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编目工作上一般都认为除各种目录卡片外,一张书卡和一个书袋是不可少的,甚至还有用两张书卡的。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有书卡,读者在借书时只签一个名便可把书借走,对读者是很便的。但是据了解,图书馆所藏解放以前出版的书有90%不流通,解放以后出版的书几乎有20%左右不流通或不常流通。为每一本书都制书卡和书袋,结果并无用处,这足很大的浪费。同时,有些图书资料页数很少或只是单张,如制书卡和书袋还容易损坏书籍。因此,有的图书馆就把书卡、书袋取消了,可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图书馆工作,在我们国家里应该说还没有摆在应有的地位。我觉得应该和大家一块为加强图书馆事业做些工作,因为现在迫切需要图书馆来为四个现代化服务。我们图书馆在四个现代化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应该做的工作,实在是很多很多。图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人类的文化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很大程度上是靠书。人类的经验如果写成了书,那经验就变成文化了。转成文化以后,才能传下去,才能够推广。这是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一次讲话里讲的。现在我们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有许多工作,都积累了许多经验。我们有不少的干部,他们的知识是怎么长进的?主要是在自己工作里摸到一些经验。通过开会、听意见、看简报,  相似文献   

3.
大温哥华图书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拿大的大温哥华地区 ,有一个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其图书馆分布稠密 ,便于利用。各图书馆都免费对所有的人开放 ,办卡、借还书都很方便 ,服务周到 ,体贴入微。图书馆通过年报让居民参与管理和资助办馆。各图书馆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3,(22):6
朱永新:不能让孩子的精神食粮有安全危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中国图书商报》撰文:目前,中小学图书馆招标经费,在利益驱动下成为许多人眼中的唐僧肉。一些中小学的图书馆,已经从经济制约导致"无书可读"的窘迫,沦为利益怪圈里"有书无法读"的悲哀。我们耳熟能详的优秀童书,在许多中小学图书馆里几乎找不到踪影,而许多根本不适合孩子们读的书籍,却堂而皇之地站在书架上。  相似文献   

5.
无悔的青春     
弹指一挥间,花季少女不觉已迈进了"知天命"之年.回首这与书相伴的三十多年,有泪水也有欢笑,但我没有遗憾,有的只是对图书馆工作永恒的热情.每每与同事谈到图书馆工作,总忍不住脱口而出:"图书馆是个清静之地,与书相伴,你也会沾染上书香之气."我很庆幸,在这越来越浮躁的世界中还有一方净土属于我,不,也许说我属于这方净土更贴切吧!  相似文献   

6.
图书流通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和最繁重的工作。但在很多图书馆中,这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有较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探讨和解决。根据我的调查,读者借书最耽误时间的是查目录和等待提书,最麻烦的是填写借书记录卡、还书限期单和书袋卡。拿高等院校来说,因为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读者普遍有较多的个人借书卡,如我院规定教师、医生有十张卡,学生有四张卡。另外,每个教研室和班还可办理集体借书二十至一百册。每借一种书,必须由读者填写一张借书卡的借期、书名、书号.一张还书限期单的借书证号码与还期,一张书袋卡的本人签名。不熟悉各种号码的读者,随时都有填错的可能。借期和还期也往往会算错和填错。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减少读者的麻烦和工作人员答复询问的工作量,我建议在出纳台推行打号借书法,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与图书馆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光辉的一生中,有许多日子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他们不但善于利用图书馆所提供的书刊资料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且十分关心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建设提出过一系列的见解和理论。革命导师利用图书馆的活动是他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我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福建省图书馆于1993年3月创办了全省唯一一家专营各种图书馆用品的闽图文化贸易公司。几年来,该公司本着“用户至上、服务基层”的原则.不断开拓进取,与全国图书用品设备厂家保持密切的业务联系,向全省各行业的图书馆、资料室提供各类图书馆用品,主要有书架、书车、书梯、日录柜;自卡、书后卡、书后袋、书标、计算机卡、各娄导卡;图书登记簿、种次卡、报刊卡、期刊卡,以及其他辅助用品如铁书立、借书证、期刊盒等,并可为用户订制特殊规格的图书馆用品,还对外承接报刊装订业务。  相似文献   

9.
王芳 《图书馆建设》2007,(5):104-106
由于出版业纷繁复杂,影响图书出版因素诸多,导致了一书多号,一号多书等许多不规范现象,给图书馆采购及著录工作带来了困扰。本文对目前图书中使用不规范ISBN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机读目录中应采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除创建并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实际工作外,还进行了大量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在工作中,不仅广泛使用了许多图书馆,并积累了相当可观的个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中大学生窃书现象日趋严重,引起了图书管理人员的极大重视。本文从和为科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当今大学生窃书的特点进行了阐述,认为年轻无知不成熟、自私及逆的心理是导致窃书行为发生的基本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及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大学生窃书的五条措施。这些措施对防止大学生窃书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事业是国家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同志认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三十多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规模可观的发展,并在实践中积累许多可贵的经验,这些成就是旧社会图书馆事业无法比拟的。随着四化建设的进展,图书馆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与了解。特别是一九八○年中央书记处听取了图书馆工作问题汇报,并通过《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之后,许多地区和单位的图书馆,工作力量得到充实,工作条件得到改善,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但从我国已具有十亿人口和正在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实际衡量,我国图书馆事业不论就其发展数量或服务质量而言,都远不能适应客观需要。当前的问题是,受  相似文献   

13.
正如O·C·丘巴梁所说:“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任何政府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或学者和思想家,能够象列宁那样关怀图书馆的工作,并对图书馆事业如此重视。”从目前收集到的材料来看,列宁撰写或签署的有关图书馆的论文、演讲、书信、各类文件稿、手令等,总数有两百余件。列宁的言论绝非对图书馆工作中某些局部问题的个别看法。悉心研读就会发  相似文献   

14.
加强图书馆藏书补充和保证图书供应,列宁一向非常重视。他不但强调对图书馆书刊分配工作应予保证和满足,而且还特别要求对图书馆的图书供应工作进行彻底的改革,与此同时列宁还要求在法令上给予明确的规定“应积极设法做到,使报刊和书籍按照规章的规定全部无代价地分配给各图书馆和图书室,分配给正确地为整个国家、全体工人、士兵和农民群众服务的图书馆网和图书室网。”并把接近工农群众的公共图书馆和阅览室作为分配的重点。列宁强调指出“如果每一种苏维埃图书出版后经过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邮寄借书是图书馆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早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就已受到列宁的关注。他认为要“使图书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流传”,“务使图书本身能达到读者跟前,因此就不能不利用邮政局,不能不建立各种各样的流通形式”。后来,他还以提问的形式,希望教育人民委员部图书管理处关于图书馆“是否通过邮局寄书?”能够及时给以答复。列宁的这些教导,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我国,早在1921年就已建立了“上海通信图书馆”。在党的领导下以通信方式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借书读者遍及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华侨,使远近各地的进步知识分子、有志青年、千千万万的无产者,都能看到马列的书,接受革命的熏陶”。上海通信图书馆”的建立为配合我党的革命斗争,写下了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出版了“列宁论报刊”一书,书中收入了列宁著作三百○九篇(包括全文和摘要)。这些文章论述了报刊工作的各种问题和报刊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了列宁关于布尔什维克报刊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主要言论。  相似文献   

17.
兴山县图书馆是八○年七月同文化馆分家建立起来的。建馆一年多来,单位渙散软弱,机关工作效率低,馆藏建设一直是薄弱环节。表现有五个方面,一是图书藏借混乱,摸不清家底;二是馆藏优莠不分,妨碍宣传流通中的健康性;三是目录体系极端紊乱,多数是有书无卡或有卡无书,排架错杂,检索困难;四是历年来分编积压遗留大,上码下堆的“死书”多;五是期刊杂志零散混乱,没有分类编目。由于存在上述表现,读者长期来借阅图书,馆员无所适从,直接影响着图书事业的发展和为生产、科研、科普服务。通过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对克服涣散软弱的指示和中央(81)30号文件,图书馆干部职工联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的今天,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时间观念,讲经济效益,图书馆工作也应如此。目前在采用单轨制流通图书的图书馆中,有不少图书馆(有的是省级图书馆)是采用书卡流通图书的。笔者认为这种流通方法不太理想,不如取消一书一卡,用借书证流通图书为好。其原因分述如下: 要分编一本图书,本来工序就多,再加上海本书又都要贴上一个书袋,装上一个书卡,就更显得工序繁杂,而且书卡上还要刷一次片,打印一次藏书号(登录号)。且不  相似文献   

19.
得到一本作者题字的赠书。常有一种特殊的快感。赠书者有熟悉的,也有不那么熟悉的,甚或有的只是初次见面。对于都是以笔耕为业的人来说,一书相传,便似乎缩短了彼此距离,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许多话题。记得在巴黎时,  相似文献   

20.
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与学说的继承者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一向十分重视图书馆事业。诚如苏联图书馆学家丘巴梁所说:“世界上还从未有过任何政府活动家和政治活动家,或学者和思想家,能够象列宁那样关怀图书馆的工作,并对图书馆事业如此重视。……列宁的言论提供的绝不是对图书馆工作中某些局部问题的个别看法,而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图书馆事业的设置和发展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和在原则上完全崭新的纲领。这个纲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事实正是如此。列宁关于图书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