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CdCl2·2.5H2O和CH3CSNH2为原料,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用XRD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得到纳米硫化镉为立方晶系结构,微粒平均粒径为15-25nm.作者以CdCl2·2.5H2O和Na2S·9H2O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得纳米硫化镉,粒径为15-30mm.比较两法所得的CdS,低温固相法得到的产物颗粒比室温固相法均匀.  相似文献   

2.
纳米硫化镉的低温固相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Cl2&;#183;2.5H2O和CH3CSNH2为原料,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纳米硫化镉.用XRD和TEM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法得到纳米硫化镉为立方晶系结构,微粒平均粒径为15-25nm.作者以CdCl2&;#183;2.5H2O和Na2S&;#183;9H2O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反应制得纳米硫化镉,粒径为15-30mm.比较两法所得的CdS,低温固相法得到的产物颗粒比室温固相法均匀.  相似文献   

3.
以CuSO4·5H2 O和NaOH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CuO纳米粉体材料.不添加任何辅助试剂,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包括改变N aO H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搅拌速度等,合成了C uO纳米粉体材料,考查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对CuO的物相和颗粒大小的影响.利用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在不同条件下制得的CuO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下,当NaO H的浓度为5.0 mol/L时,搅拌反应20 min后即可得到粒径均匀、物相纯粹的CuO纳米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4.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稳定剂,CdSO4·8H2O、硫脲、NaOH室温固相反应制备CdS,用XRD、TEM、原子力对粒子进行表征表明,得到单分散立方相球状CdS纳米粒子。还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的量及加入方式对粒子的大小、粒径分布、分散程度有影响。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的量的增加,粒子变小,粒径分布更均匀,分散程度提高;且在固相反应物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一起研磨比粒子制成后水相中再加入牛血清白蛋白更有利于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和分散。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表面活性剂PEG-400和PEG-600为分散剂,FeSO4.7H2O和Na2CO3室温下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铁前驱体FeCO3,热解后即可得到产品.经TG/DTA、IR、XRD对前驱体及其热解产物进行表征,表明前驱体FeCO3极易分解成纳米Fe2O3,550℃热解得到了纯晶相的三方Fe2O3,粒度分别约为48.2 nm,50.7 nm.  相似文献   

6.
以次亚磷酸钠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法制备银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对其进行了晶相、结构、形貌及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大粒径纳米颗粒存在层状孪晶及表面突起结构,而小粒径粒子多为热力学稳定多面体结构;纳米粒子制备的拉曼基底的扫描电镜表征显示,相邻纳米粒子间距较小(10 nm),纳米颗粒表面粗糙。拉曼测试显示,银纳米粒子基底能显著提高罗丹明6G的拉曼散射信号。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的纳米粒子表面粗糙,裸露较多的高自由能晶面,粒子间距较小对材料的高SERS活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无水Na2CO3与加有表面活性剂的AlCl3.6H2O室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合成得到碱式碳酸铝钠纳米材料和可溶性无机盐,用水洗去可溶性盐,烘干,即得到碱式碳酸铝钠纳米晶体。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安排试验方案,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数学模型,并用网格优化法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产物最终经XRD表征,证实为纳米尺寸晶体。  相似文献   

8.
乙酸正丁酯合成中无机盐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CuSO4·5H2 O、FeSO4· 7H2 O、ZnSO4·7H2 O、CuCl2 ·2H2 O、FeCl3·6H2 O五种无机盐作乙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FeCl3·6H2 O是较好的催化剂。同时 ,研究了以FeCl3·6H2 O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通过正交实验 ,选定的优化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 3% ,回流分水时间 2h ,酸醇摩尔比 :1 1 2 ,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在最佳条件下 ,酯转化率达 98 98%。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模拟钢渣在流化床中的碳酸盐化反应。运用双流体模型来描述流化床中的气固两相流动。采用未反应核模型计算反应速率,扩散系数根据反应过程中颗粒孔隙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相应的修正。通过UDF自定义程序导入化学反应速率,实现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传质和化学反应之间的耦合。模拟结果可知颗粒粒径、反应温度、吹气速度、CO_2浓度均对反应有一定的影响,缩小颗粒粒径,提高反应温度、吹气速度、CO_2浓度都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其中CO_2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沉淀法调控合成了Cu_2O八面体和立方体等7个微米晶样品。探讨了表面活性剂PVP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Cu_2O微米晶最终形貌的影响。当PVP用量由0.180 g增加至0.338 g时,Cu_2O八面体和立方体的形貌变化不大;而PVP用量有相近改变时,Cu_2O纳米球的形貌和分散性有很大改变,对此文中从微米颗粒和纳米颗粒的受力角度进行了分析。当反应温度从20℃增加至60℃时,Cu_2O八面体演变为球形;而反应温度从20℃增加至50℃时,Cu_2O立方体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只是增添了很多小颗粒附着在其表面。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文献合成了两种稀土(La,Sm)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六水氯化钐)、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及其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两个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13.
用两种不同沉淀剂制备了纳米Fe3O4磁性粒子,对二种工艺的主要反应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都制备出了粒子尺寸为8~12 nm,正态分布比较好的粒子。一、25%NH3.H2O(A.R.)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pH≥9,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值约为1.75,反应时间为1h,温度控制在40℃。搅拌速度为1 500 r/min;二、3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碱过量25%,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2,反应时间为1 h,反应开始时温度为70℃,反应10 min后将温度降至50℃,再反应50 min。搅拌速度为1 500 r/min。产品的铁含量接近理论值,干粉的磁化率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Nanometer cerium-zirconium oxide solution Ce1-x ZrxO2 was synthesized by mechanically activated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middle-low temperatures, with Ce2(CO3)3, ZrOC12-8H2O and H2C2O4.2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crystal structure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nanometer Ce1-xZrxO2 were studied with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e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duct is single-cubic-phase solid solution with an average crystal size 19.64nm. In this article,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 is also evaluated. Mechanically activated solid state reaction for thepreparation of Ce1-xZrxO2 is a new technique of green chemistry without solvent and waste.  相似文献   

15.
Solid state reactions between β-diketones (HPMBP, HDBM) and LnAc3 · xH2O(La,Nd:x=3/2; Tb:x=4)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t low heating temperature. Pure compounds of Ln(PMBP)3 and Ln(DBM)3 are obtain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radiation (I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photoacoustic spectra.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properties of β-diketone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structures of products are discussed.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9475209)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u(NO3)2.3H2O为铜源,浓氨水为络合剂和NaOH调节溶液的pH,采用化学浴法(CBD)制备了Cu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光催化前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将CuO薄膜放在含有H2O2的甲基橙溶液中,经不同光源照射一定时间后,取其溶液进行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来研究CuO薄膜的光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光源下,当催化剂CuO薄膜的表面积为12.50cm2、3.0%H2O2用量为40.0ml、pH=7时,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效果较好,光照10min后降解率就达到100.0%;不加H2O2时,需光照40min降解率才能达到100.0%,说明H2O2对CuO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起到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泛函密度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d,p)//CCSD(T)/6-311++G(d,p)水平上对CH3+O(3P)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途径上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结构.通过谐振频率和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验证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之间的相关性,并在CC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结构表明,该反应有多个通道,产物分别是H2CO+H,HCO+H2,CO+H+H2和OH+CH2,主要反应通道为c5.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