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复兴”复兴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永 《世界文化》2009,(10):50-51
“文艺复兴”一词最先由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奥·瓦萨里在其《意大利艺苑名人录》(也译作《最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记》)的序言中提出的。伏尔泰1756年的《论各族的风尚和精神》中,正式把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对文艺复兴予以深刻地说明。该词是法文Renaissance,意为再生、复兴,有的英译为“the Renaissance of the Arts”,中文通译作“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2.
陳方正 《中国文化》2007,1(2):141-155
中国从传统跨入现代有两个标志:在政治上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与文化上是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很明确,先例也很多,例如法国大革命、“土耳其青年”(Young Turk)革命,和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就复杂多了,因此它的性质有种种不同说法。最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它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胡适很可能就是这么看或者期待的:  相似文献   

3.
高永 《世界文化》2007,(10):10-11
“中世纪”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一书中提出,此后,便被西方学术界沿用。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另一术语就是“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是乔治奥·瓦萨里,“复兴”即意味着文艺在中世纪已经死亡,有侍于复活。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中世纪的看法。可以说,从那时起,人们就把中世纪看作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4.
刘瑞明 《寻根》2000,(4):34-38
我国许多地方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所谓“年忌”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你自己去。”这后半句也有说成:阎王叫你商量事。”这一俗谚往往成为跨入这两个年龄的老人或其亲人心理上的暗影。有的地方就把这两个年龄称为高龄人的两个“坎”。  相似文献   

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1558—1603)正值英国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因此在文学史上称为“伊丽莎白时代”。实际上“伊丽莎白时代”始于1533年她出生之前,而且一直延续到1603年她死后。这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艺术史上,后印象派以来的100多年间,美术领域流派纷呈,“主义”横溢。众多富于创新精神的美术家有感于文艺复兴以来传统写实艺术无与伦比的成就,在“高山仰止”的巨大压力下,为摆脱阴影,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文艺复兴;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现代西方文明。此话虽值得商榷,但美第奇家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个统治佛罗伦萨达三百多年的家族,凭借其巨大的实力庇护和赞助了不可胜数的艺术家和学者,包括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伽利略、布鲁内莱斯基、多纳泰罗、波提切利等,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美第奇家族的开创人之一科西莫·迪·乔凡尼·德·美第奇(以下简称"科西莫")更被意大利人尊称为佛罗伦萨的国父。他的传奇故事,还要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讲起。  相似文献   

8.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诗人、人文主义先驱、文艺复兴运动的元勋。作为一个教会人员,他却公开宣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他的诗讴歌爱情,渴求现世幸福  相似文献   

9.
上海的3月,春寒料峭。上海博物馆(下称“上博”)人头攒动,争睹展览的国内外游客排起长龙。由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下称“乌馆”)、“上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下称“协会”)共同主办,中意博联(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展览公司承办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15~20世纪》的首展,无疑成为5月上海第41届世博会一份来自文艺复兴故乡的隆重贺礼。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威廉·莎士比亚(156-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诗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一。正如与他同时代的戏剧家本·琼生所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他不只属于美国,也属于世界。他是近现代中国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剧”与“莎诗”的翻译出版莎士比亚最先是由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1856年英国传教士募维廉译的《大英国志》说:“舌克斯毕(即莎士比亚——笔者)……所著诗文美善俱尽”。1855年英国传教士约瑟编译、1896年出版的《西学启蒙16种·西…  相似文献   

11.
桑德罗·波提切利(1444或1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人个风格的画家,然而他在逝世后的几百年里却鲜为人知,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被英国艺术团体“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发现。  相似文献   

12.
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启了欧洲人艺术灵感的天窗,然而浪漫的欧洲人的视野中对东方的“赛利斯”(丝绸)和“中国货”(瓷器)情有独钟,不仅因为这是一组柔美的线条和绚目的色彩的组合,而且是缘于他们对东方世界古老文明的向往。十九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豪芬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在任何一部有关意大利绘画的学术著作中,你都会遇到乔尔乔内这个名字,他一直被人尊之为文艺复兴的奠基人和威尼斯绘画新时代的创始人。如果就乔尔乔内这个名字从意大利文逐字翻译过来,就是“大乔尔乔”之意。可是,这是个名字吗?对  相似文献   

14.
鲁道福·安纳亚(1937-)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奇卡诺(墨西哥裔美国人)文艺复兴的一员主将,迄今巳出版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集2部、史诗2部、散文集1部、青少年文学作品8部,并有7部剧作上演,赢得了“奇卡诺文学的教父和领袖”、“最受好评、影响最广泛的奇卡诺作家”等美誉,在西语裔族群内部和主流社会都享有不凡的声望。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2010,(5):F0004-F0004
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楼原为天津工商学院主楼,建成于1926年。该建筑采用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式样,三层混合结构,带地下室,建筑面积4917平方米,平面呈“H”形,用封闭式外廊连接所有教室。建筑布局有明显的对称的中轴线,屋顶上有钟楼,钟楼内是水塔。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10,(3):94-95
最近。意大利国家文化遗产委员会科学家称。他们将对埋葬干法国卢瓦尔河谷艾姆波伊斯城堡内的达·芬奇墓穴开棺验尸,通过达·芬奇的头骨,重建其脸部模型。从而确定达·芬奇真的脸型是否与“蒙娜丽莎”相同。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的旷世名画《蒙娜丽莎》一直以其神秘微笑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7.
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卢浮宫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珍品展——埃德蒙·德·罗契尔德收藏》,展出的121件卢浮宫收藏的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版画、雕塑,均为法国收藏家爱德蒙·德·罗契尔德男爵向卢浮宫博物馆捐赠的收藏,内容涉及肖像、手稿、书籍插图、建筑草图、纹样设计等,均属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珍品,尤其数件版画可谓今世仅存版本。此外,展览还囊括"文艺复兴三杰"即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数件作品。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圣像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晶莹珠玉,对欧洲的地中海圣像艺术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故致力于欧罗巴“新文艺复兴”的国际弗洛伊德运动特邀笔者在十卷《诗与画的美学》(由意大利“斯彼拉里出版社”用意大利文、法文和英文发行)里辟专门篇章介绍安德烈·卢勃列夫及其圣像作品,促使一个东方的无神论者走进东正教的圣堂,深入充满异国神韵的幽思境界。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大利这个国家并不陌生熟知历史的人必定知道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喜爱艺术的人必定了解“文艺复兴”的伟大:研究建筑的人必定不能无视“水城威尼斯”的存在:只要是球迷就必定曾为意大利球队的精彩表现拍案叫绝……意大利有太多值得“炫耀”的资本.对于这一点.意大利驻华大使白龙义先生微微一笑.并不否认。在正值中意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记者和大使间关于彼此两个国家的话题自然也特别多。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26日,《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印象派至现代派精品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这是该馆继《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之后又一重要的西方艺术精品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