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长负责制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校长负责制不是源于列宁的“一长制”,列宁的“一长制”是一种可借鉴的体制,福特主义不应该否定,“鞍钢宪法”不能应用于学校管理,所谓新的学校领导体制不可取,校长负责制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主要有三种领导体制: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在这三种领导体制中,校长负责制以其特有的优势最终被确定为我国中小学内部现有的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能,极大地调动了校长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这种领导体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校长负责制究竟是不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领导体制?还有那些方面需要得到改进?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迫切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长负责制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体现了学校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进步。在近三十年来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发展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以及在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国家财政体制、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推崇教育家管理教育理念的背景之下,发现校长负责制运行的问题,在现代学校制度要求下重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实行校长负责制是比较合理的学校领导体制,比较以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个结构概念,是由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组成了学校领导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其中上级领导是前提,校长全面负责是中心,党支部保证监督是基础,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是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创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学校教育中要实现这个目标,管理的创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呼唤着非理性管理的实施并对传统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目前中小学校领导体制的校长负责制必须适应这一形势进行改进与完善,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领导体制。本文认为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处理好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政治权威与学术权威、校长负责制与校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唯如此,才能深化这一领导体制的改革,才能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教育行政体制的深化改革,大部分技工学校在学校管理上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行是事业单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变革。一方面,它为技工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另一方面,校长负责制做为一种体制,其自身的完善也面临着一系列令人困扰的问题。 首先,校长负责制给校长规定了哪些权力和义务呢?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国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和完善着校长负责制,实践证明,推行校长负责制能够优化学校管理,把学校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要真正发挥校长负责制的管理职能,选好副职搞好副职在校长负责制中的角色定位就显得异常重要了。笔者依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心理感受,仅就如何搞好校长负责制下副职的角色定位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稳定和提高,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校长负责制作为我国近二十年来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实践证明它对于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确有裨益。但是,从现有的理论认识水平和实践发展水平来看,我们对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校长管理、校长权力与监督等方面的理解和操作仍然存在着较多模糊的、不明确的地方,这从体制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操作的实然状况,我们对江西省重点中学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现状作了一个多层…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建立五十年以来,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 的变化,从校务委员会(建国初期)──校长负责制(1950)──党支部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8)──以工宣队、贫管队等为学校领导机构 的管理领导体制(1966)──党支部领导下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 校长负责制(1984)。本文分析了各类领导体制变化的时代背景和内 涵,并阐发了在领导体制与社会发展、领导体制内部关系及形式等方面 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校长负责制理论基础以及总结建国后中小学领导体制演变历程,论述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三要素的内涵是:校长全面负责是核心,党支部保证监督是根本,教职工民主管理是途经。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形式与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改变了以往领导体制带来的责权分离的弊端,校长有了权,就同时有了责任和义务,就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工作,大大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可是,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又伴随着产生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够健全、教职工的权利得不到保证等许多新问题。因此建立校长的权力调控和制约机制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建立校长权力调控和制约机制的意义实行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人,具有统一指挥各项工作的权利,并对有关重要问题实施最终的决定权与否决权…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校长的管理质量。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校长不但是行政权威中心,更是学校的灵魂,每个教师的工作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校长的影响。因此,当好校长,是管理学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9期发表的阎德明的《要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含义》一文中指出:“‘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是校长负责制的主要的内涵。外延和构成要素。”但笔者认为,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不应包括“上级领导”。按《中学管理》(原国家教委人事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校长上岗培训教材)第二章第二节“中学领导体制”中的论述,校长负责制是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是中学领导体制的组成部分。中学领导体制还包括中学隶属关系,如“我国中学的隶属关系,一般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自建国后经历了七次变更,从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到1989年以后主要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最终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6.
一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校长负责制是一种个人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它是相对于委员制和集体负责制的领导体制而言的。这种个人负责制和集体负责制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一,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成员的权力是不平等的。校长拥有最后决定权,在委员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高等学校管理中一种新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它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广大读者从理论上提高对校长负责制的认识,促进高校管理科学化,本刊特从论述校长负责制的稿件中摘其部分刊登于下,以供大家研究讨论。编 者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责任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等7种主要领导体制,实质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委员会制、党委制和一长制。分析整理历次体制变革的过程与特点,对于理顺学校内外部关系、推动学校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在理论上较能综合平衡各方关系的机制。同此前的几个管理体制相比,校长负责制在整体性理念与制衡原则上有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体制设计与制度规范上的瑕疵:1.难以充分代表教职工的意志与利益。在现行的校长负责制下,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是校长的领导,是校长的责任所向,加之一些重要的管理人员的任用仍然是上级委任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校长只惟上而置教职工的意志与利益于不顾的局面,不利于学校的民主管理。2.不符合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在现行的校长负责制中,决策与执行被合二为一。在知情权得…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最明显的成效就是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已经实行了校长负责制。这无疑给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使之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校长负责制与理论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了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