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战胜挫折,在挫折中锻炼自己,在挫折中学习,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和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也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方法。篮球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各类比赛中都会有输赢,能让学生无抵触地进入到教师设置的情景中,因而篮球比赛法教学对于挫折教育有着很大的先天优势,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批评教育法、休息法、难度增加法、黑哨法、榜样法等来增强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挫折教育也能对篮球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利用环境,因势利导环境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对于在环境舒适、父母万般呵护下成长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教师要因地制宜,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意志力的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学生意志力欠缺。存在惰性较强、优柔寡断、缺乏恒心和抗挫折能力弱的现象。建议通过体育教育锻炼学生意志力,提高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练,是指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激励指导下,学生掌握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与相互评议的自主学练的方法。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锻炼,通过品尝失败和挫折去  相似文献   

6.
体育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勇敢、自信的一个有效手段。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果断、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一、循序渐进 体育学习和锻炼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目标,使学生经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目标定得太高,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就有可能受到挫折。过多的挫折和  相似文献   

7.
程娟 《体育教学》2011,(9):38-39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娇生惯养,普遍存在怕苦、怕累,意志力薄弱,遭受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均差等,缺少在艰难环境下的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根据中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特点,多年来我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哪怕是一个常规要求,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堂体育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练习内容,我都会科学、合理地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磨炼,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引导学生的意志向着正确方向发展。以下是我所采用的具体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姚立 《体育世界》2009,(10):86-87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抗挫折能力也比较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从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运用体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发掘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因素,提出对学生进行抗挫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黎武 《精武》2014,(36):170-170
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该文结合自己课堂实例对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挫折的心理进行分析,剖析小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具体实施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学生很多都经不起困难和挫折,脆弱的“蛋壳心理”很普遍,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贵、或冷漠退让、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对他们良好的性格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对于一位体校的学生能否成长为一名运动员尤为重要。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如果我们从完美的人格塑造角度,从坚强的意志品格锻炼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又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针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对中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体育运动的特性:规则性、竞争性和娱乐性,提出在运动中,体育教师运用创设挫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挫折观、指引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恰当的运用教育评价等方法来培养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学生心理挫折的形成与消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心理挫折的形成与消除●周瑞华高芳丽王克达体育教学中,如果忽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受到挫折,便会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有甚者会导致心理挫折。若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必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如何消除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挫折心理,激...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体育活动与其耐挫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和耐挫折能力的情况,体育活动各个因子与耐挫折的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及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耐挫折能力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其耐挫折能力的提高。建议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中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体育课上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针对不同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区别对待不同性别、年级和地区的中学生;确立合理的体育锻炼目标,增强自信心,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耐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学生与体育类院校学生挫折商比较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充满机遇和挑战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要全面发展,除了要具有高智商、高情商外,还要有高挫折商。通过调查得知:普通高校学生与体育院校学生相比,挫折商明显偏低,这主要与体育类院校学生在体育运动尤其是比赛中更多地经受挫折和打击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了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挫折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障碍或干扰其目的不能实现,需求欲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心理状态;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满足时消极的心理的教育,被称为挫折教育。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我们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  相似文献   

17.
试论挫折教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挫折教育的基本含意   挫折教育包括挫折心理调整教育和挫折预防教育。它是教育者对正常青少年合理地设置适宜的挫折情境后,再引导青少年积极地克服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反复拼搏,最终战胜挫折,达到成功的顶峰。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磨练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能以楷模为榜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提高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教育学生具备输得起、达得到、能吃苦、敢竞争、不屈服的优良品质和团结 互助的集体主  实际上,挫折教育,古来有之,如孟子…  相似文献   

18.
谈冰上课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亮 《冰雪运动》2004,(9):31-32
在冰上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冰上课中学生出现受挫折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阐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素质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陈锦胜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5-125,127
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教育领域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现阶段的小学生,生活在幸福和平的年代,一直没有什么挫折出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因而抗挫折能力比较弱。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 任何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将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挫折感的积累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并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挫折及其产生日本教育心理学家人桥正夫将“挫折”这一概念定义为。明确地意识到应达到的目标;由于某种障碍处于不可能达到的状态。例如,学生参加某一体育项目的测验,他们根据测验标准,结合自己的平时成绩,有的希望能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