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后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生态课堂为学生自由发展、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立足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学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有意"或"无意"之错,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中的"错误"资源点亮数学课堂呢?结合一节数学课堂实例,让错误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点;适时打破常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发散、逆向等所必需的思维形式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3.
只有能激活思维的教学过程才是好的教学过程;只有能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笔者认为用这样的标准衡量数学课堂才能反映出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即教学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展开的,是为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存发展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正>综观一些精彩课堂,其背后是学生的思维被彻底激活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说,"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因此课堂上教师就应努力发展学生思维。何谓发展学生思维?笔者以为就是要求学生有所"发现","发现"是学生真正进行思维的标志之一,也是我们需要追寻的学习状态。一、培养"发现"的沃土传统教学中,教师依照预设按部就班教学,学生对号入座回答便是教师最大的期待。这样看似衔接完美、丝丝入扣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也就忽略  相似文献   

5.
<正>培育学生思维,塑造学生思维品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林崇德、胡卫平教授在总结20多年教学经验的过程中,结合皮亚杰认知发展与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思维结构"三棱"模型,提出思维型课堂理论。他们认为,学生思维发展从概念建构开始,核心概念建构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在注重德育性的思想品德学科中,概念教学讳莫如深。"概  相似文献   

6.
构建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谋求学生生命健康发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谐。以"对数"教学设计为例,探究高中数学"生命课堂"的构建,以设计数学"生命课堂"教学目标为落脚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文化的渗透,突出"生命课堂"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向"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因灌输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数学情感的养成。灵动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培养数学情感、发展数学思维以及建构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所以,只有建构灵动课堂才能改变小学生厌倦、逃避学习数学的现状,让小学生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实质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就是引领学生求知、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束缚,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要求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公这不仅是一种趋势,也是发展的需要。为此,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思维得到碰撞,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以张扬,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自主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摒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积极信息,引领学生思维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变一潭死水、死气沉沉的课堂为姹紫嫣红、快乐活泼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正>著名数学家斯托伊亚尔指出:"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思维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课堂应担负起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任.淡化教学思路和过程,忽视教学思想和方法,将结论硬塞给学生,会造成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受阻.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如何得到终身发展?结论是课堂上不能以"教"代"学",教  相似文献   

11.
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课堂显性和课外隐性互动为多项双边互动,教师的"教与导"和学生的"学与习"之间、学习的主客体作用之间、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课堂教学与评价检测之间要统一综合运用到教学课堂中。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教育教学主张,主题倡导课堂教学是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双互动四统一教学范式对构建有效思维课堂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现,是聚焦思辨的沃土,那么数学课堂就是培养小学生思辨能力、启迪学生智慧的主阵地。思辨的数学课堂必须是"身临其境"的课堂,让学生融入所学的数学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对部分数学课堂模式展开分析和思考,然后尝试总结规律,最终结合实践提出认知观点,努力构建一种指向学生思辨力成长的数学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3.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就是在教学过程诸要素配置的基础上,依托教师、学生、课堂间具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方式来实现教学高效的理想课堂形式,是一种教学思想,是课堂教学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语文智慧课堂?简言之,就是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它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智慧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①其教学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思维是语文智慧课堂的核心,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智慧。因此,语文智慧课堂应当是学生思维生成、发展的场所,应当努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为此,语文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从问题开始。作为课堂提问,它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要手段。科学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表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一  相似文献   

16.
教师以课堂言行引导学生认知和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预设课堂言行本是"图效"和"发展思维",而在实际的课堂操作中,教师言行往往有带着"作秀"的表演意味,以所谓的"互动"场面,营造学生探究"阵势".教师的"设疑、启发、点拨、补白"不指向学生的探索过程和思维方法,课堂谈话演变成了"一问一答"的问答式对话,学生甚至不假思索就能参照教师流露的意向答案"填空作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教学中,思维蕴含在过程里,有效的教学必定是在过程性教学中凸显思维的本质.结合概念形成的特征,本文着重研究思维型课堂的基本模式,并以"分式"一节课为例,展开详细的探讨,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一、思维型课堂的特征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编写,对数学概念的处理以"一个定义,几点注意"的形式呈现,对概念的产生背景、性质研究、研究的原因关注甚少,忽视学生经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课堂中最精彩,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交流、沟通、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得到"四基"培养的重要环节。而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之间知识、能力、经历、想法的不同,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如果教师能把握住这些"突发"问题,灵活高效地调整教学方法、手段,那就将出现教学的"闪光点",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形成美丽、生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涉及因素素众多,教学改革模式要与培养目标、专业、学科、课程和办学条件紧密联系。把翻转课堂、微课、精品课程、辩论和情景剧等教学模式灵活的"翻转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和行为"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使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主动参与,把预防医学知识与健康、与社会发展、与科研进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健康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教育改革的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已经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在大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课堂中思维教学是"本科教学工程"的突破口,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学生体验幸福;大学课堂中思维教学的方法包括讨论式课堂授课方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法;大学课堂思维教学的实施需要研究型教师和精品课程资源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