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话语标记词指的是在口语中经常存在的一类词或者短语,它们不会改变命题内容的真假,但是会影响话语的得体性和交流者的人际关系。本文以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作为语料来源,通过仔细研究总结出well的四种语用功能:面子威胁行为缓和语、思考标记语、修正标记语、连贯标记语;并对《唐顿庄园》和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SWECCL)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以期从语用功能的角度辨别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话语标记语well方面的不同,使英语学习者能够充分理解与认识话语标记语。  相似文献   

2.
徐蒙蒙 《海外英语》2012,(24):263-266
该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语料,研究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在对语料进行仔细的分析,得出well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共有三大功能,即充当连贯标记语,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话语理解制约标记语。Well作为连贯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话题转变、标记评论和解释和标记解释;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分歧和拒绝和标记命令;话语理解制约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缓延、标记话轮转换和标记信息短缺。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是为进行中的话语提供语境坐标的语言手段.作为语境坐标的话语标记有助于增强连贯,但话语标记不是必不可少的连贯手段.话语标记具有组篇功能,可以在话语的意念结构、行为结构、交谈结构等三个不同层次上起作用.now和then等话语标记在三个时间概念上具有时间指别功能,并在不同语境坐标中显现其指别功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口语中常用的话语标记语well不仅连接前后语句,还具有语用功能。本文以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的人物对话为语料,分析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研究发现:well在剧中共出现215次,其中约90%作为话语标记语,其使用比例远高于非话语标记语。另外,话语标记语well在剧中有5种语用功能:面子威胁缓和语、延缓标记语、信息短缺标记语、情感标记语、话轮转换标记语。  相似文献   

5.
话语标记语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非常广泛,且和说话人的心理因素联系紧密,这就预示着对其语用功能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在关联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小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分析,作者得出如下结论:well可用作面子威胁缓和语;结构分割语;自我修正标记语;信息延缓标记语;情感态度标记语.根据其语用功能的不同,某些类别还有进一步的细化分类.  相似文献   

6.
话语标记语well具有语篇组织、语境顺应和人际互动三大元语用功能,并可依次细化为话语连贯和延缓标记,信息短缺和信息修正标记及面子威胁缓和和劝诫标记.它既是语言选择的结果,还是语言顺应与语用限制的手段,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发挥认知导向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话语标记语well在英语听力语篇中的多元功能,突出话语标记语well在听力理解中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重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人的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运用该视角分析,话语标记语so置于句首以表示多种语用功能的新用法,其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有着交际需要、语义功能和群体特征等多重原因。So从连词演化为纯粹的句首话语标记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表示结果的连词;作为话语组织手段的话语标记语;结果语义脱落和话语组织功能弱化的句首话语标记语。追溯这一历程可以看出,so之所以能将看似毫无关联的语用功能聚于一身,与其本身的因果逻辑密切相关。从认知角度来看,句首话语标记语so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逻辑语义层面到话语层面的跨域映射。  相似文献   

9.
<正>在语言交际中,说话者为了实现成功交际会采用各种手段,话语标记语就是其中之一。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常用的话语标记语包括:well,you know,I mean,I think,and,but,all right等。在这些话语中,well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和研究。我们首先从well在初中的教学中说起。在2005年1月版的《牛津现代英汉双解词典》中,对well作为英语标记语的解释为:Expressing surprise,resignation,insis-  相似文献   

10.
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话轮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轮换成为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并非说话人随心所欲的转换,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话语标记语well是会话中话轮持续的手段.本文分析《绝望的主妇》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话轮转换标志功能.  相似文献   

11.
"My last Duchess" is not only Robert Browning's masterpiece, but also his most well-known famous article. The way his writing is a dramatic monologue, it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characters that written in first person tone poems.There is a fictional speaker, one or more listener in such poetry.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is the presence of three dramatic elements: the dramatic speaker, the silent listener, and the dramatic scenes. In the three, the most crucial element is the speaker. When the speaker is speaking, at the same time display poetry plot, characters and scenes through the hero's mouth.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中"你看"变体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你看”有三个变体:“你看1”“你看2”“你看3”。它们主要出现在对话中,“你看1”主要表示听话者用眼睛看;“你看2”表示说话者让听话者注意某种现象;“你看3”表示说话者要求听话者发表自己的看法,三个“你看”的关系反映了普通话中的“看”正在发生虚化。应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对“你看”的三个变体进行区别和界定,并对普通话中“你看”的虚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山西平定方言属晋语区太原片,该方言也存在着与"起来"相对应的"起去"(读作/t‘i//k/),并且"起去"不仅可以单独作谓语而且可以接在其他动词之后充当补语。但实地调查发现,"起去"的使用是不自由的,主要体现在语义和功能认知两方面。语义限制主要体现在与动词的结合能力及"起去"所表达的意义上。而功能认知方面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动作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期待、说话人的口气表达和动作主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X什么Y"格式是一种高频使用的口语表达方式,表达说话人心中对某事、某现象的疑问,主观否定认识或主观评价,具有强烈的感情倾向,并带有明显的自我印记。经过对诸多语料的分析,"X什么Y"格式具有三种格式义:表疑问,表否定,表任指。  相似文献   

15.
作偏句的“名则动”结构的形成有这样一个路径:一是它需要出现在“名动。+名则动+名动2”语境中,二是“名则动”与“名动。”关系疏离,三是“名动。”隐去,且“名则动”与“名动:”形成逻辑上的关联。“名则动”中主谓同词的“X则X”结构往往有一种弱化语义的力量,即说话人借“X则X”结构消减了“X”的语义分量,使“X”在句子语义结构中处于次要的位置。“名则动”结构蕴含有说话人的推断义,其假设和让步义是整个复句结构赋予的。  相似文献   

16.
“都”追补句是有悖于传统汉语语序的一种句子,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之中。在句法上表现为追补前句子结构完整,不缺句法成分;追补后影响并改变了原句句类的性质和感叹的内容。从“都”追补句所处的序列环境来看,可分为三类:高交互性谈话中的“发起-回应位置”、高交互性谈话中的“发起位置”和扩展性讲述中的“发起位置”。从语气表达的强度来看,句末追补副词“都”的语气值处于“弱-较强-强”的一个连续统中。通过立场三角理论的分析结果可知,说话人在交际时采用句末追补副词“都”的方式是为了表达情感和评价立场,以及实施立场认同行为。  相似文献   

17.
"你这(个)+NP"结构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中的"你这(个) NP"这一特殊结构形式,具有很浓的口语色彩和很强的表现力,可以从三个层面对它进行分析考察。句法上,它与"把"字句的句法特征有关联;语义上,它主要表达说话人内心的愤怒和强烈不满;语用上,它主要用于面对面的对话中,既具有指称功能,又具有表情功能。  相似文献   

18.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旨在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至少在说话人看来,他的言语包括若干"新内容",即"新信息"。人们说话总是从一些大家都知道的背景开始,这已知道的内容就是"已知信息"。信息交流就是言语双方在言语活动中已知内容和未知内容的相互使用。"新信息"在说话中可根据说话者的意图置于不同的位置,受话人则可以根据信息在言语活动中的分布推知说话人的意图。文章将探讨信息在言语中的分布和说话人的意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是由会话来实现的,会话不仅可以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可以对人物的性格进行突写。语用学中的话语分析包括了话轮转换和相邻对两个内容,通过话语分析来理解《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汉语中,"你看你"、"我看我"是较为典型的"构式"。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认为"你看你"、"我看我"在话语环境中体现了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主观化、交互主观化两种机制不断作用的过程,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你看你"、"我看我"经过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不断凝固化,最终形成了主观性表达成分。*"他看他"不具有主观性成分表达的普适性,无法正式进入交际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