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于新 《兰台世界》2014,(6):53-54
中国自周朝以来就有女官一职,女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内廷事务的管理。本文通过对明朝女官分类和甄选准则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此独具时代特点的女官制度对明朝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周朝以来就有女官一职,女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内廷事务的管理。本文通过对明朝女官分类和甄选准则的研究,分析其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此独具时代特点的女官制度对明朝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女官,又称宫官、宫职、内职,官名。"(1)女官制度起源于周代,后各朝沿袭,至明代形成一套完备制度,"女官,宫中六尚之职,国初凡三定,最后则洪武二十八年重定者为准……盖斟酌周、汉、唐之制,而损益焉"(2)。明朝的女官制度大致可分为设立、变更、完备、衰落四个阶段。一洪武初年:女官制度设立"吴元年,置内职六尚局。"(3)明朝建国前,朱元璋就着手建立女官制度,设立了六尚局。设立女  相似文献   

4.
张燕 《兰台世界》2012,(15):6-7
对于《周礼》女官群体的记载与讨论,学者们多以内官、内人、妇官等词汇代指女官,但通过与先秦其他文献的比较研究可知:内官可指天子、诸侯之御妻或近侍之臣;内人多指女御;妇官除指御妻之外,亦可指代与女事相关的男职。  相似文献   

5.
《西征道里记》记北宋禁中福宁殿东庑有阁曰"司斾",经爬梳文献复原福宁殿东之建筑布局,并辅以北宋内职女官制度,可证《西征道里记》"司斾"系"司饰"之形近字讹。另外,《西征道里记》对于北宋宫城布局研究的文献价值也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记载太平天国开女科举一事,首见于虚构的著作<盾鼻随闻录> 太平天国开考女科,其说盛传于世,因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谓世间男女都是上帝的子女,反对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朝内、军中并皆设立女官,以致其开女科的传说,令人相信,遂以为真有此事,然遍考太平天国文献,实找不到天朝有开女科的制度.不知是由汪堃的<盾鼻随闻录>伪造于前,还是沈懋良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沿袭于后,竟编出一个女状元来.好事者又就此而伪造题目,伪造文章,五花八门,遂使人目眩惊奇,讶为千古未有的创举.  相似文献   

7.
一、记载太平天国开女科举一事.首见于虚构的著作《盾鼻随闻录》.太平天国开考女科,其说盛传于世,因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谓世间男女都是上帝的子女,反对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朝内、军中并皆设立女官,以致其开女科的传说,令人相信,遂以为真有此事,然遍考太平天国文献,实找不到天朝有开女科的制度。不知是由汪堃的《盾鼻随闻录》伪造于前,还是沈懋良的《江南春梦庵笔记》沿袭于后,竟编出一个女状元来。好事者又就此而伪造题目,伪造文章,五花八门,遂使人目眩惊奇,讶为千古未有的创举。  相似文献   

8.
一、川岛芳子其人1.一个生在北京,死在北京的正宗海归北京女人。她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北京,6岁随养父在日本度过青少年,日军占领北平后曾住东四九条,民国三十七年(1948)在北京被执行死刑,年42岁。2.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女人。一是作为肃亲王女儿,人称十四格格。二是30年代曾任伪满蒙的安国军司令,40年代曾任伪华北自卫军人民总司令,人称金司令。三是因护送溥仪之妻婉容同往长春有功,曾任伪满洲国皇宫女官长。四是直接受日本关东军大本营的指派,为日本特务机关服务,专门搜集中国情  相似文献   

9.
朵渔 《档案管理》2006,(6):87-88
1840年6月,英军入侵中国,先是两艘蛮夷舰船驶入沈家门港口。官兵慌乱,张朝发不以为然地说:“夷船被风吹来,常有之事,无足惊讶。”后来有人报告夷船越来越多了,张朝发急忙找下属商议对策。一个官员恍然大悟地说:“广州禁烟,夷船被迫来此,此处将成贸易大码头,我等将加俸了。”洪秀全有妻妾88人,加上各类妃嫔、女官、女司等人,总计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洪秀全因妻妾太多,连姓名都记不住,干脆一概编号。辜鸿铭曾劝西方人若想研究真正的中国文化,不妨去逛逛八大胡同。因为从那里的歌女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的端庄、羞怯和优美。对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妇女教育最早的形式叫“妇学”,语出《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各帅其属以时御叙于王所。”九嫔与九御都是王宫女官名。德、言、容、工是妇学的重要内容,在东汉班昭的《女诫·妇行第四》中有具体的规范,而且班昭将妇学的教化内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她总结了先秦以来儒家经典中有关男女两性关系的伦理思想,使“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思想成为妇学的整体教化精神。这种精神经过女教圣人班昭及后继者的阐发,贯穿在整个中国古代父系社会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1.
档案制度作为国家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档案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形成系统完备的档案制度,推动档案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档案事业的规范化发展。经历70余年的探索,我国档案制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制度制定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制度执行乏力,缺乏有效性;制度保障有待增强。因此,应当推动档案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增强制度制定的系统性,制定系统完备的档案制度;提升档案制度的执行,形成运行有效的档案制度;增强档案制度的保障,形成保障有力的档案制度。  相似文献   

12.
马月丽 《图书馆建设》2012,(5):59-61,64
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比较分析可知,继续教育制度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基础,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过渡阶段。因此,图书馆应改变"论文定终身"的评审条件;拓宽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考核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划分,采取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与继续教育制度并行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两个阶段来阐述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是文书处理阶段,包括文书缮写制度,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圆佥文书制度,照刷磨勘文卷制度,文书立卷制度和公文邮驿制度;二为档案管理阶段,包括架阁管理制度,区分文字分别架阁制度,当面交卷制度,周年交卷制度,保密制度和档案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朱鸿军 《中国出版》2012,(21):30-34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者非常偏爱的制度分析理论工具,它从时间的维度,剖析制度的历史演变进程,既有助于了解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又能更清晰地把脉制度的发展方向。制度变迁的主体是谁,制度变迁的动因何在,制度变迁的模式,制度变迁的绩效,制度变迁的发展方向如何,构成了该理论五大方面内容。本文将分别从这五大方面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版权法律制度变迁的特征。一、制度变迁主体分析"任何制度都由人设计或选择,即使非正式规则,也由人加以选择并内化到人们的意识中。  相似文献   

15.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6):105-109
呈缴本制度是各国法律上的通行制度。我国在实践中一直实施该制度。既有研究对呈缴本制度的法律性质有所忽视,未能弄清导致呈缴本制度运行不畅的制度原因,因此需要在理清制度构成、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对该制度的性质加以辨析,进而按照征收的法理,以利益平衡的方法,对呈缴本制度的内在机制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什么是图书馆制度、图书馆制度执行、图书馆制度执行力。结果指出:图书馆制度是规则和价值的统一。图书馆制度执行是执行者依据制度和图书馆现实,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把制度的内容以及精神实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及诸活动的总称。图书馆制度执行力是指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制度本身内在所具有的力量、执行者执行的力量和执行效力的总和(包括制度的规范、引导和解放人的力量;能力、方法等;执行效果、执行程度等)。图书馆制度执行力的要素是主体、客体、制度环境、执行方法。图书馆制度执行与图书馆制度执行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图书馆制度执行力、图书馆执行力、图书馆政策执行力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图书馆制度存在供需失衡、制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要真正改变图书馆制度现状,确保图书馆制度的高效运转,从而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实现信息占有公平,图书馆必须实现制度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图书馆制度的创新原则,加大图书馆制度供给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制度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研基层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管理实践发现,基层单位的档案制度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其原因在于档案工作人员的制度意识不强、档案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差、档案制度执行的责任体系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笔者认为基层单位还需要从树立档案制度权威、增强档案制度意识,推进档案制度改革、增进档案制度效能,健全档案责任体系、促进档案制度落实,完善档案监督机制、加强档案制度实施等方面加强档案制度执行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卓娜 《大观周刊》2012,(13):29-29
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制度中的核心制度,是规制公共权力行使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是参照学习西方国家的行政听证制度,并结合国情制定的。听证作为公民参与行政的重要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法治各国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分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了完善听证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浅论制度伦理审视下的高校图书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超群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2):33-36,54
对制度伦理视觉下的高校图书馆制度进行了研究。高校图书馆制度设计与运行中目前仍然存在着违背伦理道德的现象。面对高校图书馆制度副功能的出现,需要从制度伦理的视角来反思与审视高校图书馆制度,用制度伦理的视角关注高校图书馆制度体系。高校图书馆制度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高校图书馆制度的设计必须合乎公共、公平、服务、自由、宽容、民主等伦理精神,高校图书馆制度的运行必须遵循公平、和谐、权益至上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