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成 《传媒》2014,(19)
正"贴近青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南振中先生对《青年记者》的寄语;"记者摇篮,学人园地",这是童兵先生对《青年记者》的寄语;"资格老,思路新",这是范以锦先生对《青年记者》的寄语;"立足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立场,并为之大声呐喊",这是尹韵公先生对《青年记者》的寄语;"永远保持青年人的心态,为青年记者服务,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  相似文献   

2.
此文是7月15日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为纪念《青年记者》创刊65周年而作。南振中同志曾在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过,对山东新闻界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是《青年记者》的老朋友。得知《青年记者》纪念创刊65周年的消息时,他正在外地考察,回京后,不顾旅途劳顿,应编辑部之邀欣然撰文。对此,青年记者编辑部深表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3.
王荣 《青年记者》2007,(13):29-29
对《青年记者》的感觉: 每每看到《青年记者》,只觉一股新凤扑面而来:《青年记者》的“脸”——封面设计极富创意和视觉冲击力,封面主题图示大胆泼辣,寓意深刻,整个期刊的视觉形象包装和选题策划设计也比较犀利前卫,每期的专题抓得也很好,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青年记者》“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办刊理念也非常新锐。  相似文献   

4.
一 《青年记者》前身是1941年7月创办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由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兼大众日报社管委会主任(社长)、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会长李竹如倡导,在《记者生活》基础上正式创办《青年记者》,由山东省战时邮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半公开发行,供报社记者和通讯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5.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7,(13):23-24
时间过得真快,《青年记者》迎来创刊六十五周年了。 编辑部约我写点纪念文字。我想,是应该写,因为我与《青年记者》有一种永难割合、不弃不离的关系。我不仅是《青年记者》的读者,而且还曾为《青年记者》的成长绞过脑汁,付过心血,撒过汗水。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20,(13):F0004-F000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为疫情信息传播研究而专设的栏目"青记观察"推出了80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今年,《青年记者》杂志将加大对"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的打造,除了"青记独家"将继续对杂志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摘登外。  相似文献   

7.
史天经 《青年记者》2007,(13):23-24
时间过得真快,《青年记者》迎来创刊六十五周年了。 编辑部约我写点纪念文字。我想,是应该写,因为我与《青年记者》有一种永难割合、不弃不离的关系。我不仅是《青年记者》的读者,而且还曾为《青年记者》的成长绞过脑汁,付过心血,撒过汗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941年7月,《青年记者》前身《记者生活》创刊,由大众日报编辑部采访部、新华通讯社山东分社、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山东分会创办,内部业务刊  相似文献   

9.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07,(13):27-27
山东《青年记者》是我国两家具有革命斗争历史传统的新闻学刊物(另一家是上海《新闻记者》)之一。在《青年记者》诞生65周年之际,祝愿这个刊物永远保持青年人的心态,为青年记者服务,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10.
6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但于我们.却有着别样的意义。 回顾,反思《青年记者》65年的历程, 我们,该记住些什么? 我们,又该怎样走下去? 更确切地说. 这个时候.我们是在聆听。 听《青年记者》的诉说和指引。 因为,与其说是我们在办《青年记者》. 不如说是《青年记者》在塑造着我们…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又是岁末。岁末,回首一年来《青年记者》编辑部的工作,感慨良多。最大的感慨,是大家对《青年记者》的关心、支持。一年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同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领导同志,非常关心《青年记者》这份山东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新闻研究期刊的发展,有鼓励,有鞭策,更有巨大的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2,(11):82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走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记者意味着责任,青年意味着承担。1949年年底,五星红旗在夭安门上空升起不久,《青年记者》当年第7期刊发编辑部  相似文献   

13.
拥抱网络     
詹新惠 《青年记者》2007,(13):32-32
坦白地说,和《青年记者》结识的时间不算太长,相交也不算太深。面对《青年记者》65年厚重的历史,我这个后生晚辈其实没有资格在此评头论足,妄加多言。但我又不揣浅陋,贸然提笔,皆因《青年记者》随时代发展、与网络同行的坚定和执着。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20,(12):F0002-F000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为疫情信息传播研究而专设的栏目"青记观察"推出了80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今年,《青年记者》杂志将加大对"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的打造,除了"青记独家"将继续对杂志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摘登外,还将推出全新栏目——"青记观察":不再局限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观察和研究,刊登更多对不同热点传播现象的观察性、分析性文章.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日报通讯》改名为《新闻与写作》,《辽宁日报通讯》改名为《记者摇篮》,《黑龙江日报通讯》改名为《新闻传播》,《吉林日报通讯》改名为《记者与作家》,《大众日报通讯》改名为《青年记者》,《新华日报通讯》改名为《新闻  相似文献   

16.
1991年,首届中国新闻奖开评,辽宁分社青年记者陈光明捷足先登,他与通讯员臧虹合写的消息《宫峰学成博士乐当“炉前工”净,荣获一等奖。今年,在第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辽宁分社青年记者马义与吉林分社高级记者赵玉庆、黑龙江分社青年记者刘广军合作的消息《东北现象引起各方关注》,年轻记者刘欣欣、何大新合写的通讯《金牌不  相似文献   

17.
范进 《中国记者》2014,(1):63-64
媒体如何助推青年记者成才?培训、进修等都很好,但在实际工作中摔打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盐城晚报》4位不同岗位青年记者的获奖作品,分析了青年记者的成才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响应江泽民同志的号召:“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出众口赞誉的人品、作品,争当跨世纪的名记者,这是11月23日在无锡市结束的江苏省青年记者经验交流会上,代表们向全省青年记者提出的倡议。省委宣传部、省和无锡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到会讲话。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青年记者交流了《二十年前,采访已经开始》、《学着捕捉公众的观点》、《大手笔需要大胸襟》、《抗洪救灾报道之回顾》等论文24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2,(17):98
1942年,《青年记者》创办。一步一脚印,至今走过七十年。不论是战火铃飞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记以皋,《青年记者》始终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的自觉,与中国新闻人风雨共进、携手前行,与千千万万读者和作者风雨共进、携手前行。记者意味着责任,青年意味着承担  相似文献   

20.
全国青年报刊首届“十佳”记者评选7月揭晓,马年华(《中国青年报》)、王建敏(上海《青年报》)、卢程(贵州《青年时代》杂志)、刘健(《中国青年报》)、张延平(《北京青年报》)、李国伟(广东《少男少女》杂志)、范庆锋(河南《青年导报》)、郑勇(《中国青年》杂志)、赵彬(宁夏《青年生活导报》)、温眉眉(广东《黄金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