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外“电子政府”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外“电子政府”建设总体特征入手,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电子政府”的一些情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国外“电子政府”的总体发展趋势,指出了国外“电子政府”建设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狭义的“电子治理”的含义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公共事务领域进行治理.狭义的电子治理主要指“政府电子治理”。政府电子治理的实施,其价值主要表现为.电子治理有利于政府管理改革的新突破,电子治理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发展工具,电子治理建设是引领社会全面变革的工程,电子治理将拉动内需,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电子治理实施中要注意以下8个要点的贯彻:应用为本、建立管理体制、整合资源、避免重复、与时俱进、创新观念、遵循标准、注重信息安全、以人为本、引导市场介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子政府的建设包是一项含着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系统工程,仅有推进电子政府的热情和决心远远不足以确保电子政府建设的成功。成功地推进电子政府,除了需要全面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经验之外.更需要强有力的、有效的电子政府管理。国外成功的实践表明.电子政府的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进电子政府的经验来看,在那些失败的项目中,  相似文献   

4.
各国电子政府的发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电子政府发展总体情况介绍“电子政府”正在世界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府已经取代电子商务而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最重要领域,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发展电子政府的战略,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投入巨大的财力来发展电子政府项目。在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府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尽管发展中国家发展电子政府常常面临更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探讨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电子”与“政务”、投入不高与绩效不足、服务与监管、门户网站与后台流程、“一把手工程”与“政府CIO”、典型案例与推广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目前电子政务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Accentur公司2003年最新调查报告,新加坡“电子政府”的整体服务水平在全球24个国家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二,被选为“创新领导型”的电子政府,是世界上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为23%,排名在第21位,属于正在建立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  相似文献   

7.
探讨在福建省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前提下,县级政府应该怎样建设“数字福建”的三大核心工程之一的“数字政务工程”--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应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要求,在完成其“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子课题“政府信息资源化战略与电子政府治理范式研究”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完成的,本论文的公开发表得到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的同意。 本文在2004年已经完成,笔者看到近年的论文很少谈论这个问题,又认定电子政府的治理模式涉及到电子政府的基本结构设计,十分重要。我们国家的电子政府建设,实际上是各地各自为政,缺少统一规划,有些地方不考虑国情,也不考虑制度规范限制,甚至比较盲目,因此在征询委托人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该论文公开发表,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修改。[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黄萃 《情报杂志》2006,25(8):11-12,15
分析了电子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中“政府失灵”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认为“政府失灵”现象可通过建设模式——公私合作模式的构建,进行有效的弥补与缓解,并结合具体电子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论述了采用公私合作模式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10.
由于电子政府与电子商务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政府失灵”的现象使诸多有识之士把目光转向企业管理。在我国现阶段,客户关系管理作为比较成熟的电子商务管理理念,对于电子政府的建设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在澄清关于电子政府认识误区的基础上,借鉴客户关系管理的经验,深化电子政府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更新观念,确立合理、可行的实施目标,组建专门的项目小组为实现管理信息化提供人力保证:政府制度整合及工作流程的重新建设;实施政府采购及信息供应链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政务发展也与时俱进。因此为及时把握电子政务最新研究方向,选取2015年SSCI数据库与电子政务主题相关文献为样本展开分析,总结了电子政务领域研究最新主题与趋势:一是公民参与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研究;二是电子政务评估与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研究;三是基层电子政务与参与型电子社区发展研究;四是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研究,以期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沈祥群  常亮 《科技与管理》2007,9(2):108-111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球化推进,各国各地各类电子政府系统初步建立并投入使用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针对我国地市级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我国地市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empirically test stage models of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We use Lee's classification to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four stages of e-government: informational, requests, personal, and e-democracy. We draw on a comprehensive data set on the ado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activities in 510 Dutch municipalities over the period 2004–2009. Our results show that progression through stages of e-government is mostly linear. However, it seems that a single dimension is insufficient to explain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at the level of more specific features of e-government. Ou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municipalities sometimes adopt certain e-government features at a later stage even if features of an earlier stage are not adopted at all.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unicipalities can—at the level of e-government features—immediately proceed to later stages without having to pass through earlier stages. We conclude that stage models may have some value for benchmarking municipalities at the level of stages, but are inadequate in explaining or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s at the different e-government stages.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云安全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茸  张秋瑾  李彤  马自飞 《现代情报》2014,34(12):12-16
云计算作为IT界的一次新浪潮,为电子政务提供了新运行模式,它能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实现电子政务服务集约化、开放化的需求。鉴于安全风险问题已成为阻碍电子政务云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原因,且相关理论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云建设现状,以及云环境下电子政务集约化的发展模式;接着在梳理前人研究的云计算的安全风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电子政务云面临的安全风险因素;最后提出电子政务云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焕成  孙晓玲 《情报科学》2006,24(11):1651-1656
鉴于当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了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二项策略:建立面向电子政务的知识管理体系和电子政务信息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化服务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社会化服务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突破口,社会化服务带来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全新定位.本文从用户需求、服务型政府构建,知识产权,利益均衡和技术实现等角度进行了讨论.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定位是知晓性共享向应用性共享转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索智慧城市政策试点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机制,有助于促进电子政务向智慧化方向迈进。[方法/过程]本文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收集244个地级市2011-2016年相关数据,构建智慧城市政策试点与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其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智慧城市试点对地方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短期正向效应和长期负向效应;此外,上一年度电子政务发展水平高低对本期发展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侪效应对地方电子政务发展具有显著且持续的积极作用;而公众因素对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却不显著。因此,地方政府应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基于城市发展状况,从政策组合、目标选择和经验学习等方面,激发电子政务发展潜能,提升创新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模式,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其实现过程,是政务管理的现代化过程。政务管理是随历史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正如工业文明创造了科层制的政府治理模式一样,新的社会必然要求新的政府治理形态。所以,电子政务在一国的发展,与其所处的行政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行政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一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行政环境及其对电子政务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linking corruption and e-government maturity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e-government on corruption, and a vast majority of studies among them indicate that e-government can effectively lower the level of corruption in a country. As opposed to this well-developed stream of research, we explore and contribute to another potential but under-developed stream of research: the impact of corruption on e-government maturity. Drawing on the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to construe corruption, we argue that corruption in three basic national institutions (political, legal, and media) and two national stakeholder service systems (business and citizen systems) in a country can hinder its e-government maturity. Specifically, we propose a holistic framework that conceptualizes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corruption in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stakeholder service systems on e-government maturity by drawing on five ke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agency theory, control theory, theory of X-inefficiency, rent-seeking theory, and trust in institutions—grounded in corrup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oject management literature.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is expected to (1) guide future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rruption–e-government” phenomenon by providing rich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nd (2) offer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for practitioners and policymakers dealing with e-government projects and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20.
王立华 《情报杂志》2012,31(5):139-143
以电子政务准备度为切入点,设计了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27省(自治区)2004-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评价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各省(自治区)的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自治区)农村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中东部省(自治区)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水平明显高于西部水平;中国农村电子政务准备度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相比较而言,东部省(自治区)呈现稳步发展趋势,而中西部省(自治区)上升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