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个基本性质,即"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准确理解"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丰富内涵,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逻辑前提;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方面的基本要求,认真梳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工作;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是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沟通手段,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尤其得到大学生的普遍热捧。充分将微博的随即性、互动性、社交性、原创性、个性化等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思想性、政治性、导向性、理论性、实践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无缝对接、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目的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导向性的实效性的提高,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与其它课程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具有政治思想性与理论知识性相统一、即时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和模糊性与精确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学评价设计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点,注重评价目标的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评价内容的政治思想性与知识理论性相结合、评价结果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基础"课的基本目标和根本性质及其教学内容,决定了促进大学生素质养成是其内在诉求,同时也为大学生素质养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以史为据,凭史而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历史性,又要凸显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该课程具有"深入理解历史,科学思考现实,明确三大选择"的价值目标,践行"教学内容专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复合化、教学考核累加化"的"四化"模式,有利于实现该课程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集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于一体,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时政热点教学法中的时政热点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生动性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媚俗化倾向淡化了思想性、政治性,削弱了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尚化、边缘化。通俗化值得提倡,媚俗化必须唾弃。回归自然,克服媚俗,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四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政治选择的历史实践,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两者融合的重大意义,坚持政治性原则、史料与理论相结合原则以及历史联系现实原则,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社会实践拓展等方面,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把握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根本,学理性是思政课的手段,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学理性支撑政治性,通过政治性引领学理性,实现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侧重于政治性,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为巩固完善国家政权而进行相关知识性理论性教育;思想品德课侧重于思想性,实践性强,它从人的思想行为上加以系统规范,帮助学生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有必要走出误区,树立对“两课”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较强的理论性、政治性、概念性等,容易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将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转换,要侧重思想性,彰显教育功能;贴近大学生专业,注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感;捕捉时事热点,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盛行催生了网络“泛娱乐化”。新媒体通过打造万物皆可娱的“泛娱乐化”网络环境、借助推荐算法形成“泛娱乐化”信息茧房、利用自媒体扩大“泛娱乐化”传播,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并攫取更多利益。网络“泛娱乐化”现象逐渐向高校渗透蔓延,一方面,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陷入困境、使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阻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考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直面问题,通过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开展健康校园文化活动等措施,有效应对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陈昊 《文教资料》2009,(20):207-209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性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问题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内容建构和实施方式应该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认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问题,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基本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实效性教学模式,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5,(76):158-15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教学是一场深刻的思政课教学革命。不但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思想性与政治性、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更具备独特的空间优势。使学生的泛在性学习成了一种习惯,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阵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使教学变得更富有内涵,师生关系更融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和学习形式多元化。空间教学有来自教师、学生和硬件资源的挑战,相信这些挑战随着空间教学的深入必将解决。  相似文献   

15.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矛盾有所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矛盾有很多,文章重点解析以下三对矛盾并指出克服这些矛盾的途径:第一,政治性与学术性的矛盾;第二,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定位应是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这样的课程定位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通过分析教材性质和内容,学生心理特点,课程认知及教学环境,教师教学目的、教师实际及教学效果,来阐明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协同寓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才能使思政课发挥真正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提出的新的问题与要求,专题教学法凭借其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与思想性、现实性、针对性集于一身的特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将调动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学客体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应用项目化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需要重视的问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项目化教学应遵循理论性、政治性、德育性、实践性四个基本原则,坚持少而精,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实现,注重考核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性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政治性和育人性、教学内容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教学方法的现代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阃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刻阐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关键作用,高度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前进方向,为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