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学校最高管理者的校长,其高度的角色认同感往往容易使他们自己凌驾于教师之上,受"我是校长"、"我是长官"意念的支配,其长官意志、行政  相似文献   

2.
柳泽泉 《上海教育》2006,(7A):50-50
在学校组织中,校长是一种特定的角色。他应该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同时他要对学校实施有方、有序、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有思想、有追求、有化、有制度的学校教育管理。而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还要有自觉的服务意识,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认为,校长与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相互理解、支持的、共存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校长的管理意识日益受到关注,从理想状态看,校长应该被冠以教育家、思想家、管理家等美誉。但作为对现实的回应,笔者认为校长首先应提升五种意识,即管理观中的服务意识、教师观中的资源意识、权力观中的人本意识、评价观中的发展意识和学校观中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尽快走出传统学校管理的误区,实现从管理学校到领导学校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是所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指挥员,承上启下,地位十分重要。笔者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演好这个角色,使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必须掌握好以下原则:一、职责,找准坐标。在学校行政管理上,副校长是“兵头将尾”,校长是“主角”,副校长是“配角”,工作中我首先给自己准确定位。为当好这种配角,我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整体意识。学校工作是一盘棋,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应该从学校大局出发,不能损“公”利“己”,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要做到分工要当家,分工不分家,分工不乱抓。二是核心意识。自觉维护校长的权威,做好…  相似文献   

5.
角色认知障碍如果校长不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多重性的特点,难以准确地掌握各种角色规范,错误地进行角色适称与否的判断,那么,就会被认定为角色认知障碍。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有的校长还难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多种角色,或只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领导者,全面负责领导学校的行政工作,而没有认识到自己还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服务者;或只明确自己是学校管人、理财、用物、处事等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却不知道自己还是教师的教师,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等。因此,在处理领导职务与领导职责的关系中,有的校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6.
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与行为直接影响着学校课程变革的进程和水平,决定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较弱,课程领导效能不高.要加强和改善校长的课程领导,必须从转变校长的领导观念,重塑校长角色,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改善组织结构以及加强学校与校外支持力量的合作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学校长要有角色意识,做符合现代管理的校长,具有现代校长形象及领导风格。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学校事务的管理者,兼具沟通"上下""内外"的双重身份.学校管理既关系到学生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也关乎到学校日常的良性运行.校长的管理能力不仅需要自我养成,更需要制度培养.男女校长因性别角色不同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和行动,有着各具特色的管理风格,在学校场域中,校长在日常事务的领导和管理中承担着多重角色,其既要保持管理角色的多样性,又要维持多元角色的稳定性,实现学校的全面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的性格,往往就是学校领导者的性格,一所学校走过的道路,往往就是学校领导者思维发展的历程。因此,校长的领导观推动着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校长的角色折射着学校管理所追求的简约、精细与人文之道。校长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明确学校是什么处于什  相似文献   

10.
张峪铭 《教书育人》2006,(10):25-26
新任校长大多角色意识浓,工作表现欲强,他们深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往往急躁求效,“三把火”一烧,却事与愿违。新校长要想顺利地开好头、打开局面,我认为应念好“四jie”真言,把握“四jie”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戴继根 《教育》2013,(6):21-22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的威信是校长能力的外化,是"无言的召唤,无声的命令"。校长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有效实施自己的管理理念,贯彻自己的管理思想,除了要拥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等,还要讲究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与教师的经常接触。一个不与教师接触和交往的校长是脱离群众的校长,迟早会被教师所"抛弃"。但校长与教师交往  相似文献   

12.
谈学校管理中校长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利 《宁夏教育》2004,(1):24-25
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创造潜能,增强其对事业和社会的责任感。制约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管理决策的程序和效度是十分重要的。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决策中的主要角色,其民主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教师主体参与的程度,进而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工作的成效。学校管理实践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证明:如果充分重视广大教师的主体参与,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给学校管理工作造成被动与困难,降低校长的威信和削弱校长的影响力。校长应自觉增强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3.
邹丹 《培训与研究》2005,22(5):86-88
中小学校长担负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引领职责,其自身必须要认识并实践“校长”的角色规范和要求,也即增强“校长”的角色意识。从当前来看,就要加强领导意识、学者意识、资源意识、特色意识和协同意识。  相似文献   

14.
《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一书共分五大板块:"校长角色与职能"、"校长权力"、"校长轮岗制"、"校长选拔、任用与管理"、"校长培训与专业成长"。专家们阐述的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实例、一个个生动的学校管理良方、一个个有效的政策理论决策,每时每刻都在震撼着我的心灵,触动着我的神经,让我心悦诚服,让我更进一步明晰了办学思想与理念,明白了一名合格校长应该具备的素养,明确了一名校长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这本书给我们这些工作在农村的一  相似文献   

15.
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乃至于现在,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校长(本文中的校长均指中小学校长)的行政领导职能,给予校长相应的行政级别和待遇,为校长提供行政管理培训等,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们不能“浓化”校长的行政领导角色,校长也不能仅仅陷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之中,这是因为校长不仅仅是行政领导,还应该是“首席教师”和学术领导,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长除了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课程领导能力,切实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职责。一、体现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方面1.课程机制课程专家施瓦布认为,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师、学生代表、社…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乃至于现在,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校长(本文中的校长均指中小学校长)的行政领导职能,给予校长相应的行政级别和待遇,为校长提供行政管理培训等,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们不能“浓化”校长的行政领导角色,校长也不能仅仅陷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之中,这是因为校长不仅仅是行政领导,还应该是“首席教师”和学术领导,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长除了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课程领导能力,切实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关于校长角色的讨论和研究逐渐增多。在传统的角色定位中,校长曾被视为教育家或社会活动家,然而,较多的时候,校长被看成是一位官员——对校长的任命、提升和评价往往与对其他政府官员的做法类似,并且,校长的职责之一往往就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由于校长经常来自于教师,他们依照任教师时候的经验管理学校,缺乏进一步的培训来增加作为学校领导者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民办学校的校长有几重身份,既是董事会决策的执行者,又是学校管理的责任者,当然也是全校师生的服务者。校长领导力的提升不仅要依靠董事会的支持和校长个人的主观努力,更要获得广大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教师对校长的支持程度反映着校长领导力的影响程度。民办学校校长当然深谙其道,在教师管理中大多非常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制度管理、效益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等,其目的是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和打造教师队伍。然而,在实际管理中,校长们也容易陷入一些误区。综合目前民办学校校长的教师领导力现状,笔者认为,校长们要特别避免陷入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正>现实学校管理中,副校长一直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岗位。因为在学校管理职能上,上有校长,全面主持工作;下有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实施。副校长处于其中,容易担当起"传声筒"或"二传手"的角色。如有的副校长把校长的工作简单交给教导主任去完成,自己成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旁观者。副校长是学校管理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成长不容忽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实践进程经历了潜意识阶段、意识阶段与显意识阶段。从校长对课程活动的认识水平和在课程领导中的自觉性程度分析,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主体形态总体上呈现出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走向。达到显意识阶段的校长课程领导,校长对课程改革、课程领导的认识与实践有了更为鲜明的理论自觉和能动创造的特征。这既源自校长自身的一种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内在力量,也源自于外在支持性因素的增长,从而促进了校长"自为自觉"课程领导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