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本研究通过系统调研,基本明确了云南野生稻资源自然分布现状,新发现1个普通野生稻自然分布点,2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5个疣粒野生稻分布点。探讨了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濒危程度和原因,为2002年启动的国家《云南野生稻资源原位保护区建设》等项目选址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资源、价值及农业文化遗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露  闵庆文  袁正 《资源科学》2011,33(6):1060-1065
澜沧江中下游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古茶树资源丰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树龄最长的千年古茶园,保存大量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古茶树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价值,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茶叶的种质资源,还具有经济价值,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具有承继茶叶起源与茶文化发展的文化价值。但近50年来的人口增长、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古茶树资源面积不断减小,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现有研究资料分析澜沧江中下游古茶树资源的现状,认为其具有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古茶树资源具有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包括活态性、动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可持续性,符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标准,并可以作为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  相似文献   

3.
抢救野生稻种质资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培育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的保护和利用,与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息息相关。根据我们对野生稻集中分布的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省区的考察,过去15年野生稻种质资源破坏、损失严重,濒临灭绝边缘,亟待国家采取切实可行的紧急措施加以保护,并加强科学研究,以确保我国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不再丧失,为水稻育种、增产和提高品质提供不可缺少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植物     
正泛基因组分析揭示栽培稻和野生稻中基因组变异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黄学辉教授团队合作,在水稻基因组复杂遗传变异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该研究绘制了栽培稻—野生稻的泛基因组图谱,系统鉴定了涵盖各类群水稻的编码基因集,其中很多新鉴定出的基因在各类群水稻中呈现出丰富的"存在—缺失"变异。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农作物。亚洲栽培稻及其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存在多种类群,分布广泛,可以适应多样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而下游的白族和傣族以农田景观为主,水田稻作发达;②澜沧江流域的民族生态文化通过其特定的生态观、生产生活方式、乡土生态保护机制等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③近几十年来,除产业发展、城镇化对生态景观产生了明显压力外,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作用。今后,要将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置于关乎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6.
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而下游的白族和傣族以农田景观为主,水田稻作发达;②澜沧江流域的民族生态文化通过其特定的生态观、生产生活方式、乡土生态保护机制等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③近几十年来,除产业发展、城镇化对生态景观产生了明显压力外,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作用。今后,要将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置于关乎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西藏昌都地区野生半野生大麦的分布现状和多样性,进一步保护和挖掘有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此次考察在昌都市芒康县、贡觉县、左贡县、察雅县和八宿县开展实地调查、收集,并初步分析所收集野生大麦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结果:野生二棱大麦共收集到10份,野生六棱大麦共收集到48份。通过表型评价分析,分别筛选出1份高千粒重和1份长穗的野生二棱大麦资源,以及1份多穗粒数的野生六棱大麦资源。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旅游资源形态与特征是流域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流域角度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能够更系统地解析旅游资源的自然特征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流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水平地带性方面,随着纬度变化,各类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均表现出纬度地带性空间分异;②随着海拔的变化,局部资源单体景观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③旅游资源沿澜沧江干流和支流水系呈带状空间分异;④主体旅游资源主要沿交通干线G214分布;⑤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单体围绕城镇集聚分布。基于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发展、产品开发和区域联动的角度提出了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澜沧江及其它流域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闵庆文  张丹  何露  孙业红 《资源科学》2011,33(6):1018-1024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及农业民俗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遗产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为标志的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本文从古籍整理与考古研究、概念与内涵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和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等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重视典型传统生态农业模式的机理性、定量化研究;从多学科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加快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价值挖掘工作;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及可持续利用;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文化多样性两个方面的保护,在做好"两个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避免"原汁原味"的"冷冻式"保护和"大拆大建"的"破坏性"开发两种错误倾向;逐步建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包括政府的主导作用,社区的积极参与,科技的有力支撑,企业的有效介入,媒体的跟踪宣传;使农业文化遗产地成为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展示传统农业文明的窗口,生态-文化型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农业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亚洲许多地方一直有在稻田中养鱼(并作或连作)的传统。据历史记录和考古研究成果,中国稻田养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稻鱼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稻鱼共生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功能: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营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疟疾传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控制,促进授粉过程,促进碳氮循环,水土保持,以及文化传承和休憩等。但是,正像其他许多传统农业技术一样,由于受到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稻鱼共生系统也面临着严峻威胁。中国是联合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国家之一,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首批试点之一,其目的就是开发出一种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法论并进行推广。 本文是按照粮农组织要求所编制的项目实施的国家框架,在全面分析中国,特别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发展历史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和稻鱼共生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预期的主要成果包括:建立国家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体系,确定国家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推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促进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纳入国家有关部门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与政策中;通过对社区广泛参与,促进试点地方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与保护,并通过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手段促进传统农业系统生态过程与文化过程的发展;将试点所得到的经验向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建立国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网络,促进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网络的建立。此外,还介绍了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开展的具体活动,提出了促进机制建设、资金支持、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途径,给出了促进项目实施的具体执行框架和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菰资源及其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菰[Z.Latifolia Griseb(Turcz)]是木本科菰属(Zinania Linnaeus)4种植物之一,是一种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我国从周代开始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记载。对中国南四湖、洪湖、洪泽湖、太湖、巢湖、白马湖、高邮湖、骆马湖、石臼湖、宝应湖的野生菰资源的调查显示,其菰草总面积大约488km2,估计每年菰草和菰米产量分别约是55×104t和1.8×104t。实验室和人群研究表明,中国菰米食用安全、风味独特,未见致突变作用和人体毒副作用;其蛋白质储量达13.2%,蛋白质功效比值达2.75;富含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菰草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钙和磷含量分别是7.4%、2.3%、1.2%、0.49、和0.12%。菰植物的根、茎、叶、果都有多种用途和功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亟待科学、合理、综合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地关系的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涛  沈镭  高天明  薛静静 《资源科学》2012,34(7):1192-1199
自20世纪90年代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全面启动以来,澜沧江流域(即湄公河上游)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人居环境作为研究内容,在明晰人居环境概念,建立基于人地关系的人居环境分析框架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澜沧江流域56个县(区、市),借助因子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对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时空演进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格局上看,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由南至北等级递减;从时序演进上看,2000年-2009年澜沧江流域人居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②近10年来,基础设施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被经济发展因素所超越,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成为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干流梯级开发的跨境影响一直是国际社会激烈争论的焦点。随着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一体化地形成和发展,研究与之有关的水政治,有利于共享水资源开发与协调管理。在对国际上关于澜沧江大坝水政治言论和观点综述基础上,判识了其实质和特征;从认识基础差异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外部势力介入、民间外交薄弱、全球化和气候变化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在水政治冲突与合作上的挑战;从建立互信机制、实施流域整体开发、构建合作机构、多方参与和利益补偿、科技与信息交流等方面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为澜沧江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协调上下游关系、维护区域安全与稳定以及顺利推进区域合作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澜沧江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康斌  何大明 《资源科学》2007,29(5):195-200
澜沧江是位于我国西南岭谷区的一条纵向河流,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相应地形成了特有的生物群落。本文在综合历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澜沧江鱼类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澜沧江鱼类区系由6目组成,包括21科86属162种,其中鲤形目4科60属117种,鲇形目7科13属27种,形目1科2属3种,合鳃目1科1属1种,鲈形目7科9属13种,形目1科1属1种。不同水段中,河源共记录有11种鱼类,上游鱼类22种,中游鱼类44种,下游鱼类142种,附属湖泊洱海中记录9种。澜沧江水系中共13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占濒危鱼类总数的14.13%。澜沧江从河源到下游,鱼类物种明显增多,由适合高原生活的冷水性鱼类裂腹鱼、高原鳅等逐渐过渡到以亚科、野鲮亚科、科为主的高多样性鱼类区系。针对目前鱼类资源的破坏,本文分析探讨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得润  龚俊义 《科技通报》2009,25(4):412-418
褐飞虱(BPH,Nilaparvata lugens)与白背飞虱(WBPH,Sogatellafurcifera)是水稻的两种重要害虫,培育抗虫品种是防治这两种飞虱的有效途经.近年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资源发掘与利用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迄今已经在水稻上鉴定或定位了许多抗稻飞虱基因,这些基因来源于水稻的栽培种和野生种.本文就近年来水稻抗褐飞虱与白背飞虱主基因定位和QTL分析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简要回顾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飞虱育种上的应用概况,对当前基因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黄翀  史磊  刘高焕  谢传节  沈镭 《资源科学》2014,36(2):252-258
综合科学考察通过对区域自然资源及社会发展的实地深入调查研究,为国家或区域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作为综合科学考察活动的核心成果之一,科学考察数据具有来源多样、存储分散、类型复杂等特点。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地组织、管理这些宝贵的科学数据资源,使之能够更好地为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共享利用是综合科学考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澜沧江流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科学考察为例,利用基于元数据的多元数据集成技术和基于组件的系统实现技术,并在ArcGIS Server、WebGIS等技术支持下,设计并开发了澜沧江科学考察数据集成系统,可实现澜沧江科学考察数据的高效管理及异构共享,为探索新时期科学考察数据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与社会需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唐丽萍  杨祝良 《资源科学》2014,36(2):282-29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菌类多见,寒温性针叶林下的代表类群则以寒温性大型真菌成分为主;中游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暖温性针叶林下主要是温带至亚热带的代表类群;下游地区和湄公河流域气候湿热,以热带成分较为普遍。加强该区域真菌资源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国际水法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下湄公河流域四国间签订的《湄公司流域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条款中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影响,从而阐明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河流公平利用中应充分考虑的一些国际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