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作用,探索控制血糖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000-2005年50例为对照组,2006-2010年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系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收集检查数据,并进行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价。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痴呆疾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30例病例人符合CCMD-3C有关的AD、VD诊断标准,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分别检测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进行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各个指标有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健康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的比例是6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的比例是3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感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是14.11±1.81、50.00±1.58、9.69±5.12、10.04±1.15明显高于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感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是8.05±1.12、36.85±1.10、4.86±5.23、7.02±1.1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给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发现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66%,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好转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智齿冠周炎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此方法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母婴的健康,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9.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加快康复进程,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依从性的血压控制影响。方法将7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联合干预,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 1.干预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2.17%,对照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42.17%;两组患者药物遵医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干预组血下降率为25.53%,对照组为14.87%,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患者收缩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疗效,为酒依赖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对60例酒依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包括风险评估、制定全程健康教育计划、心理护理干预等。对2组患者出院时的戒酒心理、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于出院后每隔4个月进行1次随访,持续1年。结果:观察组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分别为20.o%ff~10.0%,低干对照组的40.0%与33_3%,且观察的复饮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护理满意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呼吸内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与相关的防范应对措施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上半年收治的6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下半年收治的68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之后将两组患者对综合护理质量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患者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事件发生的概率远小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使护理的质量与安全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焦虑和抑郁是产妇不良心绪的核心症状,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干预对患者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4例产后伴有焦虑和抑郁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医学护理,而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测得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不良心绪有积极意义。结论:正确的产后教育,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有效的心理疏导,温馨的护患关系等,对于减轻和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绪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能对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也有某种积极作用,从而提倡重视对产妇开展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慢性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9.74±16.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85±12.98)分(t=7.121,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率为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X2=6.37,P〈0.05).结论:对慢性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其可有效改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研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2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心理特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1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深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有所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为患者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认知和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PDCA管理的Teach-back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将接受基于PDCA管理的Teach-back模式健康宣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透析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干预3个月、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HAMA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与同组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MA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知识掌握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在健康教育、护理技能、护理舒适度、护理态度、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依从性评分和同组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依从性评分和对照组同时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PDCA管理的Teach-back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知信行(KAP)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知信行问卷的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知信行功能康复起到治疗作用,纠正不当的生活行为,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比两组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改善治疗的效果,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罗倩  孙风 《宜春学院学报》2021,(3):82-84,125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是否减少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每组患者在实验前、后采用评分的方式调查得出其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结束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别并发症(低血压)的出现例数。最后,将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降低了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程度以及低血压的发生率(P<0.05);同时,实验组也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P<0.05),维护了患者良好的心态和医患关系。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所受不良情绪和低血压的影响,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7,(18):86-8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5.00%,均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2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规律服药、规律饮食、规律复诊、规律锻炼和戒烟戒酒的遵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92例,性别不限。按照患者的出生日期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干预策略,(1)对比两组在术后30d内的尿失禁发生率。(2)通过HAMA评分、HAMD评分等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有无差异。最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1)实验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03,P0.05)。(2)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837,3.954,P0.05)。(3)两组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493,0.178,0.806,0.137,0.178,P0.0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人数高于实验组(χ~2=4.665,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6.09%、5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z=1.956,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被随机分为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级(44例)和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性心理护理的护理组(44例),分别从入院时和第八周末,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第八周末,护理组的ITAQ、NOSI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