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现浇砼结构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2.4.1条规定的允许砼强度值拆除底模支撑后,有可能承受到上部传来的对结构不利的施工荷载,其结果由于承载力的不足而产生结构裂缝,给结构安全带来隐患。通过对某工程的楼板结构裂缝的分析,提出现浇砼结构底模支撑拆除应具备的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现浇砼结构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第 2.4.1条规定的允许砼强度值拆除底模支撑后,有可能承受到上部传来的对结构不利的施工荷载,其结果由于承载力的不足而产生结构裂缝,给结构安全带来隐患。通过对某工程的楼板结构裂缝的分析,提出现浇砼结构底模支撑拆除应具备的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3.
厚度2.8 m的现浇混凝土楼板的重量远大于危险性较大模板支撑体系规定的荷载值,采用通常的模板支撑架不能满足立杆稳定性验算的要求。设计超厚板独立支撑模板支撑体系,在模板支撑架立杆上布置应变测点,采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应变数据。分析显示:局部测点应变值偏大与模架下方立杆偏心受压有关,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瞬间动载远超静态荷载应变允许值等现象。建议应用类似模板支撑结构时,设计更为合理的立杆上方承载装置;浇筑和振捣混凝土形成的动荷载是模板支撑架的安全隐患,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动荷载与模板支撑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砖混结构房屋的楼板灌续开裂是一种质量通病,在多层住宅工程中尤为突出.楼板灌缝开裂,有的在工程竣工前即出现,也有的在使用之后才出现.楼板下面天棚的开裂多于地面的开裂。楼板灌缝开裂轻者影响美观,重者造成极维渗漏水,是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调查分析,造成板缝开裂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本身不合理,二是施工操作不当,三是原材料和管理上把关不严.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原因:1.混凝土强度不等引起开裂.如设计时选用的楼板是C20或C25预应力混凝土板,现场灌板缝施工一般采用C18或C20细石混凝土,而有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双曲拱桥泡沫混凝土层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力学响应,运用等效方法将椭圆形车辆荷载转化为等效矩形荷载,建立了双曲拱桥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车辆荷载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的力学响应,确定了拉应力、剪应力和挠度最不利荷载位置.结果表明:相比均匀地基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双曲拱桥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板底拉应力与顶部剪应力最不利荷载位置发生了改变,挠度最不利荷载位置不变;在双曲拱桥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结构设计中,以纵缝边缘约1/4跨位置板底拉应力、横缝中间一侧靠中线位置板顶剪应力和纵缝边缘中部位置挠度为设计指标.分析结果为双曲拱桥不等厚基础上连续配筋混凝土板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预测施工期间混凝土结构的可变材料荷载(VML),在立杆中产生与实际VML相同荷载效应的等效均布荷载(EUDL).对混凝土浇筑前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VML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到其统计特征,并进行随机建模,推导出其空间相关性,建立了模板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机动法分析立杆轴力影响面的特点,对模板面施加随机荷载,计算出与实际VML具有相同荷载效应的EUDL.基于一般情况下荷载标准值的取值方法,得到混凝土浇筑前VML的建议取值.结果表明:在不同施工现场所调研的VML差异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加,随机场零均值荷载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VML的推荐值可为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和安全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已经成为共识。该文通过对比分析3种间歇载荷模式和持续载荷模式分别对荷载与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确定混凝土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实验室模拟方法。为此,试验研究中制作了3种不同强度等级(C30、C40和C50)混凝土并考虑了3种压力水平(20%、40%和60%),设计了仅受荷载、荷载与冻融循环耦合以及荷载与腐蚀耦合3种工作条件。结果表明:这3种工作条件下混凝土在间歇载荷模式时强度衰减规律与持续载荷时一致;使用间歇载荷来模拟混凝土在载荷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可行,且P2方案(重复荷载交替2次)与持续载荷模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持续荷载下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2.5%,5.0%和10%Na2SO4溶液(质量分数),以及承受不同应力比(0.25%和50%)弯曲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规律、特点.结果表明: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腐蚀,其损伤劣化包括初始劣化段、性能改善段和性能劣化段.腐蚀溶液中Na2SO4浓度从2.5%增加到5.0%,混凝土失效时间缩短了25%左右;Na2SO4浓度增加到10%,失效时间缩短了40%.弯曲荷载在腐蚀后期加速混凝土的损伤劣化速度,应力比由0增加到25%,混凝土破坏时间降低15%;应力比增加到50%,其破坏时间降低25%~35%.此外,用SEM、能谱和XRD分析了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作用下的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9.
以泉州市政府行政管理服务中心大楼600mm×4470mm梁截面的大梁施工作为案例,介绍了其模板支撑设计和搭设技术,解决了单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时荷载过大,难以支撑承担的问题,保证了单梁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满足了超重单梁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柯西不等式的推广定理 1 :设aij>0 (其中j=1 ,2 ,… ,m ,i=1 ,2 ,… ,n) ,则( ni=1∏mj=1aij) m ≤ ∏mj=1 ni=1amij) (1 )当m =2时 ,即为柯西不等式 :( ni=1aibi) 2 ≤ ( ni=1a2 i) ( ni=1b2 i) (2 )  一、引理 (权方和不等式 )  设xi、yi∈R+,(i=1 ,2 ,… ,n) ,m >0 ,则( ni=1xi)m +1≤ ( ni=1yi)m · ni=1xm+1 iymi(3 )式中等号当且仅当 x1 y1 =x2y2 =… =xnyn时成立。证明可参见[1 ] 。二、定理的证明对m用数学归纳法。当m =2时 ,即为柯西不等式 ,结论…  相似文献   

11.
周香  都宝平等 《物理教师》2002,23(1):51-51,57
20 0 0年 1月 1 5日早 8时许 ,韩王矿南路架空线 1 1杆与 1 2杆之间档距内导线呈三相正弦波上下振动 ,振动幅度达 4 0 0mm左右 ,时刻都可能导致金具的破坏而造成停电或人身伤亡事故 ,其具体情况如下 .1 线路概况线路的自然位置及风向如图 1所示 ,线路杆为 1 2m水泥电柱 ,埋深 2 .0m ,线路档距为 6 0m ,导线为LGJ-2 4 0 .发生振动档距在 1 1号杆与 1 2号杆之间 ,此档距跨公路 ,导线距路面 5 .5m ,二侧相邻档距内导线振动幅度小 ,线路没有防振措施 .图 1 架空线路的自然位置及风向2 气象条件导线产生振动的前三天至发生共振的当天…  相似文献   

12.
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要求且不增加工程投资的基础上,为了加快混凝土施工的进度,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土组分之一——粉煤灰的掺量,来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粉煤灰掺量设置五个试验区,通过对试验区泵送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两个指标的研究,得出结论:掺入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强度均有有利的影响;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泵送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发展缓慢;当粉煤灰掺量在35%以内时,泵送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而发展迅速,但是当粉煤灰掺量达到40%时,泵送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较35%时发展缓慢.此项目的研究可为相似工程加快施工进度,并获得较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和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废砖作为再生骨料,并与天然骨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研究废混凝土骨料、废砖与天然骨料的混合比及水灰比、废砖吸水率产生的附加水等对再生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采用废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时,配置的混凝土强度随废混凝土再生骨料比例的增加而先减后增,当废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比例为100%时,其强度可达基准强度的92.2%;仅采用废砖作为再生骨料时,配置的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基准强度,当废砖再生骨料的比例为100%时混凝土强度仅为基准强度的69.9%;将废混凝土和废砖同时作为骨料得到的混凝土强度随废砖比例的提高而下降,随废混凝土再生骨料比例的提高而提高,当废混凝土、废砖和天然骨料三者的比例为50%、25%、25%时再生混凝土强度为基准强度的119.1%;考虑附加水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水灰比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表面等离子器件尺寸过大、不能通用集成的问题,采用对称梯形、金属-介质-金属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能够光电集成的硅基波导。设计波导的芯层面积越大局域化强度更高,梯形波导顶角145°时局域因子能够达到96.8%;内部芯层越宽电场局域化程度越高,传输距离越长;当芯宽50nm时,梯形波导间距大于900nm能提高耦合效率、降低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拟以聚丙烯混凝土为基体,采用钢纤维不同分布形式配制钢-聚丙烯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对比试验,分析钢-聚丙烯纤维混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破坏形式。结果表明,双层层布式施工工艺钢-聚丙烯混凝土强度优于单层层布式和混杂分布钢-聚丙烯混凝土;当双层钢纤维掺量在1. 2kg/m2层时,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和抗折强度比聚丙烯混凝土分别提高了5. 8%、15. 3%和16. 7%。根据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特征和纤维不同取向的效率系数,在考虑同条件经济用量前提下,层布式对混凝土抗折和抗拉强度有所增强,尤其是受载破坏后保持混凝土基体的整体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擂台题 (5 4 ) :证明或否定若a、b、c为△ABC的三边长 ,实数λ≥ 2 ,则(b+c-a) λbλ+cλ +(c+a -b) λcλ+aλ +(a +b -c) λaλ+bλ ≥ 32①引理 若m、n∈R+ ,实数 p≥ 1 ,则(m +n2 ) p≤ mp+np2 ②证明  (1 )当 p =1时 ,②式等号成立 ,(2 )当 p >1时 ,令 f(x) =xp(x >0 ) ,这时 ,f′(x) =pxp- 1,f″(x) =p(p -1 )xp - 2 >0 ,所以 f(x)是 (0 ,+∞ )上的凹函数。因为m、n∈R+ ,由琴生不等式知f(m +n2 )≤ f(m) +f(n)2 ,即有 (m +n2 ) p≤ mp+np2 ,当且仅当m =n…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历史对饱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φ150×300mm的圆柱体试件,对饱和混凝土试件在不同荷载循环次数(0次、25次、50次、100次)与不同应变速率(10-5/s、10-4/s、10-3/s、10-2/s)作用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荷载循环次数以及应变速率对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历循环荷载历史后的饱和混凝土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先增大后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总体呈增大的趋势;随应变速率的增加,饱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整体上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1.4  2 .2 0 8× 10 5  3.6 0°  4 .a  5 .5 4  6 .x≤ 3且x≠ 2  7.6  8.32  9.8  10 .x =3  11.(x +y + 2 ) (x +y - 2 )  12 .12 a或 32 a  13.2 0 0 3 14 .12 0  15 .(3+ 2 )a  16 .4 0 0 80 0 3(或 2 0 0 2 2 - 1)二、17.C  18.D  19.D  2 0 .C  2 1.B三、2 2 .原式 =- 11.2 3.解方程组 x +y =m + 2 ,4x + 5y =6m + 3.得 x =-m + 7,y =2m - 5 .∵它的解为正数 ,∴ -m + 7>0 ,2m - 5 >0 .即 m <7,m >52 .故 52 <m <7.因此 ,当 52 <m <7时 ,原方程组的解都是正数 .2 4 .连结…  相似文献   

19.
当住宅施工进入装饰阶段后,某些环节往往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为提高工程质量,应采取各种措施消除缺陷.1 消除楼地面的空鼓,裂纹,起砂在主体施工时,严格控制楼板标高.消灭面层薄厚不均匀引起的龟裂现象.楼板吊装时要拔缝2~3厘米,不得有“瞎缝”;板缝中杂物必须在灌缝前清理干净,并提前浇水润湿;灌缝时一定用钎子将细石砼捣实,细石砼上表面应低于板面20厘米左右,灌缝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并保持潮湿状态不少于7天.灌缝应在上一层楼板吊装完时为宜.  相似文献   

20.
“水银溢出”是中学物理热学部分的一类典型问题 ,其特点表现为 :分析条件隐蔽 ,临界取值复杂 ,所求结果通常需要讨论、验算 .正因如此 ,这类问题无形中成为许多学生认知中的难点。本文仅就常见题型作一归类分析 .一、水银因“倒置”而溢出例 1 长L=1 0 0cm且一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中 ,有一段长h=2 0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部分空气 .当管口向上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l1=49cm ;当管口向下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为多少 ?(大气压强p0 =76cmHg)解 :设倒置时气柱长为l2 cm ,则 :(p0 h)l1 =(p0 -h)l2代入数据  (76 2 0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