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良坝水电站隧洞中钙质泥岩的塌方情况,分析了该隧洞塌方产生的原因,并对塌方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施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隧洞施工,塌方预防和处理是个难点和重点,它直接关系到隧洞施工的安全和直接影响隧洞施工的工期和质量。因此有必要进行总结、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三江口水电站导流洞施工在不良地质条件段开挖时发生多次塌方,本文结合具体工程背景,介绍隧洞塌方处理方案及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在破碎地层中开挖大断面水工隧洞遇到塌方时,不适宜采用传统的清渣法,应采用封堵,在塌方体中进行超前固结注浆、配合超前导管或锚杆固结注浆、直接开挖和结合辅助支撑的施工方案。使松散塌方堆积体固成一个整体,直接进行开挖成洞。  相似文献   

5.
祁尧娟 《班主任》2006,(7):36-36
假如在一次塌方中,你和一群人被困在地下巷道里,只有一个人可望获救,你会选择让谁活下去?这就是有名的"塌方考问",也叫做"塌方情境实验".我在班里进行了一次"塌方考问"主题班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震撼学生心灵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阿拉坦隧道左线出口涌砂塌方的处理为例,介绍隧道塌方处理方案,并取得了成功,保证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分析深埋隧道的塌方机制并推导塌方体形状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创新要点:基于霍克-布朗准则,采用泛函突变理论推导得到了深埋隧道塌方体形状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并据此分析了围岩参数变化对塌方体形状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深埋圆形隧道的解析模型(图1),采用泛函突变理论推导基于霍克-布朗准则的隧道塌方体形状曲线解析表达式,并研究围岩参数变化对塌方体形状的影响规律(图3和4,表2)。通过与自然拱理论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图5–7)验证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重要结论:采用泛函突变理论推导了基于霍克-布朗准则的深埋隧道塌方体形状曲线解析表达式。该解析表达式简洁直观,不仅可以预测无支护条件下隧道的塌落体尺寸,还可以估算塌落围岩作用于衬砌上的荷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分析深埋隧道的塌方机制并推导塌方体形状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创新要点:基于霍克-布朗准则,采用泛函突变理论推导得到了深埋隧道塌方体形状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并据此分析了围岩参数变化对塌方体形状的影响规律。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深埋圆形隧道的解析模型(图1),采用泛函突变理论推导基于霍克-布朗准则的隧道塌方体形状曲线解析表达式,并研究围岩参数变化对塌方体形状的影响规律(图3和4,表2)。通过与自然拱理论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图5–7)验证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重要结论:采用泛函突变理论推导了基于霍克-布朗准则的深埋隧道塌方体形状曲线解析表达式。该解析表达式简洁直观,不仅可以预测无支护条件下隧道的塌落体尺寸,还可以估算塌落围岩作用于衬砌上的荷载。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介绍隧道塌方为实例,通过加固未塌方地段,在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对塌体进行注浆、塌腔进行回填,然后在一步步进行塌方段开挖,最后顺利通过塌方段的细致描述,为以后隧道施工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木寨岭隧道由于跨度大,在通过富水软弱围岩地段时经常出现塌方.其中,K1+809~K2+804段塌方规模较大.通过该段时,采取了喷射混凝土封闭塌方体,小导管注浆,加密格栅间距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塌方是较为常见的工程安全事故,预先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对于防控隧道塌方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规范、现有研究和公路隧道工程特点构建了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单一赋权风险评价方法会造成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被单方面强化的问题,引入博弈论法进行组合赋权以综合主客观权重信息,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和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公路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采用3 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运用博弈论法确定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得到评价对象的多指标测度综合评价向量,并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隧道塌方风险等级。将提出的模型应用于福建鱼塘溪隧道4 个典型施工区段风险分析中,得出隧道洞口段塌方风险可能性最高,与现场评估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木寨岭隧道塌方段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寨岭隧道由于跨度大,在通过富水软弱围岩地段时经常出现塌方.其中,K1 809—K2 804段塌方规模较大。通过该段时,采取了喷射混凝土封闭塌方体,小导管注浆,加密格栅间距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介绍了坪西公路雷公山隧道右线出口塌方处理中采用的施工方法、支护措施,总结了软弱围岩塌方处理技术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共有 6座隧洞 ,总长约 12 2km ,引水隧洞地质条件复杂 ,为整个输水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论述了引水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 ,提出了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20,(2):23-26
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隧道左洞在开挖进程中出现的塌方冒顶事故,提出了岩溶区隧道浅埋段塌方的治理方案,根据该隧道左洞进口段处于岩溶区,且属于隧道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对引起塌方灾害的致灾诱因进行了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比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隧道塌方冒顶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溶浅埋隧的致灾诱因有软弱围岩体、丰富的地表水水量以及对岩溶区认识不足的工程因素等,其中隧道周围存在溶洞和施工开挖掘进是主要诱因,溶洞所在断面的应力释放主要发生在开挖瞬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系统中引水隧洞洞群所采用的通风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隧洞施工通风系统设计流程及原则,以及通风方式的选择及通风风量的计算。对长大隧洞施工中合理布置通风系统留下了可贵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立节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实际施工,对隧洞穿越千枚岩区的开挖病害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距离TBM引水隧洞掘进缺乏可靠地质预报方法的工程问题,开展了相关地质预报方法研究。通过对比TBM隧洞地质预报技术需求和多种预报方法技术特点,对适用于TBM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依托某TBM引水隧洞工程开展TRT技术现场应用,将预报结果与实际揭露围岩进行对比,验证了TRT预报技术在TBM隧洞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隧洞进出口开挖,由于覆盖层较薄,难以靠围岩的弹性抗力作用达到自身稳定的要求,因此隧洞进洞锁口施工是隧洞施工的关键,尤其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如锁口施工工法选择不当,将可能产生冒顶而无法成功进洞。本文以贵州省蒙江双河口水电站工程几条隧洞进洞锁口方法为例,介绍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成功进洞的施工方法,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现场构建了隧洞可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掌子面围岩微破裂的连续监测。分析了隧洞常见震动信号的波形特征和隧洞微震监测系统定位误差及其有效性,为高效识别岩石微破裂信号和提高岩爆预警准确率提供保障。研究了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极强岩爆过程中的微震事件时空分布和集聚特征,岩爆发生前有明显的微震前兆,微震集聚区的事件密度持续增大和短期内事件数的快速增长可作为岩爆发生的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