及价值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定位是一个国家和政府将教育归入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的哪个领域和部类,赋予何种功能和任务,对其承担何种职责和发挥何种作用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安排.从理论上及历史发展看,教育定位一般经由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转向公共领域.新中国60年来,教育定位先后由"文教"、"科教"转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从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国家利益的"国计",转向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宗旨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此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民生之首,寄托着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所在。只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教育公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高的教育质量,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变人的命运,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幸福。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审视,还是从社会、国防等领域衡量,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方略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对亿万老百姓来说,最让他们欣喜的莫过于报告中的"民生"内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的庄重承诺,让亿万人民看到了生活更加富裕的美好前景。此前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和报告中,民生问题就不断被重点阐述和强调。十七大报告,则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些"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就业稳定性"的表述充分表明,国家对教育的定位已不仅仅停留于"科教兴国"与"文化强国"这样单纯的工具论意义上,而上升到秉承以人为本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样的民生论层面上.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金寨县委、县政府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涉及教育的两项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得到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正>怎么看待教育是个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8日)明确提出,必须坚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首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方针;"十七大"报告(2007年10月15日)首次将教育纳入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范畴,把教育列为"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和民生要素之首,并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2012年11月8日)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并强调要"努力办好  相似文献   

8.
正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改善民生是最温暖的主题。2018年两会的关注焦点从来没有从"民生"二字离开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重于一切。"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字一  相似文献   

9.
必须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事关我们党的生死存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在十八大精神引领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得、劳有所行、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主旨是以民生为本.改善最广大人民的收入分配状况是改善民生的主要基础.加大适合大众消费需求的商品(含服务)的供给是改善民生的必要条件.政府切实遵循执政为民宗旨,履行好服务职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应从坚持教育公益性,确立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3.
重视和强调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邓小平理论中的"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民生思想的核心命题。因此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十二五"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也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对这个问题更是重视有加,  相似文献   

15.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直是中央政府治国理政的着眼点,并日渐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七大充满了对民生的关注,教育作为百姓最直接、最重视的民生问题,更是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民生的改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民生问题解决的好不好直接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幸福安康,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改善民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应做到"重民生、保民生、安民生、强民生、和民生"这五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湖北省郧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把教育当作人民群众最受实惠的民生工程,对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规划优先设计、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民生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并大力推出了"五坚持,五突出"的教育新举措。一是坚持党政主导,突出民生抓均衡。县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召开常务会、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二是坚持办学标准,突出硬件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其中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并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之路是一个在继承与发展中彰显实效的过程。在民生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解放民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发展民生: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提升民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力于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在教育强区复查时评价杭州市拱墅区是浙江"这几年发展最快、势头最好、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教育强区. 2007年<人民教育>第19期以<教育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喜迎"十七大"回眸"千秋业">为题,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教育成就,文中这样评价拱墅区教育:"拱墅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随着经济的繁荣.教育已成为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