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全段是结构形式清晰、完整,表意清楚,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层次和作者写作思路的段落,它是段落中一种最基本的类型。 完全段的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起始部分、展开部分、终结部分。 起始部分:其功能主要是概括地提出本段的内容或中心,确定完全段涉及的范围和话题。它常以中心句或论题句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
指导学生练习概括段意,是段的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段落内容的具体特点,逐步交给学生一些独立概括段意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1.摘取要句法。有些段落结构表现为先总述后分述、先分述后总述或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其中往往有统领全段内容的总起句、小结句或中心句。可以引导学生在读懂  相似文献   

3.
分析文章的结构,领会作者的思路,宜从段落入手。而段落是文章根据内容划分成的部分,它既包括那些把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阐发完整的一般性段落,也包括那些只提出某个意思而不作发挥的特殊段落,诸如总提段、过渡段、总结段、强调段等。这就是意义段与自然段的  相似文献   

4.
段落和层次     
阅读一篇文章,要明确它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就必须弄清楚它的段落和层次。段落,是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部分,它和文章的结构有关。要分清段落,才能懂得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结构。段落根据文体结构的需要,分成自然段和段层。几个句子或几个句群组成一个自然段(句群大于句子小于自然段),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几个自然段组成一个段层(有的称为意义段),表达一层完整的意思。有的段落,为了表示  相似文献   

5.
中心句是表达篇章,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它是篇章,段落表达意义的焦点。与中心句相对应的叫支撑句。在篇章、语段中除了中心句就是支撑句。中心句在篇章、语段阅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说明文写作的目的是介绍事物或说明事理,在说明文中,怎样使读者尽快认识事物特征或懂得事理?中心句的作用,这时就凸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中心句的作用。1.抓中心句,明白事物的特征或尽快接触事理 中  相似文献   

6.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也叫骨干句)。这种句子叫主句。围绕主句来加以说明、叙述或议论的叫从句.主句有时放在句首,接着展开来写以阐述、发挥、说明主句的意思。这个主句就是段意的概括。其次,有些文段没有主句,这就要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意思。一段文章说明什么,叙述什么,议论什么,总是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的.我们细读全段文章,仔细体会各句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难概括出段意来.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7.
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摘句法。文章段落里有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总述句、中心句、过渡句等。概括段意时,可以直接摘抄下来,或稍加修改后作段意。归并法。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意义段也是如此,由几个并列的自然段组成。那么我们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取舍法。有些段落结构是因果式或顺承式的,概括段意时,可以先理清层次,然后采用取果舍因或取主舍次的办法。概括法。有的文章内容结构比…  相似文献   

8.
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一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中心思想的归纳分析,包括分析、归纳段落意思、层次意思和整篇文章的中心等。要准确地分析、归纳中心思想,首先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抓住各部分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然后用语言归纳出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画面感就是能让学生将文字转换成画面,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这一特点,便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材中的片段,具体谈谈。一、"画面感"有助于学生领悟和运用写法中年级语文教学,关注段的学习,学习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或围绕一个意思将段落写具体,并且学会如何围绕中心句或围绕一个意思将段落写具体,特别是对  相似文献   

10.
《议论文段落教学》是王胜忠老师编写、王晓林老师编审的一本写作指南。它是经过作文教学实践印证然后写成书的。读后,觉得颇具独创性。这独创性,在我看来,主要表现在它系统地拓开了作文教学一个新领域。本来,从文章论的角度看,古人的研究早就涉及过这一论题,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章句》里就提到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里,把“章”放在“句”与“篇”之间,从文章的结构而论,无疑的,指的正是“段”或“段落”。至于今天,在作文教学中,确已有不少同行在探索从段落着手指导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路子。不过,相较之下,尚远不及王老师的《议论文段落教学》如此自成完整体系。这本书分八章四十一节,它以论述完全段(即对篇而言,能表达比较完整的意思,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语言单位;亦即刘勰所谓“章总一义”的结构单位为中心,以剖析完全段的展开为重点,旁及其它;并展示了由段向篇过渡的多种方式,真说得  相似文献   

11.
自然段是一级语言单位,它由一个或几个句子组成。段与句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要真正弄清段的意思,就必须认真分析段的结构,分析段内句子与句子的关系、句子与全段的关系,即一句话一句话是怎样连成段的。这是三年级段的训练的一个重点。 那么,怎样分析段落中句子之间的关系呢?其方法及步骤有: 一、标句码,明句意。数句子,并用序数字标出段内所含句子的编码。在一般情况下,段内有多少个句终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就有多少个句子。然后抓住段内各个句子的关键词语,加上圆点,明确每句话的意思。 例段:①这些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关于现代阅读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具有“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的能力。现就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如下: “具体的内容”实质上是指表达中心的材料(理论材料或事实材料)。以句群段落为例,一个完整的句群段落总是前后衔接连贯,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的语言单位。它包括三大部分:用在句群段落开头,提领下文的起  相似文献   

13.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14.
段是句子的发展,是文章的一个意义单位,它反映了作者在思路发展中的一个步骤或一个停歇。从形式上说,有换行标志;从内容上说,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由于各个段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结构方式不同,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作用不同,因此,对段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叫法,诸如总起段,展开段,结束段,过渡段,强调段,记叙段,说明段,抒情段等等。还有一种段,在结构上有起始部分、展开部分、终结部分,也可以这样说,有起始句(领句)、展开句、结束句(结句)。人们把这种结构形式的段叫完全段。有的段却不是这样,一开头就是展开…  相似文献   

15.
段的写作     
许多人至今还不清楚段落写作与文章写作的关系。写作教学,尤其是中小学作文教学严重忽略了段落写作,造成学生不应有的一种写作问题:懂得文章的结构却不知段落的构成。本文针对写作教学的这一问题进行段落构成的论述,力图使得学生的写作基础更加巩固。 段落,又称自然段,是文章中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文章应说是积句而成段,积段而成章。句子的写法属于语法的范围。而段落其实是文章  相似文献   

16.
段落就是用一系列在逻辑和结构上有联系的句子来表述一个中心思想。段落的实质性问题就是必须把中心思想表述清楚,至于句子的多少测无关紧要。一般说来,段落由三个部分组成(过渡性段落除外),即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本文拟就段落的主题句及扩展句、段落的单一性、段落的连贯性和段落的过渡词这四点来论述英语段落的写作特征。一、段落的主题句及扩展句主题句是表示一个段落的中心思想的完整句子,这种句子是一种高度概括性的陈述,而不涉及具体细节。根据具体写作的需要,主题句可放在段首、段中、段尾,或段首段尾两次出现,或不明…  相似文献   

17.
章由一个个段落组成,好章的段落如一个个构造精美的机器部件,经得住推敲,而劣质章的毛病又往往集中在某些段落上,比如段间衔接不紧、段内层次混乱,前言不搭后语,词语缺少表现力、语言形式的选择与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不吻合等等。可见,段落写作是十分重要的事。无论记事、写人、状物,还是抒情、说明、议论总要一段一段地写,一段写一个方面的意思或一层意思,  相似文献   

18.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怎么划分段落层次呢?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由句和段组成的。段是连句的结果,也是篇的雏形和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段的教学。 一、要正确地区别自然段和逻辑段的概念 从文章的外在形式中可以看得出,自然段就是一句话或几句话连在一起,自成的段落。逻辑段则是一个自然段或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的,是若干句话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所以它是句与句内容的概括。概括得小一点是自然段,概括的范围宽一些,便为逻辑段。 由此看来,段的训练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学生理解怎样把一句话一句话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学生在获得段的概念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20.
考点指津1.文章的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它包括线索和脉络,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成分。文章的思路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2.段落之间、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地位可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承递”,思维纵向延展;第二种是“并列”,思维横向扩展;第三种是“总分”。文章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其中的段与段、句与句并不都处在同一层面上,往往呈现出“网络”状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