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一种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音乐审美教育中,要重视运用多媒体,尝试把器乐引进课堂,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2.
于佳 《教育艺术》2007,(8):76-76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传递着情感.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曾经说过:"一节好课的标准是,孩子必须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而部分学生无精打采,无所事事,甚至昏昏欲睡."如何使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美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并由此爱上音乐课,这是音乐教师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方芳 《考试周刊》2015,(35):42-43
传统的数学教学,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一个基本转向,就是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数学教学如何体现"人本化"呢?本文从挖掘数学的"三美"(人文艺术美、生活实用美、语言表述美),探索了如何从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着眼,挖掘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促进数学教学,绽放数学魅力。  相似文献   

4.
陈涛 《考试周刊》2011,(68):226-226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将这种美的艺术介绍给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则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职责和任务。本文从聆听感知、创设意境、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发现音乐之美、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5.
杨海云 《考试周刊》2010,(18):226-227
爱闲斯坦说:“人的想象比知识更可贵。”音乐应该说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可以熏陶人的品格,也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聆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是语文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包括语文教学艺术情感引课空白美、语文教学艺术情感过程空白美以及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结课空白美三种类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原则、适时"嘎然而止"的原则、"融洽师生情感"的原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它是一门融艺术性、趣味性、规范性于一体的学科。在舞蹈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作、形体的塑造来展示情感、表达情感,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提高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她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舞蹈教学,促使学生素质提高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是语文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包括语文教学艺术情感引课空白美、语文教学艺术情感过程空白美以及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结课空白美三种类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原则、适时“嘎然而止”的原则、“融洽师生情感”的原则.是语文教学艺术情感空白美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是美的艺术,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音乐中体验美、感知美,进而使审美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本文探讨一下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即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教唱苏少版《音乐》二上歌曲《大马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价值不仅是个人类创造了一种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艺术中所具有的美能够从精神上、情操上优化品格。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融入服装美术设计课堂。  相似文献   

12.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诵读艺术技巧。在此,我根据自己的诵读经验,粗略地谈一谈诵读方面的技巧。一、如何用声诵读主要是以声音向学生或观众传达作品的形象美、情感美、精神美、力量美。那么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该怎么使用自己的声音呢?一要定调。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和根据角色的不同定调,比如,年轻的、幼小的角色正常定调要高;年老的、孱弱的角色正常定调要低;激动喜悦的情感定调一  相似文献   

13.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乃至艺术之美。如何才能让学生去感受这一切美,使他们乐学、爱学、会学,最终对语文产生兴趣呢?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采取了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兴趣是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毫无疑问,是立德树人,是育人。而美,可以唤醒生命崇高的情感,指向至善;可以激发生命超越庸俗,拥抱信仰;可以绽放生命的本真,激发创造。培养懂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人,是学校教育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一、走在学生前面,榜样引领感受中华之美热爱祖国是人类千百年来最美好的情感。如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立言立行,将爱国的种子播撒在教育的沃野上、学生的心灵中呢?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  相似文献   

15.
马辉 《中小学电教》2008,(3):100-100
<正>音乐教育是以美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那么如何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美感?我认为首先要把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认知音乐的美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达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音乐美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什么是音乐的美、为什么要学习音乐的美以得出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认知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诵读往往因缺乏得力的指导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读不出古诗特有的音律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以读传情、以读启智、以读传韵呢?  相似文献   

18.
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享受,而创造美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学问。在教学中,美的境界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行动的指引。下面结合两节语文课的具体片段.从两位教师创造“美”的做法中谈一谈如何“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的审美体验与丰富情感呢?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融入教学与发展情感呢?在教学中以美育智、以美怡情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谈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