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行为会影响公司业绩和盈余质量。本文从盈余持续性角度探讨机构投资者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较没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而言,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显著更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低;机构投资者年度间的增持行为,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会促使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暂时性盈余,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可见,现阶段我国机构投资者并没有发挥促使上市公司改善经营实质的积极作用,反而使上市公司增加了更多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分心”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其对企业研发操纵的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分心”导致企业研发操纵现象更加严重。在机制分析中,本文进一步从治理效应与信息效应视角展开剖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弱化了其对上市公司施加积极治理的效应,减少了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致使企业更有可能为了降低税收成本、攫取更多的政府补贴,而通过实施研发操纵来迎合税收优惠与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要求,导致企业研发绩效与市场绩效降低。此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持股市值权重越大,越有助于抑制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的加剧作用。本研究深化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研发操纵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增强对上市公司的行为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类型与股票市场波动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奕均  胡奕明 《软科学》2010,24(6):111-114,119
通过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了机构整体持股对于股价波动的影响;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的问题之后,采用2SLS方法检验了机构稳定市场假说.研究同时发现,机构的交易行为和持股机构的数量加剧了市场波动;在对于机构分类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保险、社保、信托和一般法人持股的机构显著地稳定了市场波动,而券商持股显著加剧了市场波动,其它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股价波动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2016—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ESG表现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企业社会资本在ESG表现与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间起着中介作用。通过使用替换指标度量方法和回归模型等稳健性检验方法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上市公司、非污染上市公司以及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的ESG表现对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丰富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和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为制造业上市公司重视ESG理念提供理论支持,为ESG表现可助力制造业上市公司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实证证据,也为不同类型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提高创新能力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R&D支出数据为基础,本文采用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公司通过削减R&D支出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盈亏幅度较小的公司,削减R&D支出已经成为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机构投资者整体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负相关。另外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对国有控股公司及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都能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但持股比例较低时对国有控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理性化抱团行为和企业规范化年报信息披露是影响资本市场整体稳定的关键因素,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3—2020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对上市公司年报语调操纵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抱团对年报语调操纵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机构投资者抱团会显著加剧年报语调操纵程度,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支持该结论;(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当管理层迎合动机较强和机构投资者团体“用脚投票”时,机构投资者抱团会进一步加剧年报语调操纵程度;(3)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监管相对较弱的企业,管理层更有可能为了迎合机构投资者团体而进行年报语调操纵;(4)影响效应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抱团情况下,年报语调操纵行为会显著提高股价崩盘风险,从而阻碍了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结果从理论层面为分析年报语调操纵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多元化视角,从实践层面为规范机构投资者抱团行为、提升企业信息披露水平以及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力。为了寻找提高企业创新的方法,首先需要分析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管理者的有效管理与企业的整体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文中旨在探究其中联系,从根源上找到企业创新思路。文中以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法,研究高管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和高管薪酬激励强度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削弱高管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文中将高管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研发投资的3项因素整合到同一研究结构中,不仅探究影响研发投资的因素,而且检验得出机构投资者的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5,(7):69-72
在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的基础上,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显著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公司外部监督者的作用,约束了公司管理层操纵盈余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9.
马庆魁  樊梦晨 《科研管理》2021,42(9):140-149
    本文旨在从异质性视角深入探讨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企业异质研发投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影响关系调节效应的基本假设,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薪酬激励对试验开发投资有正向影响,与研究投资间的关系则呈倒“U”型;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监督作用增强,这强化了股权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但薪酬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影响被挤出;研发投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当期绩效,对其未来绩效也有着积极影响,且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对企业未来绩效影响的持续期数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异质性视角拓展了创新激励理论,对企业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ESG理念深入人心,利益相关者愈发重视企业ESG表现,管理者为迎合利益相关者的ESG诉求可能选择降低ESG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企业外部ESG披露与内部ESG实践解耦。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索企业ESG解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促进了企业ESG解耦,“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抑制了企业ESG解耦。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分心”程度会强化“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对ESG解耦的正向影响,削弱“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对ESG解耦的负向影响。研究发现从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角度揭示企业ESG解耦的动因,补充拓展了ESG相关研究,为利益相关者识别并约束企业ESG解耦行为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拓宽关于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以及机构调研经济后果的研究视角,以2013—2020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管理层激励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表现在机构调研次数和参与调研的机构数量越多,企业创新效率越高。其中,相比于买方或卖方机构单独调研,买卖双方的联合调研对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机构调研能够通过发挥信息效应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发挥监督效应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力、发挥激励效应促进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相比于保险和其他机构,券商和基金公司调研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更明显,并且机构调研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强。据此,在促进机构投资者调研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方面,得出对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和政府部门等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秉祥  李越  姚冰湜 《预测》2015,(3):40-45
本文以管理防御理论为基础,编制互惠量表并建立回归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互惠行为与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广义互惠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负互惠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平衡互惠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相关性不显著。本文探索性地应用互惠量表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应,为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3.
顾群  王文文  李敏 《软科学》2020,34(2):21-26
以2009~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从研发异质性角度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探索式创新有促进作用,对开发式创新没有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弱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探索式创新之间的促进作用,但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开发式创新的关系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2012-2016年中国生物医药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提出并验证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资源倾向机制及信号传递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资源倾向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通过信号传递机制释放的信号,对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作用不显著;银行贷款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两种方式相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德明  龙淼  龚红 《软科学》2006,20(1):37-39,52
从机构投资者持股直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和间接影响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归纳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公司绩效的具体方式,并介绍了国内外在实证方面取得的成果,最后结合中国情况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公司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对公司创新投入的解释作用不显著。在考察不同机构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时,发现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如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对公司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压力抵抗型投资者对公司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当检验企业创新行为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反向影响时,联立回归方程显示公司创新投入与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说明公司创新行为吸引了部分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企业而言,ESG水平不仅能够体现企业在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还能体现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投入,顺应了当今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2016-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加入政府补助作为调节变量研究政府补助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价值,政府补助在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成熟期企业的调节作用最强。企业可以通过提升ESG水平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并在市场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补助来激励企业注重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上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引导更多的企业提升ESG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深交所提供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持股规模和参与持股家数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促进资本市场信息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6151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检验机构持股如何影响企业并购绩效以及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受到何种因素制约的理论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持股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管理层持股、企业性质、独董占比和股权集中度在机构持股和企业并购绩效关系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它们均加强了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盈余质量、投资者信心与投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信心的保持与提升是投资增长和一国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投资者信心会影响企业投资行为吗?会计盈余质量影响投资增长的机制是什么?本文利用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对投资者信心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及其对企业投资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是市场层面因素和盈利性、成长性等公司层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盈余质量越高,信息透明度越好,外部投资者的信心越强;投资者信心的变化通过提高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对企业投资规模产生作用,这种正向影响随着盈余质量的提高而增强,投资者信心越强,盈余质量越高,企业投资规模越大.本文的结论也表明,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内部现金流、企业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