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射击运动员从初级训练开始通过一段时间的业余训练,从技术层面上讲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对技术并没有理论上的认知。只是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不是太清楚。初级射手对比赛没有太多的理解,对自己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通常这些运动员年龄比较小,心理上没有包袱,比赛中更易发挥。以一名射手为例:气  相似文献   

2.
如何安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前训练的好与坏,训练安排是否得当,将直接决定比赛的结果,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要在思想上、体能上、专项技术上和心理方面作好比赛的准备,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和能力,力争在比赛时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的各部位肌肉力量,尽可能有效的发挥出更为理想的成绩。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及安排尤为重要,因为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肌肉能力相对薄弱;专项技术不够成熟;身体机能变化较大;心理因素不稳定等特点。根据自己多年对女子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对赛前训练及安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探讨。1确定赛前的训练时间,要因人而异,要考虑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乒乓球步法训练的重要性。步法是乒乓球技术的灵魂,它直接影响每个乒乓球技术动作结构的完整性,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概括了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训练,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浅见,以更好地指导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4.
自我效能理论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能期望(即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它在调节人们的行为上具有重要作用,也影响着运动员对训练比赛任务指标的选择和完成。培养提高田径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包括:大赛前让运动员参加一些中小型比赛,通过获胜体验提高自信心;从实际出发,制订适宜的训练比赛目标;让运动员参与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的制订和训练总结工作;训练之余组织运动员围绕有关训练学问题展开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5.
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既能体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也能折射出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练员平时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队员参赛时能否获得成功,但比赛过程控制不当也会使运动员的训练前功尽弃。多年和全年赛事安排要从战略角度考虑,每次比赛准备要从战术和技术上考量。训练和比赛不是孤立的,两者是个有机整体。有序、规范的比赛过程控制,更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展示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的优劣,是影响短道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现况,认为我国短道速滑训练中的心理训练还仅仅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心理训练中,应注意运动智力和文化修养,情绪控制能力与健康的心理,优势竞争意识和技战术方面的创新能力,适合运动员特点的心理训练方法等几个问题,形成自己的心理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运动训练的核心问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上不去与我们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认识的偏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问题导致了我们的训练实践与比赛实际相脱离,使训练不能满足比赛的需要。论文首先阐述了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必要性,并从专项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意识训练等四个方面重点对我国足球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进行充实和完善,以促进我国足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心理训练作为一种新的手段进入到运动训练之中,与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一起构成了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心理训练的认识。一、心理训练的概念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运动员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完善地、可靠地完成活动时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心理训练的具体作用:(一)有助于改善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能,以保证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1)具有精确的运动知觉和专门化知觉,具有准确的时间感、节奏感、速度感、距离感,以及精确的空间定向能力,这对柔…  相似文献   

9.
现代竞技运动表明,心理调控对人体活动影响十分显著。心理调控的任务就是对心理状态的调节。目前,体育发达的国家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极为重视。心理训练已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构成完整的训练体系,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球运动方面我国运动员同世界一流选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差距,除加强技战术训练外,还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他们在重大比赛中发挥自己的竞技能力。1.网球运动员训练与比赛过  相似文献   

10.
1.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并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比赛失常从形式上表现为技术失常和身体感觉上的不适,而实际上大多数是由于心理准备的欠缺造成的。心理训练是一个难以量度且复杂的综合过程,在平时就不能忽视这一环节,到了比赛前更应该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心理训练后贯穿于技、战术及身体训练中。使具有一定水平的运动员从训练型向比赛型转化,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心理素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安琛  王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4):324-327
侧踢是跆拳道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跆拳道男子68公斤级选手比赛中侧踢技术运用进行分析,并就比赛中如何合理的运用侧踢技术,如何开展侧踢技术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跆拳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宇龙 《新体育》2023,(8):32-34
在乒乓球运动上接发球技术的好坏至关重要,在一场比赛里拥有良好的接发球技术是运动员争取比赛胜利的基础,可以让运动员抢占先机,将比赛的主动权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乒乓球运动的接发球技术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对其接球和接发球技术针对性训练非常重要。文章将对青少年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和训练方法重点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赛艇运动员比赛心里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具备了较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随着训练科学化、技术化、规范化,在训练比赛中运动员不但消耗身体的能量,而且也在消耗心理能量。平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基础,在比赛中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做到在各种条件下心理稳定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对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平时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和准备比赛的心理训练两个方面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重点讨论平时心理训练方法和比赛中运动员常见的不良心理特征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竞技体育飞速发展,比赛日趋激烈,尤其是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愈来愈高。重大比赛不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体现为心理上的较量。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不仅制约着训练效果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更影响着比赛的成功发挥和优异成绩的创造。特别是比赛的关键时刻,心理稳定且意志顽强者往往能夺取最后的胜利,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1.对江苏省赛艇运动发展现状的问题分析1.1管理体制不顺与运动员训练、比赛问题1.1.1运动员训练动机。目前江苏省各个运动项目运动员成绩的保持和提高不快,从主观上看,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运动员缺少“为国争光”的训练动机,因此造成拼搏精神不足,在训练中没有咬牙追赶的“狠”劲,向往不需要吃苦耐劳就获得成绩的训练,致使比赛时见了“软骨头”就咬,见了“硬骨头”就输,形成了不太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在跳高训练和比赛中,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映。通过心理训练的不同方法,使运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存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以往的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更多的注重身体素质和技术动作的训练,往往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以致于在比赛时不能发挥最佳水平。所以心理训练对学习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跳高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快攻技术是篮球重要技术之一。多年以来,快攻技术一直受到中国队的重视,是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对抗对手的重要武器,加强快攻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是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重要任务。快攻技术包括跳球发动快攻、掷界外球发动快攻、抢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抢断球发动快攻。青少年快攻训练包括培养快攻意识、初级学习、重点训练和其他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训练中的"同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球比赛,从全局来说,是检查和表现训练效果的基本形式,训练就是为了比赛,训练必须服从比赛;从局部来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战术训练和适应能力的提高等,又要通过特定的比赛来进行。因此,比赛又是训练的一种基本手段,比赛是提高技、战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