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写好教学论文本没有“捷径”可言。一线教师要写好教学论文,惟有自己在平时多读、多做、多写、多改,“以多取胜”。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农村学校学生写作文存在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不敢于写、不乐于写、不愿意写。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逐步做到乐写、会写、愿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3.
进入高年级,作文成了困扰师生的难题。有的教师主张多观察、多读书;有的主张多写多练;有的主张以说促写;有的主张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让学生放开手脚,尽情地去想象,愉快地作文。习  相似文献   

4.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后面会有两种字,一种是会认的字,一种是会写的字。可见,识字教学以多认少写、识写分开为原则。其好处在于:一可以减轻学生负担,防止识写相互掣肘,而导致认不快也写不好,二是多识字有利于学生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认字对学生的阅读口语、写话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那么,识字教学又存在着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学生习作的次数,要求多写多练。但是,如何提高习作效益,让学生的习作观念由“写完为止”转变成“写好为止”?  相似文献   

6.
"多读多写"被首次写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普遍没有实施真正意义的多读多写。真正重视多读多写,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才能落地,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本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研讨的课题。“多写、少批、重评改”的教学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写作教学的依据。“多写”是教师们所重视的,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两个小作文,两周一个大作文,可谓“多写”,但收效仍不大,其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评改”这一写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书面语言的训练.要让学生多写、多练、学会仿写、缩写、继写、即兴作文,写人、写事、写物、坚持写日记.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才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作文“怕写”“假写”的根源不完全在于学生词汇贫乏,而主要在于缺少素材“无米可炊”。改变目前学生作文状况的办法是:多说,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规定内容每天一说;多读,从文学宝库中去汲取营养;多写,确定话题让学生去写,说与写结合;多评,师生共同评价作文,交流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翁洁燕 《广西教育》2010,(22):48-48
识字教学中有一个认字与写字关系的问题,“只认不写,先认后写,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教学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识字教学的内涵。然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探究适合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的识字教学模式却是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训练的经验可以用“多读多写”加以概括,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谓“习得”与“历练”都是这个意思。当前,对这个经验的认识有两点值,导注意:一是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好办法,只有让学生多读多写;二是现在学生没有时间多读多写,加强写  相似文献   

12.
巴金先生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练多了,就能触类旁通,熟能生巧。每学期我总是有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但是多写多练应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所以要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3.
写教学随笔是我规定自己每周必须完成的事情。有时每天课后写点儿,有时一周写上几篇。不求多、不求精,日复一日,课就这样上着,随笔就这样写着。某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的教学随笔中缺少些什么。于是,我把以前写的找出来一篇篇看。我明白了,那些随笔更多的是从教学流程是否合理与顺畅、教学任务是否恰当与有效、学生作品是否完成与美观等角度来写的。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激情,消除学生"谈写色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乐于写作,大胆写作,并为学生的写作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写,写  相似文献   

15.
冯业芹 《考试周刊》2011,(83):63-64
江苏语文高考卷作文七十分,所以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得高分则语文得高分。所以现在不少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甚至要求每天写一篇。要写好作文多读多写固然很重要,但总是机械性训练,会使学生厌恶写作,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想学生写好作文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6.
马彩霞 《现代语文》2007,(8):101-101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界提出了"多认少写、认写分开"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多认识一些汉字,同时降低写字的难度,提高写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认为.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多读多写,而且要“有分析地多读,多写”。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密切关联.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做有价值的阅读与思考,课文成为摆设,以致学生产生学课文没什么用的错误认识。那么,如何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在日常阅读教学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关键就在于如何发挥读对写的指导作用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作文“怕写”“假写”的根源不完全在于学生词汇贫乏,而主要在于缺少素材“无米可炊”。改变目前学生作文状况的办法是:多说,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说起,规定内容每天一说;多读,从文学宝库中去汲取营养;多写,确定话题让学生去写,说与写结合;多评,师生共同评价作文,交流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读写结合无疑是理想的途径。长期以来,我不断尝试,坚持以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效果极其明显。学生从厌读怕写到喜读爱写,全面提高了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在"多"字上下工夫."多",有多种含义,诸如众所周知的多读(读书本、读社会、读人生等)、多记、多写、多思等.本文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写多",即对不善于写作的学生教他如何把作文写得长,写得多,哪怕废话连篇.试想,如果学生连废话都不会写的时候,却让他写精品佳作,无疑就是拔苗助长,建空中楼阁.其道理一如小孩学走路,在小孩连走都不会的时候,就让他学跑,结果肯定是摔跟头,而摔的结果就可能是以后连走都不敢了.学生们的"作文恐惧症"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在学生们连写都写不出的时候,就提出遣词造句、层次过渡、结构安排等高要求,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加剧学生对作文的畏难乃至厌恶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