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跳高专项身体训练主要是发展与跳高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跳高技术和提高成绩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时,不仅要注意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还要注意到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同时还要处理好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的关系。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包括专项速度训练、专项力量训练、专项耐力训练和专项柔韧及协调性训练。一、专项速度训练跳高的专项速度训练可以分为助跑、起跳和过杆速度训练。(一)助跑速度训练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强调运动员个人将力量、速度与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快的起跳速度和更好的起跳角度,使其身体能够腾起更高的高度,从而来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要想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备一定专项力量,更要具备一般力量,从而使其拥有全面的力量素质。对其进行一般力量练习和专项力量练习,可以更好地提高起跳时的力量与速度,为技术动作的合理采用,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提高运动员背越式跳高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一、苏联跳高运动员力量训练 的宝贵经验 苏联跳高学派的创始人弗·姆·吉亚契柯夫在多年跳高训练中,非常重视力量训练,特别重视跳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他认为“掌握与提高跳高技术的技能,高水平全面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在选择和采用专项身体训练手段时,首先必须考虑一个最终目的——提高起跳中的功率”。  相似文献   

4.
李丽 《中华武术》2014,(3):14-15
正身体训练是跳高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发展的身体训练水平是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是大负荷训练的物质保证,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跳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高水平跳高运动员主要以专项  相似文献   

5.
付涛 《体育世界》2010,(4):107-108
运用运动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五个途径。进行起跳训练。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起跳垂直速度获得途径与训练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中华武术》2005,(5):48-49
背越式跳高的成绩取决于起跳结束时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腾起初速度是由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水平速度大小决定的,腾起垂直速度是获得腾起初速度的主要因素。如何获得较大的起跳垂直速度是跳高训练的关键,背越式跳高垂直速度获得途径与训练思路密切相关,是跳高训练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背越式跳高的发展、运动员的选材、背越式跳高的专项特点以及训练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背越式跳高技术朝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将更充分地挖掘自身的极限运动潜力,利用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使身体各部分能够充分发挥更大的力量,通过尽可能快的起跳获得更大的垂直速度,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训练中必须有长远的观点。打好两个基础。一个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素质基础.另一个是专项技术基础,这两点不能取一舍一有所偏废。如何抓好全面身体训练,专项素质训练.以及它们之间有机的结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实质和起跳垂直速度获得途径,提出了背越式跳高是“双动力”起跳,起跳垂直速度的五种获得途径是起跳“速度—幅度”不同组合形式的体现,背越式跳高“速度—幅度”训练思路是以速度为中心,在不同训练时期,在保证助跑起跳速度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加大起跳幅度,使起跳速度、幅度与个人技术特点有机结合,表现出最佳的起跳效果和个人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1 身体训练 跳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同其它项目一样,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门身体训练两类,它有较明显的专门性质,目的是尽一切力量发展起跳的"爆发力"。因此,在训练中运动员要以专门身体训练为主,并与一般身体训练密切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运动员要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门训练。身体训练约占全部  相似文献   

11.
全面发展跳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进行跳远专项训练前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全面身体训练不是无计划地从事很多项目和身体练习.训练内容需要根据跳远专项特点和每个运动员的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胡静萍 《中华武术》2006,(12):23-24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它的技术是由弧线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环节组成的。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其他部分可以看做是它的准备和延续。那么,正确理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实质,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已成为当今背越式跳高运动训练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背越式跳高训练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使速度、力量、技术与个人特点完美结合,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正确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特征是有效进行跳高起跳训练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广州体育学院田径队5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2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三维摄影对实验前后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摆动的角速度、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最大角速度及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等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1983年全国跳高训练工作会议上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跳高训练必须坚持走速度型的道路,以速度为中心,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相结合。取消传统的倒二步技术概念,改为倒二步用前脚掌过渡、后蹬结束后,积极折叠大小腿,加快摆动角速度,形成快速起跳。围绕这些技术,身体训练也要以快速为中心使之适应技术的要求。回顾我国跳高历史,五十年代的郑凤荣是突出了自己的特点,掌握了完善的剪式技术,和具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结果曾三次打破过世界纪录。七十年代倪志钦以精湛的俯卧式技术,坚持突出专项能力,破了世界纪录。八十年代,朱建华以特殊的助跑速度,罕见的摆腿组成的速度型的背越式  相似文献   

16.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17.
以目前我国9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跳高选手起跳和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速度变化和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各个指标对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起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损失率指标对成绩的影响最大;在助跑阶段,x方向的速度绝对值大小是获得垂直速度的主要能量基础和资本,起跳缓冲阶段以x方向上速度绝对值降低为主导,为后面起跳蹬伸阶段运动员获得y方向上的最终垂直速度起过渡作用;在缓冲阶段,运动员所获得的垂直速度主要是由z方向降幅的速度转变过来的,向肌肉弹性势能转化的能量主要是以x方向的动能为主;而在蹬伸阶段,对成绩影响最大的指标仍然是x方向上速度绝对值的降幅.再次减少z方向上速度绝对值对成绩提高没有多大的意义;在起跳阶段,整个起跳阶段所用的时间对成绩有影响,最大缓冲时间与蹬伸时间之间的比例要合理;在腾空阶段,起跳离地瞬间至踝最高点时间对成绩的影响最大,教练员要特别重视运动员膝关节、头、重心达到最高点的时机训练.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时期的专项身体训练,在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上,选择若干具有明显专项特点和要求的身体练习。现介绍几种背越式跳高专项身体训练常用方法: 一、专项速度训练 1.弧线跑速度训练 (1)不同半径的“8”“J”“S”形跑、螺旋跑、圆圈跑方法:在地面上预先用线划好所用图形,运动员沿标记按线进行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生物力学方法、数理统计法和数理分析法分别从助跑速度、摆动效果、蹬伸实效性三个方面对中外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发现起跳的过程中垂直速度偏小和摆动腿角度角速度慢是导致我国跳高成绩落后的原因.认为决定跳高成绩关键因素是起跳时的垂直速度,如何充分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是当前背越式跳高技术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跳高技术训练的特点,要求在高速度的助跑和起跳情况下完成复杂动作,因此,需要合理的技术和高度身体全面发展的条件来适应这样的要求。俯臥式跳高中的起跳及一系列旋转动作的复杂变化这一特点,使得掌握技术上感到一定的难度,往往表现在起跳和旋转动作上失去速度。从初学俯臥式跳高者,或是具有等级的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中所观察到的情况看,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积极地消灭缺点和改进不完善的技术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