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国时期,我国档案损毁严重,存世档案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有档案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文章在列举民国档案损毁状况的基础上,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地归纳我国近代图书档案损毁史实,对近代图书档案损毁的原因进行概括.通过对我国近代图书档案损毁史实及其原因的系统总结和深入探讨,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档案灾害本质上是档案的损毁现象出发,指出档案灾害是由于档案所在环境内部或外部作用造成的,对档案安全构成严重危害,以至超过该档案所在环境承灾能力,使其丧失全部或部分保护档案的功能,并最终导致档案损毁的自然—社会现象。并指出档案灾害是影响档案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档案灾害必然导致档案损毁,只有较大的档案损毁事故才能称之为档案灾害。  相似文献   

4.
档案犯罪是以档案为侵害对象的犯罪.纵观我国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附属刑法的规定,目前的档案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故意损毁文物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代档案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当代档案的损毁明显少于古代和近代,但造成的损失依然不小,有些甚至无法挽回。造成当代社会档案损毁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原因、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其中政治原因主要是指"文革"期间对档案的破坏;管理不当包括失火损毁档案、渎职损毁档案和为私欲损毁档案;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台风、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高湿、霉变等几方面对档案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煤矿档案的保护,是档案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煤矿档案可能发生的损毁,根据档案不同的制作材料,分别采取相应的科学存放和安全保护措施,把各种不利于长久保存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延长其寿命;二是对已经损毁和老化的档案进行修裱,尽量减少由于损坏带来的各种损失。这两方面工作共同构成煤矿档案保护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隋朝牛弘系统提出文献散佚的"五厄"论之后,历代又对此进行了补充,以明代胡应麟的"十厄"论最有代表性。近代对文献散佚的研究更加深入,陈登原将我国大小之"书厄"的原因概括为:政治、兵燹、藏弆、人事四大范畴。本文则将学者们的研究分为"历代图书档案损毁记录派"和"图书档案损毁研究派"两大派别。两派学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我国档案损毁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取得了超越前人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8.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档案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遭到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纸张含酸就是档案发生损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馆藏档案中用酸性纸书写的占80.95%,含酸严重的占28.75%,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深入开展档案纸张去酸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档案制成材料是一种物质,会不断发生变化。对于火烧、水淹、鼠咬、人为因素、机械损毁等突变,容易发现,也容易预防,而对有害气体、虫害、霉菌等因素造成档案纸张变脆、字迹模糊以至损毁等,则缺乏长久、经济、安全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档案能够永久地保存下去,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最大的愿望。为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是,档案的寿命是有限的,影响档案寿命的因素是多样的,那么影响纸质档案寿命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怎样最大限度地减缓档案的老化损毁速度,成为了档案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档案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12.
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是一种严重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近年来,由于丢损档案的赔偿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的损毁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使这一问题得到法律上的解决,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损毁档案,指单位或个人在档案形成、收集、保管、利用过程中有意无意造成档案资料的损坏、毁坏和毁灭。它特指三种情况:①有意、无意造成档案损毁;②损毁有损坏、毁坏、毁灭三种不同情况。损坏指档案载体受到轻微程度的损伤,但不影响档案内容的全貌,不影响档案的使用价值,可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原貌。毁坏指档案载体以一定…  相似文献   

13.
损毁档案是指在档案形成、收集、保管、利用等过程中造成纸质档案的损坏、毁坏或毁灭。行政法对损毁档案违法行为采取的是按照行为类型明确加以规定的规制方式,刑法对损毁档案犯罪行为采取的是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分别加以规定的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档案是企业宝贵的财富和无形资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损毁,损失不可估量。为更好地体现档案的价值,使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就要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防止社会和自然界有害因素对档案造成损坏,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相似文献   

15.
<正>档案原始凭证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档案安全管理的不容忽视性。影响档案安全的因素有人为和自然两个方面。一、档案安全管理历史回顾我国古代的周朝就有了保管档案的官员和机构,据史书《左传》记载:鲁国宫廷遭遇大火,负责救火的官员明令迅速搬出档案典章制度文献不得有误,假如档案有损毁将处严刑。1975年在湖北云梦发现的秦律中就有若干有关档案安全方面的规定:"勿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吏已收臧(藏),官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根据《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近日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工作程序》(以下简称《程序》)。  相似文献   

17.
档案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档案资料一旦受到破坏或损毁,将会对我国珍贵的社会记忆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基于此,我国档案界对档案安全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突发事件高发期,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使档案馆的档案安全保存工作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威胁。  相似文献   

18.
《云南档案》2005,(6):13-13
《中国档案报》唐文君、周元库报道:以前,企业将职工档案丢失损毁,再给予补办重建,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在哈尔滨市,如果企业将职工个人档案因保管不当丢失或损毁的,可以补办。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后的档案与原档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是最近哈尔滨市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办法》规定企业职工档案中的下列材料丢失、损毁可以申请办理补办认定手续:一、招收、分配和安置材料;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濒危少数民族档案遗产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现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这些档案遗产价值珍贵,保管条件恶劣,损毁流失问题严重.论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档案遗产的内涵、外延,并针对现状寻求切实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但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提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