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步党是民国初年的大党之一。长期以来,它被列为袁世凯的“御用”党而加以指斥,这有失偏颇。笔者认为,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是一个具有政治理想的政党,它与袁世凯“结合”的目的在于对其加以统一,以便实施“监督”和“引导”,导中国政治入法制之正轨。离开此,问题便难以得到完满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年,国民党与进步党对立,但也有合作:早在进步党酝酿成立之际,进步党前身之一的共和党与国民党有识之士即倡两党提携;在制定《天坛宪草》的过程中,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中的两党宪政精英,共同抵制袁世凯的干涉,并超越党派成见,联合成立了民宪党。这些合作,基于共同的政治理念和政治良知,对于正确处理党派与国家利益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2012,(Z1):38-39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化的艺术,它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为创作宗旨,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在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传承本土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触角     
手,劳动人民任创造物质世界时,它是万能的;艺术家借肋手来展示精神世界时,也同样是万能的。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便是心灵的触角。描绘得好,同样能取得画龙  相似文献   

5.
薅苹锣鼓是武陵地区土家族人民特有的劳动歌谣,它是按一天的劳动时间而形成的声乐套曲,主要由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部分组成;曲体、体裁、唱腔、调式多姿多彩;歌词分固定歌词和即兴歌词,内容主要是以提高劳动热情和劳动效率服务。表演在田间地头,以锣鼓为主要伴奏乐器,与劳动紧密结合;表现土家族人民的朴质感情和美好愿望,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效率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战台风》整曲描绘了码头热闹景象、台风将至、台风来临的抢险、台风离去、又回归往日劳作这几个画面;此处的台风并不是单单在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此处的与台风搏斗也不是单单想表现人与自然的搏斗;作者想要赞美的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想要表现的是封建势力、压迫人民的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以及劳动人民不畏艰险的反抗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也是预示着一切阻碍新中国发展的事物终将被人民所打败,新中国终将迎来阳光;这正是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所要鼓舞人民的。这首作品一经问世便广受人民喜爱,在沿海地区演出时,更有码头工人深有体会,产生了共鸣,情绪颇为激动;这部作品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能深切的体会劳动人民的困难与所面临的困境,但又对人民和国家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19):171-172
民间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通过千百年来对生活观察总结的智慧精粹,集聚了最朴实的思想感情,是我国民间艺术一朵瑰丽的奇葩。它是平面结构艺术,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和生产之中,扎根于民众之间,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千家万户在节日里增添色彩,体现了劳动人民最为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8.
民间美术与民俗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总的“生存 与繁衍”意识,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渗透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师在对大班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要尽力使幼儿经常性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并培养他们参加公共劳动的习惯。教大班幼儿继续熟悉成人的劳动。可通过作业、参观和散步等形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成人的劳动,知道不同职业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如,幼儿和妈妈从商店买来的面包是许多不同职业的劳动人民劳动的成果:是农民种出小麦;是面粉厂的工人把它磨成粉,再由面包厂的工人烤成面包;是商店的售货员把它卖给大家。这可使幼儿理解每一项劳动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具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需要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实现人民群众的需要靠的是积极劳动和把发展生产与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结合起来;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民群众需要问题,但人民群众需要问题仍应是党和国家重视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间断地开展反贫困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经验。党在建国初期提出“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反贫困斗争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小康行列,反贫困斗争取得初步成效;进入新时代党提出全面实现小康,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性地提出“四个现代化”伟大纲领来擘画小康之路,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2.
陈浩 《政治思想史》2019,(1):79-94,198-199
在民初政争中,进步党知识分子以《庸言》杂志为阵地,秉持"稳健主义"立场,在对抗激进民权势力的同时企图引导袁世凯官僚派势力。他们一方面提倡"开明专制"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保持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互相对抗。在制度规划上,他们力求平衡立法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倾向"有限度之内阁制",主张给袁世凯保留一定权力。进步党知识分子的这种"稳健主义"政治主张是他们为民初政治转型所规划的理想路径,虽未能实践,但在思想史上仍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长期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为其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福祉所在。新时代全党上下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八大"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党的"八大"路线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由于在随后的实践过程中背离了"八大"路线,党在后来的建设实践中为恢复"八大"路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博弈视野中的国家与农民——以粮食统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道路.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兑现对同盟军--农民的幸福承诺,另一方面又要使整个社会实现现代化,让国家步人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农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但也有相互冲突的地方.从而形成国家与农民问的利益博弈,引出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粮食统购.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基层党建在新形势下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加强思想教育,注重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培养;与时俱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积极分子考核选拔制度;在组织发展中要坚持原则,严格程序,不搞突击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组织生活多样性,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党组织等方面问题,才能使基层党建更有成效和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56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年初,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到自己的建设道路,“以苏为鉴”,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初步形成了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1956年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思想建党,制度建党的思想,又在功能建党方面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党在思想灵魂,制度骨架,效能作用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实践中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鉴别和斗争,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通过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出版报刊、组织工会运动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和阶级基础,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从1956年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可以大致分为三个22年。正确认识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