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每逢作文 ,总是无事可叙 ,无话可说 ,只好东拼西凑 ,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 ,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一、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生活的能力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充实 ,内容来自生活 ,来自平时的积累。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体验生活 ,到生活中去积累材料 ,去寻找作文的“下锅之米”。但生活是客观存在 ,要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材料 ,还有待学生自己去感受生活 ,发现素材 ,从而 ,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三…  相似文献   

2.
一、积累中考作文材料学生在平时作文时 ,最头痛的是没有什么材料可写 ,对课本上学过的材料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不经意 ,对课外阅读的材料也不知道怎么积累。其实 ,只要广泛阅读 ,仔细观察 ,认真积累 ,就能获取极为丰富的材料。就学生来说 ,作文材料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课本 ,二是来自课外阅读 ,三是来自自身生活积累 (包括社会生活中的见闻 )。1 归纳来自课本的材料初中六册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议论文材料 ,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 ,颇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 ,散见于多篇议论文或其他文体中。现分类简列于下 :①立志方面的 如《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作文中的第一大环节就是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语言材料的积累,或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或来自于课内课外的阅读,或来自于与别人的谈话积累,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厚积薄发,顺手拈来。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训练中,“积累”的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何来?“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如何扩大和丰富? 第一,生活积累。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如果每一次作文前,都需要组织活动,从活动中获取作文内容,这于小学生作文训练并无多大益处。作文材料的来源,既要注意“丰富生活”,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同时培养“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按实践论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来自实践。作文的材料,也就是对"生活的认识",也必须来自实践,因此积累素材、扩大视野成为首要任务。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扩大视野、做到有话可说呢?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手勤生活的宝藏是丰厚的,从生活中截取的材料是鲜活的,是富有蓬勃的生命力的,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自觉认真的观察,同时自身又由于年龄的问题而没有足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情感及一切材料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引导他们发现写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本身,这样才能"言之有物".  相似文献   

7.
选材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选材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写什么的指导。其重点是解决材料来源问题。作文的材料源头来自于生活。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朱熹也说:“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作文的材料是“清甘的水”、“活水”,就必须紧密联系“生活”这一“源头”。选材指导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国臣 《考试周刊》2013,(35):57-57
<正>高投入、低回报是当前高中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现笔者谈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1.丰富、充实生活,提高写作技巧写作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生活从哪里来?笔者认为,学生的生活包括间接生活和直接生活两个方面。间接生活来自读物,阅读文学名著,是丰富、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直接生活是学生学习期间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了解其"精蕴",才能将其总结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都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的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行为、情感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眼睛认识生活,通过行为感受生活,通过|情感享受生活。只有来自生活的作文,才是真实感人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储存材料,即积累信息。那么良好的信息材料来自哪里呢?即来自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作文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热爱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体验自然世界,观察获取信息教材呢?值得借鉴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那就是有时间带领孩子出去放风筝,这就是告诉孩子“志当存高远”。同时也是暗示孩子:观察是人们获取信息材料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第一阵地,创新性作文课堂教学必然是培养学生创新性作文品质的主渠道。一、创新性作文的表征判断学生的作文是否具有创新品质的标准,是确定创新性作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1、创新性作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深刻性,使人读后受到启发或心灵的震撼。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来自人们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科学思考和精细总结。学生头脑中生活信息链接缺失,导致写文章无真意,不知从何说起。所以,近年来写想象作文的学生特别多,这也许是他们解决“生活困扰作文”的一个好招,即绕开了对生活…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了解 ,我感到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要提高学生作文质量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工作抓起。一、提高感知能力 ,养成积累习惯作文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即使是具有相同经历的学生对于作文材料的积累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作文材料丰富 ,有的学生作文无话可写。存在差异的关键在于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与积累材料的习惯。这也是部分学生不愿作文、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之一。正因如此 ,使得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自然作文也就无话可说。因此 ,教师要善于教给…  相似文献   

13.
一说到写作文,不少学生免不了要大摇其头了一是肚中空空,没有什么好写的,二是即使有了材料,也不知如何下手,学生为什么会感到作文难呢?因为他们总以为作文是“作”出来的,是拍脑袋瓜“拍”出来的这显然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一我们要告诉孩子们:作文并不神秘,作文的内容来自生活,离开了生活就不会有好的作文。上面这些道理是不能抽象地跟学生讲的,而要通过实际让他们懂得。通过记日记的途径学习写作文,为的是更好地引导学生面向生活。生活为作文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材。日记意味着每日一记,把生活中有价值的、对个人和社会有意义的东西记述下来,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按教材规定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设计一个个套子引导学生往里钻,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个性被掩盖,写出来的文章或无话可说,或千人一面,或胡编滥造。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所以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应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打开学生习作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5.
陈静 《教师》2011,(7):82-83
目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按教材规定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设计一个个"套子"引导学生往里钻,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个性被掩盖,写出来的文章或无话可说,或千人一面,或胡编滥造。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所以我认为,当前作文教学应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写作空间,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从沉重的"书包"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回到社会生活中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打开学生习作的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智力操作活动,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不仅需要积累材料——内容,也需要积累技巧——构词成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学生作文的能力来自于学习训练,来自于不断的积累,片断作文就是一种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形式.它是句子训练的继续,是成篇作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习作原是生命本真体验的一种自然流露,体验可以让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舞蹈。一、融入生活,捕捉刹那的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我们取之不竭的作文材料。1.参与生活,激情的诞生学生习作的激情来自于生活的激情。把生活体验视为一种追求。然后才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生活的有心人。才会发现  相似文献   

18.
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源。构建一种畅游生活的作文教学思路,以此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高作文能力。激发学生运用文字工具的内需活力,有了自由作文的生命活力,其个性火花自然闪亮,个性潜能自然开发,个性智慧自然彰显。  相似文献   

19.
一、开拓学生的作文视野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也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面有多大,作文的取材面就有多大。学生平时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有趣的游戏娱乐、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特定环境的心情体会……众多的材料以致使学生忘了这些都是作文材料的一部分,“幸亏老师帮助我们给‘开拓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