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内容】这节课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及直线的基本性质,它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三线概念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是学生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起始课,也是学生接触使用几何语言的第一节课  相似文献   

2.
第1课时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时已对直线、射线、线段概念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是对有关几何知识系统研究的一个开始,是今后学习三角形、四边形以及复杂图形的必备基础。(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直线公理以及相交线。学习难点:根据几何语言描述画出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这些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点。学习它不仅是对巳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也是下一步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  相似文献   

4.
朴晓琳 《考试周刊》2014,(58):67-68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学习线段、射线和直线后的一节课,角就是由它们组成的新的几何图形。它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其他平面知识的基础,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的重要内容。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回顾和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多种表示  相似文献   

5.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是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上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绝对值的定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它有着丰富的实际背景,是刻画区域的重要工具,所以也是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这个定理解决有关直线平行和线段的相等和倍分等问题。因此,正确理解三角形中位线概念和性质是学好本节教材的关键(本节课选用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本几何第二册)。  相似文献   

7.
康海芯 《江西教育》2011,(12):38-39
<正>"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初中阶段几何学习的起始课,学生在小学已经具备一些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若按照常规思路处理教材,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教学这节课时,陈老师以同学们熟悉的广州亚运会为素材引入新课,通过精  相似文献   

8.
1 看教材1.1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弦切角》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三册第七章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之上开始学习的 .教材首先给出了弦切角定义、定理及证明 ,接着通过一个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弦切角定理的运用 ,教材的字里行间所体现出的运动、变化观 ,类比、完全归纳等数学方法 ,不仅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是必要的 ,而且对以后高中的学习也具有指导意义 .1.2 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内容特点及初三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 ,能…  相似文献   

9.
椭圆是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最重要的圆锥曲线之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通过方程系统地运用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本节课通过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椭圆几何性质的过程,建构研究曲线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直线、射线、线段”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初中阶段几何学习的起始课,学生在小学已经具备一些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若按照常规思路处理教材,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教学这节课时,陈老师以同学们熟悉的广州亚运会为素材引入新课,通过精心设计个性化问题串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中展现自己,帮助他们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这节课所要学的是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与几何图形的关系,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性质的基础。学习本节课有助于学生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中发展空间观念。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从实物到抽象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A版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第三章是解析几何,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本章中,学生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直线、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点到直线距离,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应用.初步形成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节教学内容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材第31—33页例1、例2),第1课时,新授课。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三维几何形体。由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特别是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它是学习一切几何形体体积计算的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掌握了常用的公制体积单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本节课的知识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许多代数与几何结合性的问题都需要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具体的教学目标是: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江苏省四星级重点高中,基础较好,有一定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第2章第2.4节抛物线.本节包含两段内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本节课作为节后探究课,侧重对抛物线标准方程中的参数p作进一步探究,旨在对参数p的相关问题进行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意图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突出过程性,使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过程,再用语言描述概念。通过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说案 一、课前准备 1.备教材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人教版四年制《几何》第2册第4章11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  相似文献   

19.
直线、射线、线段是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有关它们的概念和性质都是重要的几何基础知识,是学习后续图形与几何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必备基础.因此,组织好这节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节有两个公理,在理解直线和线段公理时,应从实例出发,通过学生自己探究、观察、思考,引出怎样画直线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全等是几何内容中的重点,也是学习三角形和其他几何图形性质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索几何规律,并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抽象数学的学习,一直是几何教学中的难点.吴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先抛出一个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具体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