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2.
李莹 《新闻传播》2010,(9):147-147
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表现为硬新闻开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软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台的《晚间新闻》。其自1998年改版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获得成功。随着其改版的成功,其他一些媒体也纷纷效仿推出新的栏目,娱乐化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逐渐加大。之所以会出现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这与受众需求的变化,媒体自身理念的转变以及跨国文化的冲击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新闻娱乐化表明媒介在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其经济属性大大强化,新闻媒体为更好地贴近受众迎合市场,严肃的新闻节目开始探索用娱乐手法包装。  相似文献   

3.
冯艳丹 《新闻前哨》2005,(12):49-50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力度加大,新闻娱乐化趋势日益突出。如何促进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而规避庸俗化、媚俗化等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武汉晚报》推出的《全娱乐》版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全娱乐》在满足受众对轻松娱乐新闻的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娱乐新闻的深度化、本土化和人性化报道,真正做到娱而不滥,乐而不乱,也为娱乐新闻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5.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的逐步深入,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各新闻媒体都在努力从内容到形式上设法吸引受众的目光。如今,新闻娱乐化是媒体为了吸引受众而普遍采用的手法。新闻娱乐化已由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7.
李宁 《记者摇篮》2006,(6):55-55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渐成一股潮流。媒体用新闻娱乐化的方式来吸引受众,从报道内容上,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有煽动性、刺激性的突发事件等作为新闻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新闻娱乐化颠覆着传统的新闻理念,尽管目前对此褒贬不一,赞同者认为它是对我国先前新闻娱乐功能丧失的一种回归,是新闻真正平民化的体现;抨击者认为它是媒体一味媚俗,导致大众整体素质和需求低俗化,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从而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的罪魁祸首……无论哪一方观点,都有其客观性。从新闻娱乐化的实际影响可以看出,它是一把双…  相似文献   

8.
一、娱乐新闻低俗化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提供娱乐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功能,但当前大众传媒传播的低俗的“娱乐”内容将如何实现其提供娱乐陶冶情操的作用呢?作为新闻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娱乐新闻却在运行发展中比其他新闻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偏差——低俗化。所谓娱乐新闻低俗化主要是指娱乐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放弃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对受众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倾向、情趣和要求等迎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所谓“娱乐新闻”,就是能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愉悦之情的新闻。一般说来,“娱乐新闻”有如下几点特性: 其一,娱乐新闻具有娱乐性,因其属于软新闻,而软新闻大都具有娱乐特性,尤其是那些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奇人趣闻或自然界的异物怪事的消息,其娱乐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0.
王宇宇 《新闻世界》2008,(10):51-52
新闻低俗化,主要是指大众传媒在传播活动中放弃自身社会责任.而片面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倾向、情绪和要求等,也即对受众低浅层次审美情趣乃至感官刺激的迁就。近年来,不少媒体由于单纯片面追求“看点”、寻找“卖点”,导致娱乐新闻媚俗之风盛行,娱乐新闻低俗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淮河晨刊》是党报《蚌埠日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淮畔民生、服务珠城百姓”的宗旨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满足读者多方位、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在蚌埠市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浅论娱乐新闻言论对娱乐新闻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娱乐新闻更多地牵扯了读者(听、观众)的视线,人们在关心时政之外,也希望愉悦感官,放松身心。而各类报纸娱乐版面上的“眼睛”──娱乐新闻言论,更以新颖活泼的面孔,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娱乐新闻言论属于新闻小言论的一种,目前相当一部分娱乐新闻言论是以专栏或专版的形式出现的,例如专栏有羊城晚报的《众议院》和《龙眼碌碌》,深圳特区报的《娱情评弹》,深圳晚报的《娱情末了》和《观众席》等等,专版有南方都市报的《娱乐评介·四人吧》。出现在这些专栏或专版里的评论,都是对新近发生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几年来.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竞争的愈演愈烈,一些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争取读者,已放弃对新闻真实性进行思考和甄别的责任。这一点在娱乐新闻上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明星的绯闻、丑闻的“妙作”上,而且已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程度。为此中国记协呼吁要提高娱乐报道的格调,从中央到地方的42家媒体也表示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文化娱乐报道的低俗风。  相似文献   

13.
吕丽 《视听纵横》2005,(5):29-31
作为社会化新闻的一个分支,娱乐新闻的出现及其繁荣,是人们在物质化生活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休闲化需求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它已经成为当前众多媒体完善媒介功能,参与竞争,争夺受众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轻松、活泼是现代娱乐新闻在众多题材的新闻中笑傲江湖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14.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5.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保卫良心》的访谈中说:“我觉得现阶段,整个电视界的生态环境不好。整个电视界呈现一种浮躁,娱乐为王。不光娱乐节目,就连新闻,都极可能采用娱乐的方式表达,观众的收视也呈现一种功利、浮躁的心态。这就让我们这些做严肃节目的同行们,非常困惑。”(见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无所不在的娱乐拥有难以抵御的霸权,在大众传媒的版面、黄金时间中占有越来越大的百分比。媒介对娱乐价值的重视渗透到新闻界的每一个细胞,从最初的纯娱乐性节目大幅上升,到现在离娱乐性最远、媒体用来立身的新闻,也向娱乐强行靠近,新闻与娱乐的界限日益模糊。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为了抢夺市场,吸引受众,各类媒体在娱乐新闻上狠下功夫,部分媒体为了能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增加发行量,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导致娱乐新闻成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作为早间新闻资讯栏目闪亮登场。经过年多的探索与磨砺,现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观众在早餐和预备上班的忙碌中能迅速了解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在这样一个不适宜做新闻的时段,《第时间》以娱乐化倾向的新闻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在开播之后,收视率不断攀升,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受众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个有代表性的依据是:1998年底,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美国16家主流媒体20年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则颠倒过来,这个比例为25%比40%。周内媒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借鉴美国学者的调查方法,我们对较有影响的三份报纸——《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进行内容分析,通过考察硬新闻与软新闻的比例,了解我国媒体新闻娱乐化的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朱虹 《中国广播》2009,(5):49-50
娱乐新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也是各大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内容,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质化,特别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星闻”。一些媒体为了读者的“眼球效应”,往往盲目地追时效,抢独家,造成了娱乐新闻的浮躁,甚至低俗化倾向,最终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提升娱乐新闻的品位和竞争力,成为娱乐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06,(1):61-61
《新闻前哨》2005年第9期发表关咏霞的文章《娱乐评论三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