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词汇,而文化负载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篇文章立足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两部英译本中的典型示例进行比较评估及详尽分析。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应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多样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的特色,以便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等值翻译,这便要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翻译文化因素时尽可能多地使用异化策略。必要时,适当地采用"中国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2.
陈莹 《科教文汇》2014,(25):159-160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词汇,而文化负载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篇文章立足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两部英译本中的典型示例进行比较评估及详尽分析。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应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多样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的特色,以便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等值翻译,这便要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翻译文化因素时尽可能多地使用异化策略。必要时,适当地采用“中国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3.
彭志瑛 《科教文汇》2011,(35):122-124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码转换类型,具有语言浓缩和对白性格化的特点。字幕翻译中,文化预设表现为电影对白与文化现实之间的关联,有效解读源语对白的文化预设是成功字幕翻译的前提。当源语和目的语共有某种文化预设,译者采用"形意对应"的编码方式,以保持源语对白的异域特色;当两种语言不共享某种文化预设时,译者采用打破重组,创意缩合的编码方式,如明示与阐释、替换与重构、增补与删减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外语学习中,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同等重要。正如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指出的:"对于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成功的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因此培养译者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译者的在翻译中的的文化差异处理能力是实现文化对等翻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小漫 《科教文汇》2008,(19):254-254
本文主要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同时指出翻译中文化信息走失的几种情况,然后列举几种补偿手段以减少信息的损失。并指出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提高对文化信息走失的识别能力,选择不同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6.
肖婷 《科教文汇》2009,(22):247-247
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选择性地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中的“适应和选择”为哲学理据,建构译者的翻译生态环境,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观点。通过分析林语堂在翻译《浮生六记》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语言维和文化维的适应,指出在翻译文化信息蕴涵丰富的作品时译者应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适应的翻译策略,以达到准确传达中国文化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黎 《科教文汇》2007,(11X):223-224
阐释学的视野融合原则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研究,尤其是处于各国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当今社会。从该理论来看,译者视野和作者视野永远无法完全融合,因此文化过滤现象无可避免。就翻译而言,这种过滤现象从语言形式、文化意象等各方面都很容易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8.
王鉴莺 《科教文汇》2008,(11):248-248
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不仅受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文化的制约,而且更为译者的文化态度所影响。本文将以林语堂的翻译为例,来探索这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杨楠 《科技风》2014,(8):170-170
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具有丰富的启发性问题,译者对源文文化中的语设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在新语境中的原文再现,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同时又与译文的读者有着交际。本文从文化预设的角度对长篇小说《喜福会》译本中译者的不同解读和选用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从物质、社会、观念以及语言这个文化方面进行分层,选用程乃珊和于人瑞翻译的两部译作进行定性分析,探讨文化预设对译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王鉴莺 《科教文汇》2008,(31):248-248
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不仅受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文化的制约,而且更为译者的文化态度所影响。本文将以林语堂的翻译为例,来探索这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阐释学的视野融合原则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研究,尤其是处于各国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当今社会.从该理论来看,译者视野和作者视野永远无法完全融合,因此文化过滤现象无可避免.就翻译而言,这种过滤现象从语言形式、文化意象等各方面都很容易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2.
王嗣海 《科教文汇》2009,(36):236-237
汉英两种语言的社交指示在文化内涵上差异明显。在第三人称社交指示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选择目的语指称作为出发点的文化指称视角,以搭建沟通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阎琦  宋倩 《科教文汇》2007,(3X):195-195,197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青梅 《科教文汇》2013,(14):98-99
汉英文化距离导致这两种语言的酒店推介资料的表达规范和语篇组织相异,在此类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巧妙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跨过文化障碍,达到成功传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英文报刊中文化专有项一种复杂的语言活动。读者与译者之间有着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文化专有词汇,采用翻译的相关技巧,使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应用相关技巧,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7.
翟卓雅 《科教文汇》2007,(11X):189-189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本文试图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译者的文化态度和双语文化知识对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丢失和歪曲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广告语英语翻译和任何其他种类的翻译一样,实际上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译者如果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就无法使译文受到目的语受众的认可。本文以网上盛传的肯德基某广告语误译为例,从广告语特征、文化心理差异、译者素质等方面分析其成因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红英 《科教文汇》2008,(23):250-250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将《围城》中的文化负载词语归为五大类,并且分析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以及《围城》译者对文化负载词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甘凌燕 《科教文汇》2009,(9):251-251,253
广告语英语翻译和任何其他种类的翻译一样,实际上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译者如果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就无法使译文受到目的语受众的认可。本文以网上盛传的肯德基某广告语误译为例,从广告语特征、文化心理差异、译者素质等方面分析其成因及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