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日本陶行知研究专家斋藤秋男来华进修,当时主要导师是董纯才、毛礼锐。斋藤秋男来华进修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是陶行知与解放区教育。几个月之后,他就这一问题与董纯才交换了意见。但是,仍然没有结论,也就是说董纯才没有明确地告诉斋藤秋男解放区是学陶行知还是陶行知学解放区。对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1979年,我在北京参加比较教育讲习班,认识了董纯才。次年,他以"请来的客人",借调我到中央教科所协助他研究陶行知,直到1981年暑期。在这两年间,我们多次约谈关于陶行知研究的一些问题。有人认为,董纯才是陶行知学生,又与陶行知同事六、七年,以后又从事普通教育、科普活动,直至终生。在省部级以上干部中,董纯才对陶行知的研究是比较深的。遵照当时的规定,谈话的记录可以带走,整理的稿子一律存档。  相似文献   

3.
斋藤秋男是日本著名的陶行知研究专家。他感佩于陶行知的伟大人覆卓越的教育思想,怀抱重建战后日本新教育,开辟日本和平民主新道路的愿望,在50余年中,始终致力于陶行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陶行知著作日译的先驱,日本介绍陶行知的主将和研究陶行知的核心,年轻陶行知研究者的导师,中日陶研学术交流的友好使者。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京专修大学斋藤秋男教授于八月三十日访问了淮安县新安小学。斋藤秋男教授是日本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家。对于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斋藤秋男教授都一一进行访问和考察。淮安县新安小学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并兼任过第一任校长。这次斋藤秋男教授访问新安小学,详细了解了新安小学的校史,新安旅行团的活动情况,以及当前学校怎样教育学生学习“新旅”精神的。斋藤秋男教授向新安小学赠送了他的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还用汉字题词留  相似文献   

5.
董纯才是陶行知十分赏识的学生。他一生以陶行知为榜样,矢志不渝地为改革中国教育寻觅新路,也为传播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做了许多工作。期间虽然产生过一些误会,但是消除误会之后,大家应该团结起来,进一步推动陶研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也是我国近现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学说体系、富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郭沫若尊之为“陶子”,将他与孔子相提并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多次号召广大教师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不仅在国内,陶行知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日本知名教育史学家、前中国研究所所长、东京专修大学教授斋藤秋男曾经指出“陶行知不仅是属于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与杜威、孟禄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回国后致力于乡村教育试验,实践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他和其他的中国教育家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担任翻译,整理出版书籍等,陶行知在中美教育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用陶行知德育思想指导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首要前提.陶行知德育思想在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占据重要位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现代价值.其德育思想中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学生自治方法的实施,"小先生制"的采用以及教师作用的重视,对于指导来华留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986年,江泽民同志为宝山教育挥毫题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为宝山区素质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宝山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第二故乡,宝山区人民对陶行知留下的教育理论有着特殊的感情,自1996年“大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成立以来,宝山区教育局局长沈子华要求全区中、小、幼、职、成各类学校和教师进修学院以及校外教育机构,一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学陶、师陶、研陶,力求科学性与实效性统一。并要求各校在学陶过程中,要组织一个班子,营造一种气氛,确立一批课题,形成一种特色,总结一批成果,逐步形成宝山素质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生话教育(Education of life)是1922年陶行知针对当时的中国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作为中国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然而,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思想也相应地需要不断创新和超越。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超越是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反映,是弥补单个个人认识有限性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陶行知生前遗愿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陶行知已经提出的教育理论、进一步探讨陶行知办学思想中所涉及的问题、积极探索陶行知少有涉及或研究较少的教育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是超越或创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方向;历史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证、实践)研究高度结合是超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根本路径;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是超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在条件;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是超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四日,日本专修大学教授斋藤秋男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在科学院和省社联同志的陪同下,到歙县参观陶行知先生少年读书的故址“崇一学堂”。当时,他兴致勃勃地吟诵了陶先生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暨生活教育运动80周年,2007年3月14日,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了"陶行知与当代教育"高层论坛,来自国内14个省市以及新加坡的陶研学者共80余人,就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思想以及陶行知的信仰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认为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国际影响的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的实践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培养目标”、“学生观、儿童观”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出陶行知教育恩想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对指导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卓越的颇具创造精神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从事创造教育,认真探索实践并进行科学总结,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的教育理论精辟深遵。其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11,(18):21-25
孙陈达男,汉族,71岁,中共党员,江苏省南通市虹桥小学校长。28年来坚持宣传、弘扬、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任校长期间,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开展"四通八达"的素质教育。退休十年间,探索把学陶、师陶引入社区走社区生活教育之路。创立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社区教育实践研究";创办"孙爷爷"谈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第一重点。创造教育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是没有确立民主教育的思想观念。我国最早提倡创造教育和民主教育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实践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确立民主教育的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创造型人才必将在民主教育的培养下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9.
媒体支持: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与应用。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与人格精神,号召广大教师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争做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为配合《纲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新时期教育事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发起,与中国教育学会共同设立陶行知教育奖。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对在职教师培养有诸多的论述,包括幼儿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在职教师进修的理论、乡村幼儿教师的标准、在职教师应具有的素养、培养幼儿教师的途径等,对我们培训机构在开展幼儿教师培训时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