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校史校情是一所学校特有的重要资源。对校史校情进行开发利用不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弘扬和发展高校文化。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包括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思想,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及一些外生型资源。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史校情的德育资源必须坚持客观性、系统性、效益性、即时性原则,建立科学机制,不断探索,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如何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校史资源,是“起步型”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史文化育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导向,在分析“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深挖自身历史,充实校史资源存量;总结提炼内涵,讲好校史故事;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史资源物质和精神载体,创新方式手段、拓宽校史资源使用渠道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切实增强校史文化育人的互动性、时代性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校史文化资源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刻挖掘民大校史文化精神内涵,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实现校史文化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优秀校史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基础,是德育管理的重要资源,也为德育管理提供借鉴范本。优秀校史文化通过校史、融入《入学教育》读本、组织系列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路径对学校德育管理生发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郭志鹏 《考试周刊》2012,(53):38-39
校史文化的研究与利用,能够反映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校史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作者阐述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的意义;如何挖掘、利用好校史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发挥校史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史以实物、声像、口述、文献等多种载体形式,脉络清晰地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内容真实性、资源唯一性、内涵持久性等独特优势。在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校史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着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榜样示范等育人功能。校史所承载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文化元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挖掘校史资源,加强校史育人队伍建设,创新校史育人载体,能够充分发挥大学校史的育人功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傅桂花 《现代教学》2015,(Z1):56-57
上海市大同中学创办于1912年,百年老校蕴涵深厚的校园文化,百年校史就是中华民族爱国办校、教育兴国的历史,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信念。我校从丰厚的校史文化中挖掘资源,形成"笃学敦行,立己达人"的校训,开辟多种渠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以校训、校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校训所承载的是一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校史是一个学校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文化特征,是对学生进行文化影响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发掘校史资源,开发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适应学生特征的校本课程是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校史资料是一所学校独有的文化资源与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取编修校史文献、建设校史馆及建立网上特色资源库等形式记录与整理校史资料。综合利用校史资料,用于学校宣传、爱院教育与校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校史,是学校德育资源的一座宝库。无论是名校、老校,还是新学校,都有一部或长或短的历史,都有自己的校风、学风、教风;无论是名师的音容笑貌、教学绝技,还是普通师生的逸闻趣事,无不透露出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遗憾的是,这个思想库、资源库被我们长久地忽视了。今天,名校、老校怎样开发、挖掘自己的校史资源,怎样弘扬、传承学校的精神传统,年轻学校怎样书写、积淀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校史是一所学校精神血脉的积淀,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红色校史作为红色文化在学校历史中的缩影,如能将其蕴含的精神力量有效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京邮电大学作为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一所高校,其校史中蕴含了宝贵的红色基因。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积极推进红色校史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从理念、素材、载体和模式4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例,探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成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校史研究发展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利用价值
  校史是一所学校的建设背景、历史沿革、发展轨迹、辉煌成就、师生风采、学校精神风貌等的集中体现。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能够唤起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追忆情怀和热爱情感,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也有利于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财富。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办学特色和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学校独具的价值意蕴、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是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寻增强软实力的价值理想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3.
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师生共同形成的创业史、育人史.学校的办学史是留史、资政、育人、创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校史文化记载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一、缘起:校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所名校的发展,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师生的行为无不印上学校历史的印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抓住历史的根基,把校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许凯 《江苏教育》2023,(19):16-17
江苏省苏州市山塘中心小学校的乡愁文化课程具有“三史合一”的特质。学校深入挖掘当地的物态文化、非物质文化、历史文化、观念制度文化等,形成多维度的乡愁文化课程,构成课程群,旨在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出生地,认同、热爱和融入这片长期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红色校史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高精尖“大思政课”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红色校史资源建设要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立德树人为基本原则,从搜集整理红色校史文献入手,以加强红色校史研究为支撑,以探求思政教育的元素和方法为关键,积累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提升红色教育的立德树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高校重要的精神财富,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竞争力重要标志。杭州师范大学百年校史实践证明,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弘扬学校光荣传统,符合学校定位,通过物质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等多方面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氛围,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起特色鲜明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三对要素,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包括材料、理念、主体、方法、结构、目标诸多面向。这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做到: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校史研究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制度建设、学科建设、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包括推动学校发展研究,丰富课程资源,促进特色非正式出版文献建设,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促进培育校园文化,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过程中,高校校史资源具有不容忽视的导向、激励、陶冶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校史思政育人作用认识不到位,学生对校史资源思想认识不够深入,校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融合还不到位,保障校史教育有效运行的机制也还欠缺。通过健全体制机制、深入挖掘资源、促进多维融合、加强队伍建设、注重调查研究,为校史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提供丰富素材、提供有效载体、提供智力支持、提供理论遵循,让校史资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吴金荣 《教育》2015,(6):46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不仅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青田二中以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为载体,挖掘、整合优秀文化资源,让优秀文化成为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步一个脚印,打造着属于二中的人文特色校园。扎根传统文化,提升教育内涵"常态化设计",传承校史文化学校创建丽水市一流的校史室,陈列着学校35年的办学历史资料,定期组织师生参观学习,以唤起师生及校友们对母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