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贺岁片经过长期发展和艺术积累,确立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任务凸显出来。要建立成熟而独特的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应该经过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检验,它将是主流价值和娱乐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邱飞 《重庆师专学报》2005,4(6):102-105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武侠电影在这百年中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近百年来老百姓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中国最具特色、发展最为成熟、最具竞争优势的商业电影类型。本文试图探讨中国武侠电影的内在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认清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对未来武侠电影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丛玮 《文教资料》2011,(36):8-9
生态电影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在好莱坞电影中大量存在。尤其是近年来,《世界末日》、《2012》、《阿凡达》等大手笔、大制作的电影在全球上映,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电影的非凡崛起。关注生态电影.并运用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对它们进行研究并发掘其美学价值就显得意义格外重大了。本文就将对生态电影的美学意蕴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好莱坞的电影运作,可以从公共管理层,生产主体和观众来考察.基督教文化对好莱坞电影运作的影响亦体现在此.外在的公共管理层的制约则使好莱坞始终是主流价值观建构的一部分.教会失去了强制好莱坞影片的宗教伦理倾向的权力,但也可以软性的手段如影评、出资参与电影的商业生产等来使基督教文化在好莱坞影片里得到体现.好莱坞生产商始终坚持着对商业利润的追逐,基督教题材的电影得以拍摄往往是时代趋势下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观众则既有着被电影吸引的被动性,又有着不可预估的主动性.基督教信徒观众也是如此,他们的观影选择并不完全依赖于教会.  相似文献   

5.
影视艺术审美观一直是我国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立足于学生美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在影视欣赏、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准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张爱玲是我国早期电影史上难得的影评家和剧作家,她通过影评阐论了自己的电影美学观念,并延伸到自己的剧本创作中,取得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双重成功.张爱玲影评中呈现的美学主张对高校影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美学欣赏环节给予了许多提示.  相似文献   

6.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学意义。本文试从电影音乐美学意义的实现前提、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辩证关系三个方面探讨电影音乐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静 《华章》2011,(15)
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商业电影都没能占有一席之地,其问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商业电影则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势头,这种转化也是由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转化而来的.本文从中国商业电影的出现以及存在现状的角度论述了中国商业电影的表达策略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8.
经典电影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家——巴赞在英美电影美学和欧洲电影美学中有着不同影响。通过这些不同影响来描述当代西方电影美学发展的两种不同方向,及其造成的不同效果,对于亟待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和中国电影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及其与电影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电影的汉译策略,并以迪士尼动画电影Mulan为例,用接受美学的角度寻找电影Mulan字幕翻译中的美学元素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国产大片是中国电影在当下生存的一个重要策略。但是,我国目前的大片生产在商业美学追求上还存在问题。在国产大片中,艺术元素和商业元素的配置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在大众美学、类型化发展和数字美学等方面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或许,国产大片在正视了这些矛盾和问题之后,随着制作经验的积累,大片会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越来越成熟的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