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人忧天录     
杞人走在街上 ,担心天突然会掉下来 ,忧心忡忡 ,贻为笑话。我安居室中 ,信手翻阅一本刊物 ,其中有论及殷墟甲骨不是档案的一篇文章。读着读着 ,浮想联翩 ,蓦地也产生了一种忧虑 :那些玩意儿是不是档案且不管它 ,但它毕竟是前人的文化遗物 ,可以让今天的考古学家怀着敬畏的心情 ,俯身跪地 ,操铲执刷 ,小心翼翼地掘地以求 ,然后苦苦钻研 ,青丝变成白霜 ,写出几部砖头厚的专著来 ,让人们争论不休地吵吵着去读。那么 ,我们的后人呢 ,他们在几千年之后挖什么 ?还挖我们尚未挖尽的我们先人的遗物吗 ?我们这个时代留给后人去挖的东西是什么呢 ?有这…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正在做什么? 《中国女性在演说》、《中国女性在对话》、《中国女性在行动》、《中国女性在追梦》,这是王红旗主编的"中国女性文化丛书",一套四本。仅从书名看,不管是出自有心编排还是偶得天成,它的确特别能反映出当下中国正在进行时中的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3.
林栋 《传媒》2002,(6):10-11
足球是圆的,不管你从哪方面看,都不能看到它的全部。其实,我们看什么物什,又怎能看到它的全部呢? 足球很特别,尽管谁也看不到它的全部,总在看它并自以为已经看到它的全部的人,还是很多很多。 有人说,足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荣誉的象征。我不认为这话有什么错,但也不认为这话说得很全面。 有人说,足球不过是一种游戏,是人生快乐的源泉之一。这当然没错,但除此之外,足球还很可能是另外的什么,这是  相似文献   

4.
一家地方刊物,为什么要对新中国出版50年做全面的回顾和梳理? 无他,仅仅缘于我们对出版事业的一往情深,缘于我们一直关注着新中国出版业的风雨历程,缘于我们念念不忘自己应当肩负的神圣职责——一份行业性刊物,不管它办在哪里、产在何方,它理应对本行业的四面八方、历史现状有广泛的知晓和把握,理应对肯定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有自己的见解和理念;它自身的编辑眼光和能力也许很难达到这个境界,但它完全应该也有可能通过它所团结所依附的专家、作者、读者以及社会积累,去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历经二个多月的日夜奋战,做出了这本200余页、40多万字的“新中国出版50年特辑”。我们没有组织正式的评议会或评委会,也来不及动员大量的读者专门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阿正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今天谈一谈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扬弃问题。关于传统文化,这些年大家都在讲,它的继承与扬弃一直是文化界的重要话题,但很多读者并不了解传统文化究竟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请两位先生介绍一下,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麦克卢汉在其第一本著作《机器新娘——工业时代的民俗》中提出,人类的文化史上,媒介和技术是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但媒介究竟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它改变了什么?它通过何种途径改变了我们?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这本书中,他试图进一步回答这些问题,让人们理解媒介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编辑的角色和功能,随着出版时代的改变在改变,但有一些东西是本质的、从来不会也不应该改变,您认为这个本质是什么?换句话说,作为编辑,不管在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或未来的任何出版方式,坚守的应是什么? 周蔚华:几年前,邵益文先生和我共同主编了《普通编辑学》一书,书中我们把编辑界定为"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依据一定原则对编辑客体进行选择、优化,并使之适宜于传播的能动的创造性文化活动",认为这就是编辑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疾病是什么?”“疾病意味着什么?”在很多时候,这两个问题有着极为不同的答案。当我们从医学角度谈论某种病症时,疾病就是疾病。而当我们说出“病魔”这样的词语时,则已经进入了隐喻的陷阱,不管是出于无心,还是习惯。 6年前,我为一家杂志的一个艾滋病专题前往北京佑安医院采  相似文献   

9.
<正>六十年的历史变迁,六十年的文艺精粹。它带来了什么?它改变了什么?它又留下了什么?这60年以来中国发展的伟大画卷、文化艺术领域里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出版社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在社会生活中它应当起到什么作用了它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出版工作究竟该怎样搞、向何处去。一、出版事业的本质属性编辑活动是整个出版活动的核心,我们即由此谈起。大家知道,先哲孔子当年在整理六经时,曾有一个“述而不作”的著名原则。追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浪潮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浪潮中,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社会效应?究竟大众传播媒介是伴随社会文化发展的“天使”还是“瘟神”? 一、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所谓大众文化,即文化的大众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为一般大众共享,并且成为一种具有相当持续性、稳定性和趋同性的群体行为,以及群体自愿选择的社会价值标准及其所遵从的社会规范,同时也是一种群体共同文化的表征。大众文化具有的特点是:(1)与精英文化相对,是被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文化。(2)与大众传播技术——  相似文献   

12.
编者短评:什么是好版面?什么是好报道?在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了它的好。《经济日报》的这篇报道就是如此。一提农民致富,我们就联想起如何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的勃兴,企业报异军突起,二者有无联系?企业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什么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企业报异军突起是企业文化方兴未艾的必然。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尽管国内外尚无规范的解释,甚至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一般都不否认这一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及其体系、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意识是客  相似文献   

14.
谈写作(三)     
我们讨论写作,写作方法,多次使用规律这个概念。究竟什么叫规律?规律表述出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来绞脑汁?这两个问题同写作、写作方法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不能作笼统的抽象的回答。这些问题不是凭空提出来的一些哲学概念,对我来说,它是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来的,它是急切需要解答的思想疑团,思想难点。现在我们看看工作的需要怎样提出了这些问题,又怎样在工作当中寻找答案的。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的勃兴,企业报异军突起,二者有无联系?企业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什么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企业报异军突起是企业文化方兴未艾的必然。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尽管国内外尚无规范的解释,甚至存在一定的分歧,但一般都不否认这一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和培养起来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及其体系、企业精神、企业伦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播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诞生起,每天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管你是否愿意,也不管它带给我们的是善是恶,它的确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西方媒介研究的根”的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之观点,不同的媒介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方式,而这就将对我们产生极大的变革。大众媒介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人类带来了福音,比如使文化走进了平民百姓的生活,而不仅仅像以往那样一直为特权阶层所垄断,等等,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大众传播的诸多功能中,时尚品位是其中的重要一项。一、大众传播的“…  相似文献   

17.
何谓非法定公文?它在公文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格式?如何行文?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法定公文.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和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回答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报纸诞生于阶级社会中,它是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的时期.它又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资产阶级新闻学对报纸所下的定义可谓多矣,有的说它是公众的信托所,有的说它是社会的言论机关,有的说它是人们的父母、学校、剧场及顾问……等等.不管定义有多少种,总之,没有一种不是否认报纸的本质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没有一种不是把报纸的本质歪曲成超阶级的东西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怎样进行现代化建设,如何对待日益受到冲击的传统文化是人们正在反思的问题之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它不能离开中国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众多的民族、举世无双的人口以及深入人心的传统文化。但是,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这是民族学尚未很好解决的课题。为了弘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先要认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分清精华与糟  相似文献   

20.
译制片断想     
在我们这个外语和出国旅游还相当不普及的国度里,译制片是多数同民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那么,它到底带来了什么,又产生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