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孔陶 《江苏教育》2006,(2B):2-2
在苏州东郊.梦里水乡、中国优秀化历史名镇——甪直.有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小学.她的名字叫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她如建于1905年。近几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教师“善教善导”.追求“教是为了选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的率领下.全校师生高举叶圣陶教育思想大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取得了显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早在1919年就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后来又明确指出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并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断。可以这样说,“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是贯串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一根红线。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结构。叶圣陶说“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教师仿佛集会的主席”。这是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辩证关系的生动说明,形象地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只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秉持“正谊明道”校训,继承、践行和发展叶圣陶教育思想,并以“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德育思想、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教学思想、以“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教师发展的思想,着力破解难题,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我以为,一堂好课的境界还是在“善教”、“善导”上。顾黄初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一名语文老师,其课堂教学艺术的出发点就是“教”与“导”。只有进人了“善教”、“善导”的境界。才能真正让课堂变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场所。而他所称道的“善教”、“善导”。正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最核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教材建设的思想有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包括他的编写实践活动在内,可以分为解放前和解放后两个时期。一、解放前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 1912年——1929年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11年冬,在苏州公立中学毕业。因家境清寒,1912年开始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庙小学任教。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开始。1915年秋,叶圣陶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办的尚公小学任教。同时,他应邀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小学语文课本。这是他编写教材生涯的开始。1917年春,叶圣陶应邀到吴县县立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及规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不能不学习和运用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用叶老的“引导自学”教学思想来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切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工具性质观、应需目的观、科学教材观、善教教师观等,这些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应批判性地继承。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将来不教”,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结晶。“教”与“不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充满着辩证法.叶老从“教”与“不教”和“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出发,提出语文教学中“文与道”、“教与导”、“理解与运用”、“预习与讨论”、“精读与略读”、“精读、略读与参读”、“听说读写并重”、“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善读与善教”等方面的联系及其发展,并运用辩证法加以解释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今年11月14日,我参加了江西省叶圣陶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会上每人发了一本《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这100封信,是从叶先生写给老师们的两百几十封回信中挑选出来的。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叶圣陶教学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目前小学教师都在深入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善教者。但是怎样才能成为善教者呢?叶先生是这样解答的:“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日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1962年11月7日  相似文献   

10.
姑苏水乡角直掩埋着一个英灵,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叶圣陶。 1894年10年28日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市悬桥巷一个平民家庭。他6岁入私塾,11岁考入公立高等小学,一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越级考入苏州公立草桥中学。 1912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因家境清贫无法升学,经一位校长推荐来到苏州干将坊言子庙一所小学当教员。在教育工作中他不辞辛劳,教学上勇于创新,深受学生的爱戴。1917年叶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叶圣陶先生从教100周年,叶圣陶研究会在苏州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及"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当代价值"研讨会,同时,专为中小学教师选编、汇集叶圣陶教育名篇的《如果我当教师》一书出版。本刊特从该书中选摘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精彩论断与诸君共享。  相似文献   

12.
王鸿 《课外阅读》2011,(12):62-63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已经整整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教育。他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教学中要注重传承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叶圣陶先生有特殊的感情。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的苏州老乡.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民进中央的老领导.也不仅是因为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到他曾经读书的学校,而是因为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的思想、他的人格。读过先生的许多书.也知道先生的许多故事。叶圣陶先生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在地主家作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在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毕业后就走上了从教之路,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来又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书简》(以下简称《书简》)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叶圣陶许多熠熠生辉的语文教学思想。这些思想对语文教育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的本钱——善读善写《书简·六》“:时或观授课,颇感教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所谓本钱,一为善读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始终从事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继续启迪我国的语文教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思想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坐落于水乡古 镇——甪直。它创办于1905年。叶圣陶先生曾 应聘在此任教,开始他“真正的教书生涯”。本 着“废除体罚,讲究民主,改灌塞为开导,重 实践,珍自得”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生生农场”、 “利群书店”,编排“课本剧”,召开“恳亲会”, 办文艺周刊《甪声》。从此,叶圣陶的新教育思 想在甪直播种、生根、开花、结果。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参考》2011,(24):2+81-82
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母校。学校注重传承“敬业乐群、敦品励学”的百年校训,弘扬叶圣陶“为人生而教育”的德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思想。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引导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带好每一个班级,抓好每一个环节,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南,并在长期实践中成为学校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8.
10月24日,叶圣陶实验小学建校100周年暨电影《叶圣陶在甪直》开机庆典在苏州角直镇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会长张怀西发表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致书面贺词。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苏州甪直小学,叶圣陶先生曾在该校从事教学改革和实验,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该校师生员工和校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下水”思想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下水”练笔。他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南。认真践行叶圣陶"教育为人生"德育思想,加深对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认识;认真践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思想,加深对教育过程和本质的认识;认真践行叶圣陶为人师表思想,加深对师德作为教育根本和核心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