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经济前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它产生、形成于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重要作用。依据这一科学观,中国共产党三代主要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相似文献   

3.
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什么“历史的误会”,而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阶段转向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暴露无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规律。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接受国际无产阶级援助  相似文献   

4.
刘波  刘丽萍 《新高考》2007,(5):57-60
【考点指津】 1.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能产生在经济十分落后的封建社会,必须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日益暴露的情况下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破坏陛的深刻分析和认识,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丰义所代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I业,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矛盾更加剧烈。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日益增多;另一方面,资本家把机器变成残酷剥削工人的工具,把工人推向贫…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得出社会主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这一结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从实践上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政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东欧一些国家的动荡,使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一场严峻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但也离不开他个人的主观条件。刘少奇具有的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与高超的理论思维能力,独特的个人经历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对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资本主义与现代性所具有的同质性而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即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已有一个半多世纪,但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的时代性价值并未因此而减弱,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21世纪,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当下,时世界、尤其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深刻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马尔库塞、莱斯到高兹,他们在把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哲学文化批判转变成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批判的同时,把古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变成一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生态学批判。基于此,当时任职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本·阿格尔在1979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将莱斯的两部著作盛赞为对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最清楚、最系统表述”,并宣布了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支派和环境政治社会理论新流派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大工业建立的世界市场、由此形成的世界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得以产生的经济、文化前提。而“三种主要思潮”,则是其借以诞生的主要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趋势,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愿望。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逐步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着重阐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以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大工业建立的世界市场、由此形成的世界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得以产生的经济、文化前提。而“三种主要思潮”,则是其借以诞生的主要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所以,马克思主义千言万语,说到底,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一百多年来,资产阶级学者反对马克思主义,主要反对的是这个原则。近年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首先攻击的也是这个原则,这就不足为奇了。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灭亡,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过这是个不该诞生的制度。相反,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在新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使劳动者在形式  相似文献   

14.
毛宏良 《中学历史教学》2007,(1):29-32,77-78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逐渐高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指引着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第二国际建立。二十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逐渐高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指引着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1871年,法国巴黎工人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第二国际建立。二十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迅速地扎根,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先锋与桥梁作用分不开的。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之所以能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近代以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最终必然结果,而且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斗争的实践需要,更是当时国内外时代背景下中国思想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弊端进行反思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属于人民民主权利的根本属性。早在19世纪末,作为从传播资本主义商贸信息到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舆论监督,随着资产阶级报纸的产生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舆论监督就成为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舆论理论,应用于中国社会实践,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舆论理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报告又作了明确阐述,体现了中国广大人民真正享有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8.
[时间断限]世界近代史,从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复习要求]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新出现的理论思潮,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新思潮。后马克思主义肯定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理想,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传统,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新的探讨和分析。另一方面,后马克思主义又主张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力图通过解构,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历史之大事,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在书写时不可回避的内容。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叙述,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导向与制约;但教N-书的叙述又在塑造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反过来影响到社会下一阶段的发展。因此,以民国时期中学世界史教科书为窗口,考察国人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认识,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