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牧场之国》(人教版四年级下)一文,开头写到:“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文章的总起句。课文重点描写了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巧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荷兰的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安静和谐,傍晚的祥和寂静和夜晚的宁静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教材分析荷兰一向以"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所以作者最后总结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突破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  相似文献   

3.
荷兰风车     
有一种风景,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去,仿佛童话世界一般,那就是风车,荷兰的风车。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编排了课文《牧场之国》。课文后的“资料袋”中写道:“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的确,荷兰不仅仅是花卉之国、牧场之国、运河之国,更常常被人们称为“风车之国”——“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绿野之间,一架架风车在慢慢地转,一群群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这样的景色真让人着迷。”  相似文献   

4.
听某年轻老师的课——《牧场之国》。课始,教师让学生质疑。学生问道:老师,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老师欣然作答:我告诉你吧!牧场之国是——荷兰。哦。该生满意而坐。  相似文献   

5.
告诉     
某日听某年轻老师的课——《牧场之国》。 课始,教师让学生质疑。某孩子问道:“老师,牧场之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教师欣然作答“我告诉你吧!牧场之国是——荷兰。”“哦。”该生满意而坐。  相似文献   

6.
田园诗情     
本文开头一句话就勾靳出荷兰特色.“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后面则把重点放在牧场上,以亲切平和的笔触。画出了充满“田园诗情”的“真正的荷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文章在自然随意中显示出作者描写技巧的高明,笔调活泼且不乏幽默,读起来给人一种轻松感、舒适感。  相似文献   

7.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第四组的一篇阅读课文。它是一首散文诗。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景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与向往之情。全诗仿佛是荷兰的影视风光片的解说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8.
<田园诗情>是一篇抒情散文,重点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如诗如画的荷兰风光以及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备课前,我仔细研读了课文,发现课文很像"行板"(音乐术语,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  相似文献   

9.
我有幸在慈航小学听来自寰岛小学薛丽老师的三节展示课。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田园诗情》,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碧绿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0.
正《田园诗情》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描绘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田园"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而"诗情",则是它的灵魂。文章中,作者虽从不直接抒情,但在淡雅的文辞、舒缓的笔调中,无不流淌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细读文章,我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品味到荷兰田园的那一番诗情。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一篇文章,切忌只读字面。读得肤浅,必定不能真正走进文章,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妙处。《田园诗情》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描绘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田园,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而诗情,则是它的灵魂。细读这篇文章,可从美景、自由、宁静、幸福这四个不同的层次,欣赏荷兰田园上浓郁的诗情。  相似文献   

12.
田园诗情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  相似文献   

13.
教材版本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设计理念《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本设计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理念,以  相似文献   

14.
田园诗情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相似文献   

15.
田园诗情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相似文献   

16.
吴维山 《今日教育》2007,(11S):48-48
我没去过荷兰.却因有幸聆听刘燕老师执教的《牧场之国》,在她的引领下,真正去了一回荷兰。短短的40分钟,让我们领略了异国优美的田园风光,仿佛置身于“天人合一”的境地。听后反思,刘老师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材版本 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 设计理念 《牧场之国》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描写了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课文运用拟人、比喻等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四次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本设计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理念,以“自读积累”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田园诗情》是一篇抒情散文,重点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如诗如画的荷兰风光以及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备课前,我仔细研读了课文,发现课文很像“行板”(音乐术语,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循着“真正的荷兰”这条主线,我和学生感受到了如诗如画的荷兰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9.
正荷兰,一个中欧小国却是世界"创新之国""工匠之国",这正是因为荷兰人让孩子从小就以兴趣出发,为将来的职业规划打基础,将荷兰的"匠人"教育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我要成为一个匠人,我骄傲2012年初,我因为工作需要来到荷兰,从事中文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外联部的安排下,我住在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区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荷兰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阅读一篇文章,切忌只读字面。读得肤浅,必定不能真正走进文章,不能真正领略文章的妙处。《田园诗情》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文章,描绘了“牧场之国”——荷兰的田园风光。田园,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而诗情,则是它的灵魂。细读这篇文章,可从美景、自由、宁静、幸福这四个不同的层次,欣赏荷兰田园上浓郁的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