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种经典诠释学视域中,“实践”(践履、笃行)对于王船山的经典诠释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王船山对《周易》乾、坤两卦的诠释亦可用来观照其人生实践和人格美学。但王船山对历代诗歌的品评却又表明,王船山由诠释《诗经》这一儒家经典而获得的诗教主张与其诗歌品评实践之间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冲突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拥有悠久的经典诠释历史,随着西方诠释学传入我国,激励了对本土经典诠释历史与诠释方法的整理,并以之为参照系试图建立起中国诠释学。其中汤一介先生首开其先,张江则于近年充分发掘传统经典诠释资源,参考西方体系,着力建构以“公共阐释”理论为核心的“中国当代阐释学”,黄玉顺则立足原始儒学提出“前主体性诠释”概念。《史记》作为传统史学与文学经典,以诠释学视域来看,理解的历史性与时间距离是其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视域融合”则在新的历史处境下产生新的意义,实现文本的历史性与人的历史性统一。诠释活动中理解、解释与应用的三位一体,揭示文本意义的生成路径。当代《史记》诠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诠释主体视野更为开阔,理论资源也更加丰富,《史记笺证》《史记疏证》以及《史记研究集成》代表了当代《史记》文本阐释的三大范式,雅俗共赏,普及性与学术性兼备。  相似文献   

3.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品格和价值取向。文本承载思想,不同的诠释路径背后是诠释者对经典思想意义体认的不同,表达了自身的看法,丰富了经典的文化意蕴。只有不断赋予经典新义,经典才有生命力,传统才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4.
“以诗为词”的问题是苏轼词研究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视域融合”视野下苏轼“以诗为词”的研究,是以关怀人类生命为基础的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多元化判断。历史视域中褒扬与异议“以诗为词”的论辩,是对不同视域下的“以诗为词”的综合研究。我们要承认自身的有限性、传统的有效性,在不同的视域中进行对话,追求诠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爱莲心《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一书对《庄子》之"蝴蝶梦"解说入手,指出爱莲心的诠释原则是"读者意图"为中心的以隐喻为主的解读方式,摇摆于"哲学经典"与"文学经典"之间,对《庄子》的价值定位不明确,致使他的解读过程有值得商榷之处。同时,以《庄子》之"蝴蝶梦"与唐宋诗词之"蝴蝶梦"为例,指出以隐喻方式诠释"经典"的得失,并说明"哲学经典"与"文学经典"诠释的不同之处,以此分析学界之"《庄子》的‘朦胧美’研究"立题的悖谬之处。从而阐述对"经典"的诠释,与"文本意图"、"作者意图"及"文本历史"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过度诠释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一种经典诠释学视域中,实践(践履、笃行)对于王船山的经典诠释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王船山对《周易》乾、坤两卦的诠释亦可用来观照其人生实践和人格美学。但王船山对历代诗歌的品评却又表明,王船山由诠释《诗经》这一儒家经典而获得的诗教主张与其诗歌品评实践之间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冲突之处。  相似文献   

7.
<正>在经典的大洋中,中学生们急需一艘畅游中国文化源流的可靠“航船”,载他们“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经典常谈》就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水平的读者造的一艘“船”。它消解了初学者对经典的疏离感,拉近了读者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将其纳入名著阅读的“必读书目”(八年级下册),自然在情理之中。而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经典常谈》也可作为语文老师案头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8.
竹林时期玄学思想重点围绕道家《庄子》展开,其思想追求和生活方式均源自对《庄子》的“体验式”理解,与“体验式”理解相互彰显的是竹林玄学的表达方式:诗。“体验式”理解与诗的结合,张扬了文本理解过程中的主体性,造就了竹林时期以精神体验为追求的文本诠释取向,统一了文本诠释与生命践履,由此开显出一个审美境界。同时,体验式理解对主体性的张扬和对经典文本的疏离,也为相对主义打开了缺口,对这种缺口的弥补,构成了郭象《庄子注》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视域融合"不是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解释文本,只有读者沉浸于文本所开启的境域中,达到与文本不分彼此的状态才能实现"视域融合"。所以,在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过程中,训诂、考据以解读文本原意是实现视域融合的先决条件。伽达默尔鼓励文本解释的多元性和创造性,但如果将"视域融合"误解为读者有意识地用自己的观念改造文本的活动,就会将一切随意解释经典的行为看作正当的,这必然严重危害中国哲学的发展。"视域融合"本身的局限是没有考虑视域融合的结果与文本原意之间的差异问题。如果将中国哲学的经典诠释当做经典的原意,将损害现代学术的严肃性和求真精神。  相似文献   

10.
周朝伟 《英语辅导》2010,(2):170-176
翻译系统作为整体,具有非生物学意义上的广义“有机体”特征,因为该系统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内在规律的有机体系。《易经》是中国文化中用来解释整个宇宙人生的“经典中的经典”,完全可以用来诠释“翻译”这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1.
王芸 《文教资料》2013,(31):43-45
韩非对《老子》的解读不仅在《老子》诠释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诠释史上都称得上是一个经典范例。韩非以“解”、“喻”两种诠释方法对《老子》进行现实性、形象性转化,将《老子》的“微妙之言”诠释得生动具体,言之有物。本文借鉴现代诠释学理论,以期深化对这一范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密西根大学林顺夫教授曾撷取“透过梦之窗口”这一精巧比喻诠释了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中的“文学梦”。从《庄子》到晏几道、苏轼、吴文英的词再到《红楼梦》,他的研究指出这些“文学梦”并非仅仅以实际的梦境经验为基础,而是将作家特殊的哲学思考付之于特定语境的再度创造。“文学梦”既包括“我思故我梦”的层次,也包括“我思。我梦”的内容。“梦之窗口”既是一种特殊的观物方式,又创造出一种新现实。  相似文献   

13.
鲁慧雪 《英语广场》2023,(33):11-14
《中庸》是儒家经典,是被翻译和诠释最多的儒家典籍之一,对中国的思想史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天”是《中庸》中的核心概念词,也是中国哲学、宗教等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在社会符号学翻译观的指导下,选取华人译者辜鸿铭的译本,从语言意义中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等三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在《中庸》中的核心概念词“天”的英译,探索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对中国儒家经典翻译的指导作用,以丰富儒家经典的翻译研究,更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孙全鹏的短篇小说《方便面》是篇值得关注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以“留守与流动儿童”小豆子的经历为中心,通过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了“中国式童年”的一种底层镜像。《方便面》把读者的目光引向“留守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拓展了21世纪以来儿童文学的表现视域。  相似文献   

15.
在两千多年的《诗经》诠释史上,文学的视角从未成为主流,政治教化、道德教化、历史训诫的角度才是主流。郑玄与王肃两位《诗经》诠释大家也以这样的视角诠释《诗经》。王肃自幼习郑学,然成年以后,却越来越觉得郑玄的《诗经》解释在在都有问题,立志重新诠释《诗经》,取代郑玄的权威地位。郑、王均以"述先圣之元意"为职志,但所看到的"先圣之元意"却大不相同,这是经典诠释学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诗经》诠释中的"郑、王之争",是中国经典诠释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清理这一热点问题,梳理历代《诗经》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取舍,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曲折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6.
“读什么样的经典”和“怎样来读经典”是指导儿童阅读经典必须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这里以《伯牙绝弦》的教学为例,介绍一种“群读经典”的方法,以供广大教师参考。“群”的基本意思是“相聚而成的集体”,柳宗元《封建论》中有“故近者聚而为群”之说。“群”是自然、社会和文化,乃至整个世界存在的常态,实体的,  相似文献   

17.
《太平经》是我国最原始的道教经典之一,近人已有论述。或以为它是黄巾的革命纲领,或以为它与黄巾无关,而为五斗米道经典。本文试就《太平经》的思想性质及与黄巾、“太平道”的关系,五斗米道与张鲁汉中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8.
朱熹围绕“以意逆志”所作的论说,体现了他对经典理解问题的一些看法:一个理解过程能够实在地形成,主要靠读者“以意逆志”活动所达成的思维性沟通;经典作者(文本)的原初视域在理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撇置文本本意、强经就我的解读行为无法使理解真正形成;读者“以意逆志”,所获得的意义多为经典作者(文本)的原意,但有时会是新的意义。朱熹的“以意逆志”论,与其相关理论阐述和解经实践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自本刊2011年第一期刊发《经典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一组三篇文章后,引起了很多读者对于经典教育思想的探寻与学习。的确,经典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她是理性的启蒙、智慧的凝练。她生成于特定的环境,被漫长的时间所检验,仍然展现着内涵的隽永与魅力。尽管几乎所有经典的产生都有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文背景,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经典的原创风格和独特智慧无不让人们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所作叙事诗《卖炭翁》,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主旨诠释等诸多方面都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特质。教学此类经典叙事诗,可从“矛盾逆折”这一点切入,紧扣天寒与心愿的“物比”、辛劳与回报的“自比”、卑微与跋扈的“他比”,积极创设有效情境进行适度教学,充分显示环境与人物、人物之前后、人物与人物的种种矛盾,便能唤醒这部经典叙事诗的内在张力,进而让读者在比较中认识人物的本质特征,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