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法制度的兴亡曾经对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政治文明中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宗法制度影响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文对宗法制度的兴亡演变历程做了分析,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家国同构的本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宗法制度的兴亡曾经对古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政治文明中曾经扮演重要角色的宗法制度影响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本文对宗法制度的兴亡演变历程做了分析,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家国同构的本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婚姻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以宗法制度为基础.而宗法制度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而“家天下”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几千年来.一夫多妻制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刚 《兰台世界》2011,(11):33-34
成吉思汗分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数次分封才完成。正是由于不断分封,封地和户民数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中,所以中外史书记载数目不尽相同。分封的方式主要是"边占地边分封",而分封制也是导致蒙古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分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数次分封才完成.正是由于不断分封,封地和户民数也在不断地调整变化中,所以中外史书记载数目不尽相同.分封的方式主要是“边占地边分封”,而分封制也是导致蒙古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礼治"与"法治"虽然彼此对立,却又紧密相连和渗透。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以"礼治"为发端,以"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杨玲  谢保峰 《兰台世界》2013,(12):30-31
“礼治”与“法治”虽然彼此对立,却又紧密相连和渗透.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以“礼治”为发端,以“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吉 《新闻世界》2012,(5):252-253
明太祖在建国初年,大肆分封自己的子弟就任藩王。对于谙熟历史,权术之道的太祖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前朝因为分封所导致的祸乱比比皆是,太祖也是心知肚明,那为何他还要大肆分封,他又有着怎样的想法,本文将对此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的礼治教化思想内容丰富,其体系构建不仅包括民间祭祀、民间教化、学校教育和法律普及等四个方面,还涵盖了礼制规章和教化运动等制度及动态方面。通过对其分析,对深入了解朱元璋的礼治教化和社会管理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专制体制和"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等级观念,形成了严密的宗法制度及忠孝观,对中国人思想意识的形成起到巨大作用,对档案工作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涛 《兰台世界》2014,(5):133-134
朱元璋的礼治教化思想内容丰富,其体系构建不仅包括民间祭祀、民间教化、学校教育和法律普及等四个方面,还涵盖了礼制规章和教化运动等制度及动态方面。通过对其分析,对深入了解朱元璋的礼治教化和社会管理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我个人看来,郡县于分封很难说是进步。郡县是中央集权,分封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诸侯自治,因而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由此形成多元空间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社会所奉行的宗法制度、农业社会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决定了我国古代先买权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孙永祥 《兰台世界》2014,(10):18-19
我国古代社会所奉行的宗法制度、农业社会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决定了我国古代先买权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钟夏  董琳 《大观周刊》2011,(41):35-35
孝道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宗法制度建立的需要,是中国先民们经历了由“敬神”往“敬人”转变的时期而总结的规范,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儒家传统孝道是通过实践层面的行为,去收获精神层面的满足。它体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也使得人类的生命达到较“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传世文献中,关于随国族姓的记载有三:一为姬姓,二为姜姓,三为祝姓。本文认为传世文献中随国仅有一个,国族为姬姓,即地望在今湖北随州一带之随国。文献中所记载的姜姓随国因炎帝故墟与随国地缘相近,而产生了误解;所谓祝姓随国,应该是山东诸侯国铸国分封的附庸酅国,"随侯之珠"的传说或与酅国有关。  相似文献   

17.
陈焕章的"孔教会",把孔教宗教化,这与传统儒学思想背道而驰。最受民国初年进步人士批判和唾弃的是,他主张将孔教列为国教,以封建礼治来取代资本主义法治民主。  相似文献   

18.
商代青铜文化处于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繁盛期,从商代青铜文明可以看出商王朝外服制的两个层次即分封和同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主体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集权型、礼治型、伦理型三大基本特征,使其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重性影响.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基本特征和两重性的反思和审视,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找生机和活力,让其现代化,使其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家臣制度是周代宗法、分封、采邑等重要政治制度的产物,并与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家臣制曾经同这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一道在维护和稳定周代贵族统治秩序的过程中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