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其一生至于清朝最大功劳在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年这11年间,依靠亲戚、好友与师生等复杂的人脉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装,史称湘军。曾国藩所带湘军之所以能迅速成为镇压太平运动的主力,和曾国藩个人的筹饷能力密不可分。本文以历史演进的叙事探索湘军粮饷制度变迁,以期研究湘军取胜之关键,进而得出"‘强后勤’是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当曾国藩指挥湘军以死打蛮扎的方式把湘军的旗帜扛入金陵,熊熊大火结束了“上帝之子”不败的神话。洪秀全魂归天国,带走的不单是天王的子民,也有无数湖湘子弟的英灵。作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不可能也不会把他的家乡子侄搁在异土他乡,让其魂魄夜夜思归,因此,当时有“江忠烈包送灵柩,曾国藩包做挽联”之说。曾氏挽联写得极富特色,下面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3.
湘军的创始人不是曾国藩吗?怎么又冒出一个"湘军之母"罗泽南?其实,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湘军最初的创始人应该是罗泽南.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在罗泽南湘勇的基础之上扩编而成.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曾围藩奉朝廷之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对抗金田起义的太平军.但开始时曾国藩可谓白手起家,手中既无钱也无兵,他所拥有的无非就是二品侍郎的空衔、朝廷的命令以及他当年在京城做官时开创的名望.  相似文献   

4.
当曾国藩指挥湘军以死打蛮扎的方式把湘军的旗帜扛入金陵,熊熊大火结束了"上帝之子"不败的神话.洪秀全魂归天国,带走的不单是天王的子民,也有无数湖湘子弟的英灵.作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不可能也不会把他的家乡子侄搁在异土他乡,让其魂魄夜夜思归,因此,当时有"江忠烈包送灵柩,曾国藩包做挽联"之说.曾氏挽联写得极富特色,下面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5.
袁晖 《编辑之友》1997,(1):38-39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为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统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先后任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为清朝的“中兴名臣”。唐浩明先生的历史小说《曾国藩》,全面深入细致地描写了曾国藩的一生,自1990年11月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连续数年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6.
左宗棠、曾国藩为湖南同乡,两人都是晚清咸丰、同治时期一代名臣,都为同冶中兴立下汗马功劳,对中国近代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人共事10余年,交情甚厚,道德文章不分伯仲。然而自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南京)后,二人割袍断义,再无书信来往。自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在湖南创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两人因公务书信往来不绝,交情日厚。曾国藩后因率湘军镇压太平军,地位显赫,督两江、领四省。曾国藩素来知人善任,由他推荐而受提拔的不在少数,一时出现了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的传言。左宗棠虽未进士及第,但…  相似文献   

7.
对湘军的控制和影响,他恐怕要大于曾国藩,但早逝使他过早地被湮没在同时代诸位忠臣名将的光影之下。  相似文献   

8.
刘巍 《中国档案》2008,(3):64-65
企业滥觞 咸丰至同治初年,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1861年9月5日),由湘军将领曾国荃率领的吉字营打下了安徽省城安庆,太平军经过顽强抵抗后,全军覆没。战斗异常激烈,从咸丰十年四月到咸丰十一年八月,持续一年多的时间。湘军和湘军首领曾国藩的地位更为巩固,成为维护清朝统治的擎天一柱。  相似文献   

9.
张骞  沈丽 《兰台世界》2012,(16):45-46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在长期的宦途生涯中,曾国藩形成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和利用人才的用人之道,谋略超脱,影响深远。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充分尊重人才曾国藩对人才非常重视,强调"成大事者,以多找助手为第一要义。"按照他对人才概念的理解,如果一个人要干成能够影响时  相似文献   

10.
富厚堂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故居,位于双峰县(原湘乡县治)攸永乡富坨村的鳌鱼山脚,东去县城38公里。它原是曾府的一处庄园,早在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就建书屋“思云馆”于此。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南京,同治皇帝封曾国藩为“一级毅勇侯”,其弟国潢等遂为他在家兴建“侯府”。同治五年,曾国藩家眷移归,其子纪泽援《汉书》功臣表中列侯记有  相似文献   

11.
段喆,按察使衔徐州兵备道,以先后镇压太平军、捻军起家,两次赏戴花翎,给正品一品封典。段喆父段光清,浙江按察使,李鸿章的姻亲,与湘军首领曾国藩和左宗棠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一个极其不同寻常的人物。他死后,有颂之为一代名臣名将名相的,也有斥之为遗臭万年的汉奸的。这种迥异的评价反映曾国藩在历史上曾留下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作用的事功。确实如此,曾国藩创办湘军,扶植淮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他为“剿逆”、“平捻”推出一系列创制,引发了清朝政局的变革;他鼓吹中体西用,率先举办洋务,开了近代风气之先。我们认为曾国藩之所以在晚清史上拥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与幕府对他的影响和佐助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3.
87岁的曾彩初是我高中时的校长。 双峰是一个书画文化之乡,近现代双峰籍的书画名家辈出。清代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既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书法家。王憨山是一个闻名中外的书画家。与曾彩初既是同乡又是校友,都是高希舜的弟子。  相似文献   

14.
《新闻天地》2010,(1):F0002-F0002
近代史上,湘军的崛起是个传奇。 “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是晚清历史上有名的湖南名言,其中,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被史学界称为“中兴三名臣”。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剧<太平天国>中,湘军统帅曾国藩多次与太平军斗智斗勇.最让他得意的是:在左宗棠的参谋下,运筹帷幄,截取太平军的文件、书信,摹仿字迹,伪造书信,施行"反间计",不费一枪一刀,逼走杨氏兄弟,诱降韦俊.据史书记载:在两军交战中,曾国藩始终都把文书、档案看作消灭太平军的利器,派专人收集窃取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16.
语序趣谈     
语序是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它的变动可使词组或句子具有不同的意义。古往今来,一些人因巧用语序而为后人津津乐道。1853年5月,太平军将领赖汉英等率战船1000多只,沿长江西上,在江西痛歼曾国藩的湘军。曾国  相似文献   

17.
<正>《李申夫军事函札》形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记述了李榕在曾国藩门下掌理军务,处理文牍,筹办军需,调配粮草银钱,领兵弹压太平军、捻军,是研究湘军与太平军、捻军战役战斗的重要历史资料。李榕,字甲先,号申夫,生于嘉庆己卯(1819年),卒于光绪己丑(1889年),四川剑州人(今四川剑阁县),道光丙午举人,咸丰壬子进士,咸丰己未入曾国藩幕府,后与李鸿章同僚属曾国藩门下。现存于广元市档案馆的这批档案具有一定的历史价  相似文献   

18.
关于曾国藩家府藏书楼功能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历150年风风雨雨后的今天,曾被满清王朝誉为“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在其故居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修建的家府富厚堂及其藏书楼,以其达30万卷之藏书规模,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品味,多重价值仍为海内外所瞩目。本文对曾国藩家府馆藏思想,藏书楼功能与价值作一些探讨。一、推行学本位的教育思想,是曾国藩建立家府馆藏的思想根源曾国藩以其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赫赫战功,以及治国、修身、齐家、文学的卓著成就,被誉为满清王朝“中兴第一臣”,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曾在统军从政数十年间,通过400多封家书往来对其家庭实施“…  相似文献   

19.
做编辑工作,要求知识面广,还要有一些专门知识,工作要细致、谨严,决不能粗疏大意。最近,我们在组织校勘《郭嵩焘日记》手稿时,就有这样的体会。郭嵩焘是湖南湘阴人,曾协助曾国藩办湘军,镇压太平军起义,后被委充南书房行走,给皇帝办文案,继任广东巡抚及我国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的名字对国人来说 ,并不陌生。因为他是晚清重臣 ,湘军的创立者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帅。至于他为什么能在官场一帆风顺、飞黄腾达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成为清王朝赋予大权的第一个汉人 ,而且直至晚清他仍未受满员的歧视、压迫与打击 ,奥妙何在 ?这些恐怕鲜为人知了。应该说 ,曾国藩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曾国薄出生在湖南湘乡县 (今双峰 )一个地主家庭。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 ,道光十八年 (1838年 ) ,年仅 2 8岁的曾国藩得中进士 ,进入翰林院 ,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他熟读经史 ,深研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